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荣:七大挑战考验中国生猪业未来发展
2022-05-08 17:56:56 未知 【 字体:大 中 小 】
7月26日,由双胞胎集团承办的中国猪业现状与饲料发展未来高端论坛在江西南昌举办。中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农民日报、中国畜牧兽医报等行业领导、专家,以双胞胎为案例,结合当前中国养殖与饲料生产,紧紧围绕中国猪业现状与饲料发展未来两大主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现将全国畜牧总站李希荣站长和精彩讲话撷取如下,并结合双胞胎做了相关的链接简注。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希荣在主席台上
当前,中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到底怎么看?07年以来,大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生猪产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加上人为因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干预,这个周期性波动有些方面打破了以往3-8个月一个周期的规律。但是以我个人看,目前生猪和猪肉都比过去更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6月份,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较稳定。
那么,今年以来价格为什么一路走低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第一,周期性波动;第二,存栏增加;第三,进口肉对市场的投放量(虽然进口量不大,对价格的冲击不太,它对市场的信号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第四,农民工大量返乡造成消费力下降。
整体来说,目前猪肉价格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我认为,维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李希荣与双胞胎集团总裁邓书甄在会场
从整个饲料战略上也需要思考。应该来讲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生猪产业已经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一是规模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就是竞争速度加快;第二是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通过传统的饲料产业的发展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的状态,已经调整为南方呈现下降趋势,产业企业加速在东北布局的新局势。现在来看,无论生猪养殖还是饲料布局还没有完成,我估计至少还要有三到五年才能完成。此外,还有一个特点,生猪产业链在拓展 ,饲料企业拓展到养殖、屠宰、食品等,产业链在不断拉长。现阶段无论是生猪还是饲料市场的波动,波动频率将增加,幅度将缩小。未来几年,也难免会出现突发事件,如重大疫情或者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在产业链方面,劳动成本在生猪业越来越高,人工管理增加新的困难,还有有更多的资本投资进入到生猪产业来。
展望未来,我国生猪的发展可能面临着七大挑战——
第一、将长期面临生猪保障有效供给的挑战。生猪在整个畜牧产品中是最重要的一项产业。人民生活中生猪是一个商品,同时和政治和社会稳定又是息息相关的,是政府始终关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猪肉需求量增大,我们生产能不能保证供给将是长期面临的压力。
第二、将长期面临生猪包括食品质量安全的挑战。人们对生猪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客观来讲,将来我国食品安全如果出问题,80-90%的可能是出现在畜牧业产品方面。主要会出问题的,一个是添加剂,可能有一些违法添加,尤其是抗生素,还是未知的;还有一个是饲料原料,因为我们国家饲料原料和别的国家生产方式不一样,我们是大量玉米、小麦生产国,收割以后直接加工上市,对于饲料源本身的检测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这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
第三、将长期面临生猪养殖用地资源紧缺的约束的挑战。现代化大规模猪场建设越来越快,用地空间越来越小,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带不来政绩,反而带来污染治理,,有些政府甚至出现禁养或限养政策,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中国猪业现状及饲料未来发展高端论坛合影
第五、将长期面临着养殖与环境污染的挑战。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环保要求无论从法律法规都会更加严明。但从现在情况来看,真正达到标准肯定会增加成本,如果政府不研究出补贴政策来看,肯定难于解决。养殖业政策建议,如果政府不能把粪污治理象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那样来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生猪产业的问题。但更需要的是能够出台适应治理解决问题的政策,这就需要一些大政策。现在好多政策成为收入性的政策,不是生产能力的政策。要把政策着眼点放在能力建设上,包括生猪产业,好的政策一定要发挥这样的撬动作用。在粪污政策上,节能减排,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问题,这是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前始终面临的一个很大困境。
第六、将长期面临市场波动的挑战。现在产业发展正逐步转向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在现实中有很多问题很难预料到的。无论从政府、养猪户养殖场 ,包括饲料企业。市场波动将是长期性的。
