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时间:2023-08-27人气:作者: 佚名

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文章目录:

1、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2、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3、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4、无量寿经讲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说法

5、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出家日典故

6、猜你喜欢:

1、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涅盘一词,有着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教义认为,涅盘是学佛修行最后的归趣,是一个无法估价的圣果,是由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那么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重要的佛教节日——释迦牟尼佛涅盘日。

农历二月十五是释迦牟尼佛涅盘日,简称佛涅盘日。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是佛教的创立者。大乘佛教有三世佛之说,释迦牟尼是横三世佛的娑婆世界教主,又是竖三世佛的现在佛。传说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示现涅盘。

佛涅盘日,即纪念释迦牟尼佛入涅盘的佛教节日,又称佛灭日、大恶日。南传、北传佛教对于释迦牟尼生卒年月说法不一,故各国纪念佛涅盘日期也不尽相同,根据各种经论着作资料,释尊涅盘时期说法计有以下数种:

一、《长阿含经》卷四,二月八日。

二、《大般涅盘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二月十五日。

三、巴利文《一切善见律序》、巴利文《律藏》、《大史》第三章、《大唐西域记》卷六“拘尸那揭罗国”条等,卫塞月后半十五日。

四、《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八月八日。

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一、《大唐西域记》卷六援引说一切有部所传,迦剌底迦月后半八日。

六、《灌洗佛形像经》,四月八日。

一般大乘佛教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定于农历二月十五日(依据《大般涅盘经》等),各部史书皆有相应记载,如《佛祖纲目》《景德传灯录》《指月录》等。在这一天,各寺院往往举行涅盘法会或纪念仪式。

《佛祖纲目》诸书记载:“壬申二月十五日,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涅盘时,说《涅盘经》,告大众言:‘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

“时诸比丘劝请如来:‘惟愿久住,不入涅盘。’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复告文殊:‘阿难给侍我来二十余年,闻法受持,如泻水置器。我今欲令受持是《涅盘经》,为诸魔所恼,汝可持是大陀罗尼救护阿难。’文殊受已,至阿难所,魔王闻咒,即放阿难,归至佛所。佛于是三入禅定,三出三告,乃云:‘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盘。’乃于宝床右胁而卧,于其中夜,寂然无声,便般涅盘。”

后世佛教各寺院在佛涅盘日当天,往往举行涅盘法会或纪念仪式,并提示广大信徒诵经、礼佛、献花、供灯、吃素、放生等,广作功德。

2、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佛教是现如今的三大宗教之一,更是在世界各地有着许多的信徒,而佛教发展最为繁盛之一就是中国。释迦牟尼佛则是佛教的创始人,你知道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有什么故事吗?

那么,本期佛教人物一起来了解吧!

还想了解》》佛教中的西方三圣是谁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它臣属于憍萨罗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生有一子名罗睺罗。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释迦牟尼苦行处是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罗聚落。苦行流行于各个时代,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而达到精神的解脱。通过六年的深入体验,展开与苦行的正面对质,他把自己弄得形销骨立,最终确认苦行无益并终止苦行。据载其他苦行者都感叹他的坚毅,以为他将死去;而他也表示自己所经历的苦行是空前绝后的,但仍无法达到觉悟与涅盘。

他想起小时候在树下达到初禅之事,认为这或许能帮助自己通往觉悟,但极瘦瘠的身体难以实现初禅。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随从的憍陈如等五人以为他放逸堕落而厌恶离去,这说明苦行在当时出家修行者中受到普遍崇敬。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事实,成为他后来表达佛教立场的开端,即佛教的教义不强迫人们去做极端的苦行实践。

3、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这位伟大思想的巨人,后世有着许许多多的人受他感染信仰佛教,他的教导给予人们巨大和深刻的意义。本期的佛教故事,为你解析。

悉达多降生人间

摩耶夫人途中经过大花园,叫蓝毗尼园。那天天气特别晴朗,园子里面百花争妍,绿草如茵,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夫人漫步在花园中,看见一颗高大的无忧树,枝繁叶茂,犹如伞盖一样柔柔软软地垂下。夫人看得高兴,举起右手摸了摸枝条,太子就从右胁诞生了,披着一身

4、无量寿经讲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说法

自佛教传入中国,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佛教有规矩有戒律,能更好的约束人们,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佛经也是一样,佛经千千万万,每一本经书都有其作用,也有其佛理。全方位的阐述了世间万物的道理,本期的佛经大全带你了解无量寿经讲什么。

还想要了解》》《楞严经》里的能知与被知

无量寿经讲什么

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之一。此经讲的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

其国土谓安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至于往生者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

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迦牟尼劝弥勒及诸天人等,备勤精进,不存怀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华中化生,等等。

读无量寿经的作用

无量寿经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生起信心,因为有信心,我们才发愿,愿心是从信心来的;再有一种用处,就是极乐世界境界现前的时候,这个经可以给我们做对照是真的、是假的。

所现的境界统统是经上讲的,真的、不是假的;如果现出的境界跟经上讲得不一样,那是魔境,那不是佛境。所以给我们做证明的。我们有这个标准,知道是真、知道是假。经到最后就这两种作用。一切力量全部归在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这名号!

初学的人不一定会求往生,加上“南无”,这莲池大师教的。莲池大师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别人问他:你老人家自己怎么念法?他说我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念“南无”?“南无”字太多了,六个字;我念四个字,减少三分之一,为什么?越少越精,一点都不杂。

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南无”,那是恭敬的意思、礼拜的意思、是皈命的意思,那客气话不要了,我就是阿弥陀佛的弟子,真弟子,对阿弥陀佛什么客气话都不说,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经上讲“执持名号”,那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我依教奉行,这就对了!

5、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出家日典故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即佛陀,是受到全世界佛教徒顶礼膜拜的祖师。在佛陀的一生中,有着数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为后世佛教信徒所纪念与传颂。今天的传统节日就为你介绍,佛教节日大全之释迦牟尼出家日的典故。

农历二月初八,乃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名,乃是佛教创始人,他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

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盘的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书记载不一,或以为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涅盘。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中的记载不同,在我国古代有些史书里则记载,佛陀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盘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涅盘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腊月初八则是佛成道日。

关于佛出家日,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

悉达多王子在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经过种种的艰难困阻,终于怀揣济世救人的慈悲、拔苦与乐的智慧离开居城,出家修道了,他一步步走向觉悟的道路也就此开始了,于是后世以二月初八为释迦牟尼出家日,佛教寺庙往往会在该日举行相应法会,佛教信徒多往参加。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