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佛教主要信仰特征)

时间:2024-01-11人气:作者: 未知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佛教主要信仰特征)

文章目录:

1、佛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佛学基础解说:十二因缘法的主要内容

3、佛教早课和晚课的内容,早晚课礼仪

4、佛教经典佛经都有哪些,主要的佛经有哪些

5、藏传佛教信仰:转经筒的意义和作用

6、猜你喜欢:

1、佛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佛教在中国传承了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经久不衰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信仰的准则,佛教文化在内容上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能使得那么多愿意相信它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呢,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了解。

佛教信仰

佛教信仰有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换言之,对佛教信仰的界定,一方面要观待于信仰的对象,另一方面要针对信仰者内在的心相。因此,信仰的内心相必定与外在取向相应,而形成一种结构。具体而言,可通过确定佛教信仰的对象而限定信仰内心相的可能状态,在此基础上再阐明佛教信仰在内心

2、佛学基础解说:十二因缘法的主要内容

十二因缘为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那么关于十二因缘法的主要内容,就让我们一起随本文往下看看吧。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着,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着,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释常愍语译:

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

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

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颠倒,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

3、佛教早课和晚课的内容,早晚课礼仪

在佛教礼仪中,早晚课是佛家一种醒觉,反省自己的活动。是行者个人专注用功、抒发宗教情操的时机,也是对众生、社会的关怀与祝福。那么,早晚课都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早课: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这两堂功课轮流念,只有在佛教节日才念两堂功课。

如果在初一、十五,早课之前加唱“香赞”,即《宝鼎赞》:“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如果在佛菩萨圣诞或普佛时,则唱《戒定真香》。

一般寺院在平时都是直接从《楞严咒》开始。《楞严咒》又称为《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卷。在藏文经典中称为《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西藏各喇嘛寺院也是每日念诵的。经中说,十方诸佛以此神咒而成无上正觉,诵持此咒有降魔息灾、拔济群苦、制伏外道的作用。《楞严咒》的咒文较长,有427句,2620字,其本身就构成为一堂功课。宋元以来一直盛行,特别是南宋和元两代,丛林每年于安居结夏中定有三月(农历四月十三至七月十三为期的楞严会制),节日、祝愿、祈祷、荐亡等无不讽诵。

念完咒语后,便念诵《心经》。然后,维那起腔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再唱赞偈:“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两序大众出班绕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几百声。接着,转板念“阿弥陀佛”,大众归位,跪下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然后,维那起腔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悦众敲引磬和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接着,维那起腔念:“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接铃鼓)”。大众站起来,维那起腔唱三归依。接着,如果逢朔望,加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维那起腔,大众跟着木鱼声念“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三称。然后,换成敲引磬,念《大吉祥天女咒》。最后,唱《韦驮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逢初一、十五朔望的时候,早课完后,顶礼三拜,不问讯,仍然向上立定,维那师鸣磬三声,独自称各位祖师名字。顶礼完后,仍然站立,维那敲磬三声,然后维那呼:“时维佛历xx年,公元xx年xx月xx日朔(望)旦良辰,大众师云集大殿普礼三拜”。维那敲三下磬,接三下大钟。这样,早课全部结束。

4、佛教经典佛经都有哪些,主要的佛经有哪些

佛教,世界三大教之一,历史渊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累积了许许多多的佛经,在以前佛经都是口头相传,由佛陀向弟子口头传承。佛陀圆寂后由弟子继续传承。后来慢慢开始篆刻成书,那么在如今存有佛经大全中的佛经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观赏一下吧。

佛教经典:统称。藏经,俗称。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论述,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重要经典:

《金刚经》、《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藏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佛说阿弥陀佛经》等等。经常念经能使众生心情舒畅,减少妄想。静下心来听经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抄经文,印经书,等都可以积无量功德。

主要经典

三大经

《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三大咒和十小咒

佛门主要以三大咒和十小咒为主。

三大咒:《楞严咒》、《大悲咒》、《尊胜咒》

十小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咒》、《大吉祥天女咒》。

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佛门中常修持的有十小咒,三大咒。其中三大咒为:楞严咒、大悲咒、尊胜咒,作为咒中之王的楞严咒,诵持之后,功德无量,楞严咒译做一切事究竟坚固。

多年来,我们能看到,以及观察到其他有诵持楞严咒的修学者,其功效和公德无穷无尽,得益多多,主要表现在诵持之后,所求的事,都能或快或慢得到如愿以尝,最好的是,只要不断诵持楞严咒,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平稳度过很多曲折,使能顺利,而后得到福报。

修行的人非常简单,只求身体健康,各方面都比较顺利,而诵持楞严咒,正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祝愿诵持楞严咒的所有的人,和有缘听到楞严咒的人,身心安乐,离诸障难,一切所求,都能如愿,吉祥如意。

十小咒、大悲咒、楞严咒,是祖师做为早课的内容,其意义重大。楞严咒能够得福,之后能够坚固。大悲咒能够远离苦难,得到快乐。而十小咒能够度过各种曲直,得到各种福报,心尝妙果。

长期的诵持之中,感受心旷神怡,体味到咒力带来的清凉,心生欢喜,愿诵持和听到楞严、大悲、十小咒的人,身心柔软,但愿能够发开富贵,心想事成。

四阿含经

《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方等多部

佛广说方等大乘经典,如《维摩诘所说经》、《圆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宝积经》、《大集经》、《楞伽经》、《药师经》、《地藏经》等等多部。

十大般若

《大般若经》、《放光般若》、《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道行般若》、《学品般若》、《胜天王所说般若》、《仁王护国般若经》、《实相般若》、《文殊般若》。

涅槃

《涅槃经》

【结束语】佛经中常有万般真理,等待的只是你去发现,佛经中有一句话我蛮喜欢的说的是: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5、藏传佛教信仰:转经筒的意义和作用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那么,转经筒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呢?下面就让为我们一起到佛学入门中了解吧。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为了让这种最好的修德方式得到最充分的运用,西藏各处修有佛塔,置有转经筒,甚至随身随时携带着转经筒,一有闲暇,便转动经筒。

在盛大宗教节日的时候,藏民在大昭

6、猜你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