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延续300多年的地方民俗节日:厦门天公生

时间:2023-09-18人气:作者: 未知

延续300多年的地方民俗节日:厦门天公生

文章目录:

1、延续300多年的地方民俗节日:厦门天公生

2、前童元宵灯会 延续500多年的元宵行会

3、厦门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4、猜你喜欢:

1、延续300多年的地方民俗节日:厦门天公生

在道教中,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诞”,各道观在当天举办法事,通经礼忏。而在闽台民间,正月初九这一天又叫做“天公生”,人们备齐各样祭品进行敬拜。在这当中,厦门的“天公生”可谓是别有特色,那么就让传统节日为你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的“天公生”活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会烧香挂灯、设案摆供,诚心虔意地敬“天公”,关于这个习俗,当地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说是300多年前,清军进攻闽南,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郑成功放弃金、厦两岛,退守台湾。

而就在那

2、前童元宵灯会 延续500多年的元宵行会

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的前童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旅游城镇。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已经延续了500多年的前童元宵灯会,又称前童元宵行会,都会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如期举办。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这一延续了百年的前童元宵行会。

宁波前童元宵行会是一种古老的闹元宵民俗活动,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主要以鸣群锣、抬鼓亭、舞狮子、放铳花等方式来表现。纪念童氏祖先开渠凿砩,灌溉农田的功德。聚民心修水利,祈愿年景丰收。

元宵行会的起因

前童地处白溪岸边,但农田灌溉条件很差。年成的丰歉常常取决于天时。明正德年间,有一名叫童濠的人决心自白溪上游引水灌田。于是,他发动全村男女老少,并倾己所有,开渠凿砩。

砩口要开在一片长满杨柳林的地方,但这是一片沃土,都属一些豪门所有。童濠虽经交涉,但他们就是不肯通融。急坏的童濠跑到南岙村,与娘舅商量。娘舅向外甥授一计:在鹿山顶上放三口大稻桶,里面填满沙土,最上面堆放着银子。阳光下,银子闪闪发光,方圆四周一目了然。

童濠趁势放出风声说:能通融就通融;不行,就用这么多的银子来打官司。豪门地主一见这阵势,只得相让。砩口一开,白溪水汩汩而来,灌溉了前童上千亩良田。

获得丰收的前童后人不忘先人的功德,于是衍生出独特的纪念方式——行会。而且定下规矩,年年都要在闹元宵时一并举行。前童后人为了记住濠公的恩德,在前童的塔山脚下造了一座庙宇,内塑濠公像,每当岁时节令,童氏后人都要来祭拜。正月是农闲时刻,又时值过年,家家户户殷实富足。人们抬出濠公像穿行在前童各村庄间,让濠公与大家分享丰收的喜悦。

元宵行会的流程

正月十四下午,准备行会游行的各房族队伍全部集中到鼓亭馆前的文化广场上,大旗队、龙舞队、狮舞队、鼓亭队、抬阁队、秋千队、乐队、彩船队等队伍等按正月初十会议确定的前后顺序排放好。

时间一到,爆竹炸响,锣鼓喧天,头牌在前,大旗引导,彩船队、鼓亭、抬阁、秋千与龙舞、狮舞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出发。一路上鼓乐齐鸣,炮声震天,人声鼎沸,整个队伍走街串巷向塔山庙进发。

出游场面壮观,整个队伍足有一二里路长。数人手执长竿作为引导,走在鼓亭抬阁、秋千前面的,负责拨开影响行进道路上的树枝、绳索、拉线等障碍物,保证鼓亭、抬阁、秋千顺利通过。

在鼓亭、抬阁、秋千的后面,簇拥有锣鼓、唢呐等民间乐队,边行进,边敲打、吹奏,曲调时而古朴,时而粗犷。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群众足有十多万人,将行会行进的路巷挤得水泄不通。

到了塔山庙,众人先请出濠公的两匹骏马,再抬请出“濠公老爷”,做上官轿。游行队伍在前引路,“濠公老爷”打黄罗盖压阵在后。众人一路敲锣打鼓带领濠公游田头,庆农业丰收。最后队伍经下叶村回到文化广场。

3、厦门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厦门是沿海地区重要城市之一,虽然只是二线城市,但却也是我国最美的城市之一,不但风景优美,还有许多特色民俗,春节的特色民俗也有不少。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厦门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吧。

厦门春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腊月十六

平时,闽台地区的不少民众都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农民更为注重,俗称“做牙”。传统的“尾牙宴”上,老板会以“鸡头鱼尾”方式来决定明年的辞退人员,因此又有“鸡头相对,伙计走开”的仪式,这是老板要“炒鱿鱼”的婉转手法。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做牙”,称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

腊月廿四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闽南有句谚语:送神风、接神雨。意思是,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天的天气有风,就是“一路顺风”;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爷下凡,如果有雨,则昭示来年风调雨顺。按照厦门旧俗,只有到腊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灶王君”等神后,才能百无禁忌放心做卫生,形成“送神”与“除尘”习俗。厦门人办年货,种类很多。春联、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饯、水果、炸物等也要备齐。

年夜饭要“添碗筷”

由于厦门的地缘特色,历史上许多人过台湾下南洋,回厦门过年要漂洋过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总是有些人不能回来,而这时家里面仍然要为他留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除夕“围炉”合家欢

除夕,闽台两岸都称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厦门本地,家家户户都重视围炉,或在家里烹饪,或到餐厅订上一桌。围炉吃年夜饭,预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贴春联,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此外,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纸扎的“春花”,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年夜饭后就是守岁,而在对岸的我国台湾地区,“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

4、猜你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