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助农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黄芩高产栽培技术,最佳种植时间)

时间:2023-05-28人气:作者: 未知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黄芩高产栽培技术,最佳种植时间)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

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摄氏度的低温。耐旱怕涝,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方法

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黄芩种植技术

黄芩

1、种子繁殖

一般采用直播。黄芩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播前应精细整地。整地时每亩施2000~3000千克腐熟厩肥,再深耕细耙,起垄做畦,要求畦面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不做畦。春播一般在3~4月,夏播在6~7月,也可冬播,但以春播产量最高。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公分,开深2~3公分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公分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1千克。播后浇水,并常保持表土湿润,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6~7公分高时,按株距12~15公分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带土移栽补苗。

2、扦插繁殖

最适宜扦插的时期为5~6月。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茎的中下部作插条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公分长,把下部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部叶片,按行株距10×5公分插于整理好的苗床内。随剪随插,插后浇水,并搭棚遮荫,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此法成活率可达90%以上,插后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

在收获时选留部分高产优质根茎做繁殖材料。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成若干株,每株带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公分栽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

二、田间管理

出苗期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注意松土除草。定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时,每亩施稀人粪尿500千克或尿素3~5千克,6~7月进行第2次追肥时,每亩施磷铵30千克。第2年和第3年在植株返青后每亩施腐熟饼肥40~50千克,在6月下旬封垄前沟施磷铵30~40千克,施后盖土并浇水。

三、采收与加工

栽后2~3年采收。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春季萌芽前采挖。采挖时要深挖以防断根。根挖出后抖去泥土,剪去茎叶,晾晒至半干时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避免在强光下曝晒,曝晒过度会使颜色变红。要防止被雨淋湿,雨淋后颜色变绿或变黑,影响质量。成品以紧实无孔洞,内呈鲜黄色为上品。一般3~4千克鲜根可加工成1千克干品。一般亩产干品200~300千克,高者可达380千克以上。

标签: 黄芩  栽培技术  高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