第七、将长期面临着疫病防控的挑战。我们的养殖品种越来越单一,我们的养殖密度是不是合理?全国各地养殖同一品种猪,一有疫情传播快,防控难度提升。还有,疫苗的生产赶不上新病种的生长速度。政府着眼点都放在重大疫病的防控,往往忽视了一般疫情的防控,结果一般疫情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总体来看,中国生猪业正在步入稳健发展轨道。今后关键还是科技进步、育种、饲料等等。现状是人才培养速度要跟上发展的速度。
笔者链接: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希荣总结提出的中国生猪未来将面临的七个挑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指导意义,给成长中的中国生猪养殖业以及饲料业以鲜明的警示与启发。
任何时候,挑战与机遇都是并存的。懦弱者惧怕挑战,智慧者则直面挑战。双胞胎无疑属于后者。直面挑战,早已成为双胞胎成长中一次次历练自己的利器。几乎每一次历史机遇与挑战面前,双胞胎都是勇敢面对,睿智判断,大胆抉择,奋勇前行。今年五月国家颁布饲料管理新条例,加上当前猪价低迷,饲料市场面临着的挑战愈加充满硝烟味。市场如同战场,胜者敢于亮剑。以文化力、思想力导引企业前行的双胞胎,满怀信心,坚信未来五年是中国饲料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坚信中国饲料业与养殖业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种种挑战,通过深思远虑与沉着应对,一定能够承受并在过程中得以锻炼成长。这是一个大型企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行业引领者应有的姿态与风范。
现将全国畜牧总站李希荣站长和精彩讲话撷取如下,并结合双胞胎做了相关的链接简注。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希荣在主席台上
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当前,中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到底怎么看?07年以来,大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生猪产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加上人为因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干预,这个周期性波动有些方面打破了以往3-8个月一个周期的规律。但是以我个人看,目前生猪和猪肉都比过去更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6月份,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较稳定。
那么,今年以来价格为什么一路走低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第一,周期性波动;第二,存栏增加;第三,进口肉对市场的投放量(虽然进口量不大,对价格的冲击不太,它对市场的信号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第四,农民工大量返乡造成消费力下降。
整体来说,目前猪肉价格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我认为,维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李希荣与双胞胎集团总裁邓书甄在会场
未来的走势如何呢?我估计明年的价格也不会出现前两年那么大的波动幅度,主要原因是规模越来越大,大家越来越理性,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加强,散户退出得也差不多了。
从整个饲料战略上也需要思考。应该来讲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生猪产业已经步入现代化阶段,第一是规模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就是竞争速度加快;第二是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通过传统的饲料产业的发展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的状态,已经调整为南方呈现下降趋势,产业企业加速在东北布局的新局势。现在来看,无论生猪养殖还是饲料布局还没有完成,我估计至少还要有三到五年才能完成。此外,还有一个特点,生猪产业链在拓展 ,饲料企业拓展到养殖、屠宰、食品等,产业链在不断拉长。现阶段无论是生猪还是饲料市场的波动,波动频率将增加,幅度将缩小。未来几年,也难免会出现突发事件,如重大疫情或者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在产业链方面,劳动成本在生猪业越来越高,人工管理增加新的困难,还有有更多的资本投资进入到生猪产业来。
展望未来,我国生猪的发展可能面临着七大挑战——
第一、将长期面临生猪保障有效供给的挑战。生猪在整个畜牧产品中是最重要的一项产业。人民生活中生猪是一个商品,同时和政治和社会稳定又是息息相关的,是政府始终关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猪肉需求量增大,我们生产能不能保证供给将是长期面临的压力。
第二、将长期面临生猪包括食品质量安全的挑战。人们对生猪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客观来讲,将来我国食品安全如果出问题,80-90%的可能是出现在畜牧业产品方面。主要会出问题的,一个是添加剂,可能有一些违法添加,尤其是抗生素,还是未知的;还有一个是饲料原料,因为我们国家饲料原料和别的国家生产方式不一样,我们是大量玉米、小麦生产国,收割以后直接加工上市,对于饲料源本身的检测没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这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
第三、将长期面临生猪养殖用地资源紧缺的约束的挑战。现代化大规模猪场建设越来越快,用地空间越来越小,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带不来政绩,反而带来污染治理,,有些政府甚至出现禁养或限养政策,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
中国猪业现状及饲料未来发展高端论坛合影
第四、将长期面临饲料原料供求紧张的挑战。我认为,在今后一个长时期,我们将面临饲料原料供求紧张,去年网上大量转载我在长春论坛上讲的,把我的题目弄得很醒目《中国玉米缺口将达到300亿》。从长期趋势的发展来看,缺口还会逐渐扩大。当然缺口有一个弹性,取决于小麦替代多大。从趋势上讲,供求趋势越来越紧,进口量是非常大的。前年进口是 5480万吨,去年年初我在江西做了比较分析,去年大豆进口要比前年要少,实践证明是对的。大豆始终依靠国外进口。原料是长期面临的问题。
