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传统节日美食

时间:2023-08-22人气:作者: 未知

传统节日美食

文章目录:

1、传统节日美食 家常重阳糕做法

2、传统节日:广州重阳节的习俗

3、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4、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什么不放假?

5、传统节日美食:端午艾叶糯米糕的做法

6、猜你喜欢:

1、传统节日美食 家常重阳糕做法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在这个时候民间惯例要登高望远,身佩茱萸,饮酒赏菊,也少不了吃重阳传统美食:重阳糕。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带来家常重阳糕的做法,一起来学习吧。

重阳糕是我国农历重阳节的传统美食,又叫做“花糕”,以前到了重阳时节,民间都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但由于重阳花糕的制作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的,不如月饼、饺子、粽子等佳节美食流传得广,很多家庭到现在都不会制作了,下面就让小编为你带来用紫薯和南瓜做主料的重阳糕做法。

南瓜紫薯重阳糕的做法

馅料制作

食材:紫薯、南瓜、白糖、清水。

做法:

1、将紫薯蒸熟,碾成泥状。

2、起锅,放入适量清水和白糖熬化,将紫薯泥放入锅内炒。水、糖和紫薯的比例为1:2:5。

3、中火炒到黏稠,倒入少量明油和面粉,稍微翻炒,紫薯馅就做好了。

南瓜馅的制作步骤同上,等到两种馅料都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和面和做糕了。

重阳糕制作

食材:面粉一斤、酵母粉10克、小苏打适量、黑芝麻适量、清水。

做法:

1、一斤面粉加入10克酵母粉,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和成面糊。

2、盖上一张保鲜膜,自然发酵2个小时左右,看到发酵到2倍高度的时候即可。

3、面糊中放入少量小苏打,揉成面团,擀成面片。

4、一层面片,一层紫薯馅,一层南瓜馅,铺好。

5、最顶层撒黑芝麻,冷水放入蒸锅。

6、在发糕表面扎些小孔,旺火足气蒸20分钟即可出锅。

2、传统节日:广州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以为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合并,故作重九。每个地方在重阳的时候都会有登高,赏菊类似的习俗。那么在广州,重阳节的习俗有没有哪些跟别的城市不一样的呢?本文就带你了解广州重阳节的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登高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而登高则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重阳登高之俗,早在战国便已有发端,到了西汉,便渐渐成为一种习俗,并且还增添了佩荣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在古时候,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一旦,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里要有大的灾难,应该马上回家,让家里每个人都做一个绛色袋子,里面装上茱萸,把袋子系在胳膊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就可逢凶化吉。”

桓景按着长房的话去做,带领全家人登山游玩。到了晚上回家,看见鸡、狗、牛、羊全部暴死。长房听后说:“这是由这些家畜代灾了。”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为取吉利和避灾消祸、长寿不老,都竞相登高,登高的风俗也就兴起来了。

重阳节登高之风,到了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九月九臼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反映了当时登高之风的盛行。

登高习俗在全国都很流行,可在平原地区,人们都无“高”可登,于是,有人就想了一个代替的办法,九月九日做糕吃,取“糕”“高”同音,吃糕便表示登高消灾了。到了现在,各地仍有重阳吃花糕的习俗。

在古时,最初的花糕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成。唐宋时盛行吃花糕,其制作就更加考究,相传武则天曾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明代制作盒子般大的花糕,接出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重阳节又得名“女儿节”。农历九月是丰收的季节,有人也把重阳花糕称为“丰糕”。

赏菊

菊花又名黄花,属菊科,花色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幽香清芳,赏菊就成了一件时令习俗。我国古人曾有许多赏菊诗词。如晋代陶渊明,唐代杜甫等都有佳句名篇流传。至清代,重阳节前后还举行菊花大会,倾城人去观赏菊花。现代,各地也有以菊展为贺,用菊花摆制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画家当场作画,观众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插茱萸

茉萸,即“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灌木,春开紫色花,秋结紫黑色实,人药酿酒,有湿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可治便秘、吐泻、腹痛、遗精、消化不良等症。插莱萸可治病防疾,唐朝诗人王维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英少一人”之诗,可见古人已有插茱萸之俗。此外,自古先民还于重阳之日,饮茉萸甘菊之酒。

3、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渗透进新的内容,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从一个吉利的日子演变成老人节。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在《易经》中,九月九日,表示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

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重阳节,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4、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什么不放假?

应该还有很多人过完国庆之后上班了几天还是停留在假期的世界里,一直期待着下一次的放假。而国庆过后的下一个节日就是农历九月九的重阳节了,对于这个假期,公司是不放假的。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小编来为你讲解。也一起了解了解重阳节。

2015年重阳节是10月21日,农历 九月初九 星期三,是个很适合踏秋的时候,可惜的是,重阳节是不放假的,国家规定的放假假期中不包括重阳节,所以,2015重阳节不放假。

从以下的万年历上来看,2015年重阳节是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星期三,一个适合踏秋的传统节日。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习俗之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习俗之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习俗之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习俗之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5、传统节日美食:端午艾叶糯米糕的做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之际,粽子成为大街小巷最常见的节日食品,不过在端阳时节还有另外一种运用端午常见的物品制作成的美食,那就是以艾叶为主要原料之一而制作的端午艾叶糯米糕,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端午艾叶糯米糕的做法。

端午艾叶糯米糕的做法

原料:鲜艾叶1把、糯米粉150克、粘米粉50克、熟黑芝麻粉20克、熟花生碎30克、苏打粉适量、熟菜籽油10克。

步骤:

1、准备好鲜艾叶。

2、准备好糯米粉和粘米粉。

3、艾叶洗净,入开水中(加点苏打粉)焯一会;捞出沥干水分。

4、焯好的艾叶捣成泥。

5、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艾叶连汁一块倒入粉内。

6、拌匀、和好成光滑粉团。

7、取几片鲜艾叶洗净,铺在笼屉中。

8、黑芝麻粉与花生碎加入菜籽油拌成馅。

9、糯米粉分成若干小剂子;包入花生馅。

10、用模具压制成糕胚;放入笼屉中。

11、锅中水开,放入笼屉。

12、大火蒸5分钟,至糯米糕熟透。

小贴士:

1、加入粘米粉更容易成型;如果想要口感好些,也可以不加粘米粉。

2、喜欢甜食的朋友可以适当加点白糖调馅。

3、如果没有模具,则可以做成汤圆模样蒸熟,一样好看又好吃。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服之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同时其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注意: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脾胃虚弱者、老人、小孩、病人慎食。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