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时间:2023-09-29人气:作者: 佚名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文章目录:

1、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相互比武赛骑技

2、鄂温克族禁忌有哪些

3、你所不知的鄂温克族起源

4、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

5、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什么时候

6、猜你喜欢:

1、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相互比武赛骑技

鄂温克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又热情,世代居住在内蒙古的大草原里。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意为丰收。那么,就让老黄历带大家了解,鄂温克族米阔鲁节,相互比武赛骑技。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是鄂温克族的米阔鲁节。鄂温克族为了欢度米阔鲁节,在节日的前几天,鄂温克族人就开始置办节日货物,有的忙于宰羊,有的赶做奶制品,有的进城采购茶、酒、菜肴,有的则专门去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过节。

节日这天,鄂温克族人都穿着美丽鲜艳的鄂温克民族服装,和亲朋好友一起骑着马、赶着车来到祭祀场参加庆祝活动。首先由巫师萨满烧香点灯,诵经念咒,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祷告神灵,祈求消灾免祸,保佑人畜平安。

然后,进行套马比赛,这是一种比勇敢、机智、骑技、套技的体育活动。优秀骑手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比赛场上;比赛开始时,只听得一声号令,几十名身强力壮的年轻骑手欢呼着跃身上马,像弹丸一样飞奔而出,挥舞着手中的套马杆,飞快地追套烈马,谁先套住烈马,谁就获胜。

当烈马被套住时,有的跳上马背,有的拉住马尾,有的紧握马耳,刹那间将马摔倒在地,从而拉开了剪马鬃、剪马尾、剪耳记、打烙印、拔除牲口坏牙等活动的序幕。

这是节日中最重要的活动。为了顺利圆满地做好这件事,大家必须团结协作。

入夜后,在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上,鄂温克族人燃起篝火,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鄂温克族青年男女以篝火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圈,在悠扬的琴声伴奏下,唱起嘹亮、豪放、富有草原特色的歌,跳起节奏鲜明、动作有力、舞步刚劲、舞姿优美、富有牧区生活情趣的鄂温克舞。

米阔鲁节中的种种活动,既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广大牧民之间团结友爱、互惠互助的合作精神,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鄂温克人民敢于拼搏、善于角逐、精于骑射、长于套马的民族特点,显示出这个民族开朗豪放、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的阳刚之美。

2、鄂温克族禁忌有哪些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文化各有各的不同。从古至今,每个民族都秉承着一些规则,来限制人们的一些过于冲动行为。那么,鄂温克族文化中有哪些禁忌呢?随小编往下看吧。

1、狩猎忌

猎人出猎前,禁止让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否则野兽也会躲藏看不到;出猎之前,绝对禁止进入产房,认为脏污,捕不到野兽;用“刚嘎”、“森克尔”草在篝火中熏熏之后,才能转有好运气;出猎时不准打杀鸿雁、天鹅、乌鸡,认为这是不吉利的。

狩猎时禁止猎人之间不团结;禁止向狩猎去的方向打枪射击,否则野兽会远远逃走;禁止狩猎时说大话,禁止狩猎前告知别人打猎的地方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家里人也不例外,认为野兽特别是野猪肩骨上有孔眼,有事先猜知的本领;如果在行猎前说,我今天一定能打到野兽,那么野兽就会跑掉;狩猎时,不许烧崩火的柴,认为这样就没有福气,因为“白那查”(山神)怕被火崩着,不靠近你,你也就打不到野兽;看见野兽不能争先抢着打。

狩猎宿营时,禁止往火堆里洒水或吐痰,否则会触犯“白那查”,什么也打不着;在打鹿、犭罕的碱场上,不能掉失烟头、弹壳等遗物,以免野兽闻味逃离而去;在狩猎时如果遇到锯剩的粗树桩子,猎人不许坐或搁物品,认为树桩子是山神坐的位置;在行猎时,猎人忌讳在野猪拱过的地方宿营,认为不安宁没有运气。

猎人不吃狗肉、狼肉、狐狸肉和猫肉,有儿女的家庭忌杀猫、狗。说猫死后能复生,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宰杀就是作孽。没有儿女的孤独老人,实在要杀猫时,也不能开枪打或勒死,而是用车轮碾死,认为车轮永远向前不断地碾压,不会让猫的灵魂有复仇之机。猎人不打杀异色(黑色、白色)的狐狸,不打黄鼠狼和猫头鹰。忌打丹顶鹤,丹顶鹤是结成终生伴侣的鸟类,打死一只,另一只也会哀叫致死,认为不吉利。在行猎时,猎人忌讳乌鸦叫声,认为不走运。禁止行猎期间做任何娱乐活动(跳舞或唱歌)。禁止别人背着枪或拿着鞭子进“仙人柱”和屋内,认为没有礼貌。

2、农事忌

禁止播种的人接近坟地,认为这样会影响庄稼的成长;另外,认为老年人撒种庄稼会长得不好,必须由青壮年人去播种,才会长得好,长得壮;鄂温克人忌讳别人估计他们的粮食多少,认为这样会影响粮食的实际产量;正月初八叫“帖日干衣呢格”(庄稼日),这天要用绳子把剪子绑住,怕动剪子会把庄稼剪掉。