第五、将长期面临着养殖与环境污染的挑战。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环保要求无论从法律法规都会更加严明。但从现在情况来看,真正达到标准肯定会增加成本,如果政府不研究出补贴政策来看,肯定难于解决。养殖业政策建议,如果政府不能把粪污治理象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那样来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生猪产业的问题。但更需要的是能够出台适应治理解决问题的政策,这就需要一些大政策。现在好多政策成为收入性的政策,不是生产能力的政策。要把政策着眼点放在能力建设上,包括生猪产业,好的政策一定要发挥这样的撬动作用。在粪污政策上,节能减排,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问题,这是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前始终面临的一个很大困境。
第六、将长期面临市场波动的挑战。现在产业发展正逐步转向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在现实中有很多问题很难预料到的。无论从政府、养猪户养殖场 ,包括饲料企业。市场波动将是长期性的。
第七、将长期面临着疫病防控的挑战。我们的养殖品种越来越单一,我们的养殖密度是不是合理?全国各地养殖同一品种猪,一有疫情传播快,防控难度提升。还有,疫苗的生产赶不上新病种的生长速度。政府着眼点都放在重大疫病的防控,往往忽视了一般疫情的防控,结果一般疫情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总体来看,中国生猪业正在步入稳健发展轨道。今后关键还是科技进步、育种、饲料等等。现状是人才培养速度要跟上发展的速度。
笔者链接: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希荣总结提出的中国生猪未来将面临的七个挑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指导意义,给成长中的中国生猪养殖业以及饲料业以鲜明的警示与启发。
任何时候,挑战与机遇都是并存的。懦弱者惧怕挑战,智慧者则直面挑战。双胞胎无疑属于后者。直面挑战,早已成为双胞胎成长中一次次历练自己的利器。几乎每一次历史机遇与挑战面前,双胞胎都是勇敢面对,睿智判断,大胆抉择,奋勇前行。今年五月国家颁布饲料管理新条例,加上当前猪价低迷,饲料市场面临着的挑战愈加充满硝烟味。市场如同战场,胜者敢于亮剑。以文化力、思想力导引企业前行的双胞胎,满怀信心,坚信未来五年是中国饲料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坚信中国饲料业与养殖业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种种挑战,通过深思远虑与沉着应对,一定能够承受并在过程中得以锻炼成长。这是一个大型企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行业引领者应有的姿态与风范。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蜂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其实是一个种子,它是富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的食物,并且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奇亚籽百科为你提供奇亚籽的功效与作用、奇亚籽的正确吃法、奇亚籽什么人不能吃等相关知识。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以蔓越莓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片剂状保健品。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让细菌无法附着于人体内生长,进而降低人体受病菌感染的机率。蔓越莓片知识百科将为你介绍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蔓越莓片经期可以吃吗,蔓越莓片怎么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属兰科石斛属,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 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野生于山坡或路旁草丛中。主产于华东、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近年来华东等地药农进行野生变家种试验取得成功,有小规模种植。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它在全年各个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以春播或夏播。知母为常
金线莲种植技术(金线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市场上的金线莲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而且金线莲的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缓慢,种子不易萌发,加上人们的大量采集和动物的侵食等原因,目前金线莲的野生资源已日渐濒危,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
冬虫夏草种植的地方分布 冬虫夏草分布地区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区域 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分布在西藏的那曲地区,林芝地区,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地区、果洛州一带,四川的阿坝州壤塘;甘孜州理塘、巴塘、德格,云南迪庆州德钦、中甸以北一带;甘肃省甘南州玛曲以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有哪些功效
芍药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同为芍药科的牡丹和芍药确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网络图片中的牡丹和芍药,往往拍得硕大花朵,其面目相似,足以“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