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储户发现,最近很多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了。
自4月初以来,天津、山西、广东、河南、湖北、陕西等多地中小银行不同幅度地下调了各类存款利率,部分银行下调幅度甚至超过30个基点。
存款利息变少,到底怎么回事?
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
从公开消息来看,天津、山西、广东等地站在了此次存款利率下调的“前沿”。
渤海银行在4月1日前后出现了一波明显下调行情。该行“渤定存”4月1日前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别为2.25%、2.8%和3.45%,4月1日后则分别为2.15%(2万元起存)、2.65%(2000元起存)和3.25%(2000元起存)。
广东澄海农商行、山西大同农商行等也已于4月1日对定期存款进行调整,下调幅度在5到30个基点之间。
广东南粤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自4月4日起,个人存款利率中,活期存款利率从0.385%下调至0.3%,整存整取的利率下调0.02%至0.15%。按官网信息统计,这是自2017年11月4日以来,广东南粤银行第一次进行存款利率调整。
紧跟着是河南、湖北等地部分农商行也发布了自4月8日起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此外,陕西、内蒙古等地的村镇银行也在4月10日前后宣布执行调降后的存款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已出现过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2022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2022年9月,大型国有银行开始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快速跟进,部分头部城商行和农商行也开始进行利率调整。
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相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较弱,因而需要以更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储户。以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例,目前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为1.65%,股份制银行利率为1.85%,而城商行整体在2%左右。
为何出现存款利率“调降潮”?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此时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近年来国内居民储蓄快速增长,远高于趋势水平,存款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大于需。二是近年来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为此银行管理负债成本的主动性显著提升。
周茂华直言,合理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部分中小银行减轻负债成本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出,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贷款利率显著下行,然而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持相对刚性,息差持续压缩,加大了经营压力;因此需要下调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存款利率调降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一方面,约束银行对存款的不理性竞争行为,克服负债业务“规模情结”和“速度冲动”,增强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减少短期存款与中长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也有利于减少套利行为,使银行存款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指出,近期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应是在利率自律机制下,对前期国有股份银行等挂牌利率下调的延续,也是当前呵护净息差的需求,并不意味着新一轮全国性降息的开始,短期内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概率仍较低。
未来存款利率会继续下滑吗?
明明表示,2023年以来,经济复苏推动社会融资需求逐步回暖,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压力或有所上升,“但考虑到目前银行负债端储备较为充足,维持高息揽储的必要性不强,这为存款利率的潜在调降提供了空间。”
对于未来存款利率走向,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银行存款利率预计会缓慢下行。
他指出,政策层面存款约束机制将继续加强,同时市场传导机制有待优化。他预计对存款的基准利率短期调整会比较谨慎,有制约因素,但针对目前银行负债端刚性问题,浮动利率上限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负债端刚性影响银行降低信贷成本的积极性,监管仍有动力进一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戴志锋表示,如果银行资产端利率是浮动的,而负债端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净息差的压力会压缩银行利润,主因在于银行降低信贷成本的动力不足,不利于实体经济复苏,同时在息差压力下,部分银行或提升风险偏好,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
“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董希淼认为,居民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必须承受较高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作者: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