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专题

多人故意伤害责任承担如何划分(多人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时间:2023-11-20人气:作者: 佚名

多人故意伤害责任承担如何划分(多人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在同一个共同犯罪案件中,不同的被告人,因具体的主体条件、犯罪情节、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是否累犯、是否自首坦白的方面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如果行为人有故意伤害的故意的,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的,是会构成的。如果是多人以上有故意伤害的共同故意的,那么是可能构成有故意伤害罪的的。

共同故意伤害罪通常需要结合各犯罪参与者在犯罪活动之中的地位、起到的作用等来划分责任。具体来说,若某公民是犯罪活动的组织者,那么此公民提出即使共同犯罪活动的主犯,与其他的从犯相比,主犯承担主要责任,刑罚会更重一些。

我国《刑法》采用折中分类法,即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并适当考虑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1、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主犯分为三种,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组织犯的犯罪活动包括建立、领导犯罪集团,制订犯罪活动计划等;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犯罪的组织、策划者和指挥者;三是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了,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分为两种: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所谓次要的实行犯是相对于主要的实行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实行犯罪,但在整个犯罪活动中其作用居于次要地位的实行犯。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它是指未直接实行犯罪,而在犯罪前后或者犯罪过程中给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以各种帮助的犯罪人。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与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被胁迫参加犯罪,即在他人暴力威胁等精神强制下,被迫参加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从教唆犯的概念可以看出,教唆犯的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行犯罪。成立教唆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用各种方法,唆使他人去实行某一具体犯罪。

教唆的对象是本无犯罪意图的人,或者虽有犯罪意图,但犯罪意志尚不坚决的人。教唆行为只能以作为方式构成,二是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故意的内容包括:认识到他人尚无犯罪决意,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起被教唆者产生犯罪决意,而希望或放任教唆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教唆犯的主观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此外,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即间接实行犯。

由于主犯、从犯的刑事处罚是存在者差异的,故此公安机关在处理案件的时候,若是发现某刑事案件的犯罪嫌人不止一个,那么此时就需要判断一下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若构成则需要将主犯、从犯区分开来。

标签: 共同犯罪  故意伤害  的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