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哪天

时间:2023-10-12人气:作者: 佚名

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哪天

文章目录:

1、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哪天

2、2020年小满是几月几日

3、2020过小年是哪天几月几日

4、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

5、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6、猜你喜欢:

1、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是哪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作为汉族民间祭拜先祖的传统节日,清明似乎总带有别样的伤感气息。

草长莺飞的季节,人们返乡祭祖,向先人寄托哀思。

那么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万年历查询的结果,2020年清明节是2020年4月4日,农历三月十二,恰逢周六,是祭祖扫墓,野外郊游的好时机。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过清明节的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野游、禁火冷食等,是一致常见的基本主题。

传统上,过清明节有一种“插柳戴柳”的习俗,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而受佛教文化影响,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功用,古代中国人认为柳可以驱鬼,而称之为“鬼怖木”,又因佛教神明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所以成为百姓心中吉祥护身的物品。

故而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可见到:“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而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日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例如在山东,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做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结束语: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是人们祭拜祖先的日子,而在这其中所包含的,各地不尽相同的民俗,倒也富有趣味,或可稍稍调和清明时节的伤感与哀戚。

2、2020年小满是几月几日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小满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到来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同时降雨也大量增加,导致天气十分闷热,让人提不起精神,那么2020年小满是几月几日呢?接下去就让老黄历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你可能感兴趣:二十四节气表

问:2020年小满是几月几日?

答:2020年小满是阳历时刻:2020年5月20日21:49:09,星期三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四月廿八,星期三。

小满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

3、2020过小年是哪天几月几日

民间把每个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称为“过小年”,也同时称为小年、小年节。过小年虽然不是过年但却是在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也是十分重要传统节日。那么本期老黄历就带大家了解一下,2020过小年是哪天几月几日。

2020过小年是哪天几月几日

2020年过小年是2021年02月04日星期四。

古代过小年的传统

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但不管是哪一天,小年被视为年的开端。

过小年的传统习俗

祭灶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4、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的时候会回到家乡祭祀先祖,那么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呢?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清明祭祖扫墓的历史发展

问:今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答:今年清明节是2020年04月04日,星期六,农历三月十二

2020清明节放假安排: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2020年的清明从4月4日至4月6日共放假三天。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

你可能感兴趣:台湾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与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斗柄是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起始,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你可能感兴趣:2020清明返程高峰 高速需要注意什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

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5、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在这一天人们大多都会去祭拜已故的亲人或者是好友,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那么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呢?接下去就让老黄历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出行吉日

问: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号?

答:2020年清明节是2020年4月4日,农历三月十二,恰逢周六,是祭祖扫墓,野外郊游的好时机。

清明节介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领证吉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传说一:这第一种说法距离我们比较远了,那就是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说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劳苦功高,治理蜀汉有功,深得百姓的爱戴。但是诸葛亮一生勤俭,在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能铺张浪费,薄棺微葬,于是朝廷就没有给他修盖祠堂庙宇。可是,在寒食节的三天里,许多老百姓都自发的在田间地头摆上贡品,前来祭拜故去的诸葛孔明。这件事被朝廷知道了,感觉对诸葛亮的后事安排的不妥,于是就正式将诸葛亮牌位移入刘备的庙宇里,并另行给诸葛亮修了一座庙供奉他。但是,这个时候寒食节野祭的风俗已经形成了,并逐渐演变成人们祭奠打扫自己先人的坟墓。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传说二:第二个传说就是在春秋时期,它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位人物——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和臣子流亡路途上,重耳又累又饿晕倒在路上。臣子们身上都没吃的,万般无奈时有个臣子,名叫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知觉。

而后,重耳回到晋国,史称晋文公。当即奖赏当年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们。但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伤心欲绝,退隐山林。

晋文公知晓后,后悔莫及,亲自带人去山林请介子推,然而却不知介子推去向。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火烧山林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弄巧成拙反而烧死了他。

介子推临终留下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清明节。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