3、牧畜忌

鄂温克人禁止杀掉或卖掉未停奶的母畜,认为,卖掉或杀掉没停奶的母畜,是不吉利的,家里会发生母子分离的事情;禁止春季用牲畜的腮骨作游戏,认为春季是牲畜下崽期,如果玩腮骨的话,牲畜生下的小崽会有歪腿的情形;禁止漫骂牲畜,否则会变成赤贫;当傍晚牲畜回来时,家里不许断火。不许宰杀脖子上带有绳子的羊,杀时必须先解绳子;禁止小孩玩弄火,玩火的话牲畜走的太远或得疫病;禁止拿刀子捣锅或代替筷子;不许拿刀子走进牲畜圈内或用有刃的东西打狗和用火吓唬狗;禁止吃病死的牲畜肉,认为有病毒感染;禁止把献给神的“温古”马杀掉或出卖,认为会触犯神灵。

4、其他生产禁忌

上山锯倒松树之前,必须先敬“白那查”(山神),才会安全无事。放木排时,忌讳做噩梦,宁可休息一天,不放排木流送,否则会出危险或事故。捕鱼和钓鱼时,禁止跨过渔网和鱼竿,不能用刀切开鱼的胸和椎脊骨;钓鱼时禁止说大话,“非钓着鱼不可”等,否则什么也钓不着。驮过“玛鲁神”、“温古神”的驯鹿,禁止驮运别人的物品。驯鹿下羔期间,禁止烧腐朽木、桦树皮和松木等,因为驯鹿羔一闻这种烟味就会中毒。

3、你所不知的鄂温克族起源

“缘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正如大自然与世界对鄂温克族文化的爱,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们的起源为世界增加了无数的光彩,下面就由小编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鄂温克族起源。

贝加尔湖起源说。吕光天先生在《鄂温克简史》(出版于1983年)中详述了他的见解。他认为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古代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居民的服装,例如在色楞格河左岸上班斯克村对面的佛凡诺夫山上发掘出一个骨骼,其衣服上带有数十个闪闪发光的贝壳制的圆环,圆环所在位置与鄂温克人胸前所戴串珠以及萨满的法衣上缀饰的贝壳圆环一样。此外,还发现死者的一些白玉制的大圆环,与十七——十八世纪鄂温克人古代服装上的圆环毫无差别。

从而证明,最迟在铜石并用时代,鄂温克人的祖先就已居住在贝加尔湖一带。从铜石并用时代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的服装和鄂温克人服装的附属品——围裙样式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到现代鄂温克人和铜石并用时代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居民在族源上的直接亲属关系。吕光天先生认为,鄂温克人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精奇里江、外兴安岭南北。

兴凯湖起源说。鄂温克族历史学家乌云达赉,在他的专着《鄂温克族的起源》(出版于2002年)一书中阐述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他以古地名学考证见长,并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对历史文献的重新考证和破译,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称呼,如“鄂温克”、“索伦”、“乌素固”、“弘吉剌”、“安居”、“沃沮”等古老称谓,以相关的因素连接起来,将历史碎片有机地拼接起来,理清了“鄂温克”这一称谓的历史演变过程,认定在公元前28年之前(西汉河平元年),生活在乌苏里江上、中游流域的“沃沮”人,与现今的鄂温克人有族源关系。他分析了“沃沮”、“安居”人的历史迁徙路线,认为他们的迁徙运动“是通过横贯亚洲北部的天然历史通道进行的。

这条天然历史通道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安居故地(锡霍特山脉南段和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等流域)通过长白山北麓通道,到达第二松花江西岸地区;

第二段,从第二松花江西岸地区通过洮儿河、哈拉哈河通道进入呼伦贝尔;

第三段,从呼伦贝尔通过音果达河、乌达河通道抵达贝加尔湖东岸地区;

第四段,横渡贝加尔湖,顺安加拉——叶尼塞河通道西达叶尼塞河中、下游流域,一部分人到了鄂毕河下游东岸,北抵北极地区。这第四段通道,在贝加尔湖西岸分岔,顺勒拿河而下,至阿尔丹河口又分岔,一路东达鄂霍次克海岸,另一路抵北冰洋岸边。安居人顺着这几条大通道,将自己起源地、发祥地的文明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北部。可以看到现代鄂温克人和铜石并用时代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居民在族源上的直接亲属关系。

4、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最有特色的鄂温克族文化也是内涵丰富。鄂温克族人民勤劳智慧,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赋有色彩的传统节日,米阔鲁节就是最好的体现。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鄂温克族的米阔鲁节,一个丰收的节日。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这一天,人们清早起床,青壮年们从浩特(牧村)的一头开始,逐户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尾和给羊去势等。老人们在这一天把母羊羔送给儿女、外甥、侄子,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兴旺。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为前来帮助劳动的人们设酒席致谢,酒宴按先茶后酒的习惯进行。

鄂温克族节日主要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和瑟宾节等。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米阔勒”节是生产节日,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给羊剪耳记号等,并举行宴会。

瑟宾节是每年的6月18日,“瑟宾”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会身着盛装参加聚会,由酋长来主持节日,节日上会有抢银碗,米日干车,赛马等各种体育竞技。还有人们特别注重的祭拜火神,祭拜祖先的仪式,之后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为记号。

这时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的样式。

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您可能还会喜欢:

历史悠久的壮族蚕丝文化

普米族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

源远流长的福建妈祖文化

优美的壮族山歌文化,你知多少?

5、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什么时候

鄂温克族的米阔鲁节是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鄂温克的牧民们聚在一起喜气洋洋地欢度节日。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什么时候。

问: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什么时候

答:农历五月廿二。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的庆祝活动: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米阔鲁”节这天,人们穿上美丽的民族服装,亲朋好友们汇集到一起,给牲畜烙印、割耳,活动紧张、激烈、有趣,也是牧民们互相比武、显示骑技的好机会。

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

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为记号。

这时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的样式。

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

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