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 塔吉克族传统节日饮水节的意义

时间:2023-11-22人气:作者: 佚名

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 塔吉克族传统节日饮水节的意义

文章目录:

1、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 习俗活动是什么

2、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

3、有趣的马上游戏:塔吉克族叼羊活动

4、塔吉克族过年习俗知多少?

5、盘点塔吉克族的节日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 习俗活动是什么

在少数民族中,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习俗习惯和传统节日,这其中塔吉克族也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活动,那么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他们又有哪些习俗活动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

迄脱乞迪尔节

“迄脱乞迪尔”是塔吉克语音译,意为“清除烟尘”,是塔吉克人传统的民族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3月,具体日期由该族宗教人士选定。节前家家户户都把家什搬到屋外,用面粉调浆在四壁上刷成美丽的花纹,以示吉祥、清洁。

节日当天早晨,先由一小孩牵头牦牛进屋,给它喂些馕,在它身上撒些面粉,以此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在此之后,人才能进屋并将家什搬进屋。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各家祝福,人们互相拜访,互道祝福。女人们一般在自家门口迎客,并向客人左肩洒面粉以示吉祥。青年们唱歌跳舞,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体育活动。

灯节

塔吉克语音意合译。意为“点灯节”。塔吉克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时间是在八月举行,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节日晚上全家团聚,在房中堆积沙土。家人按辈份依次将蜡烛插入沙土中,尔后在蜡烛前祈祷。节后每家门口点、点燃一灯,象征光明和幸福。次日晚,去家庭草地扫墓。由家长为亡故亲属各插三支蜡烛,然后共进晚餐,节日结束。

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炕中央摆放着一个沙盘,供插酥油灯之用。

全家坐齐后,家长开始叫每个成员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酥油灯,表示兴旺和吉祥。接着,每个人要伸出双手在酥油灯前烤一下,然后祈祷,愿安拉保佑一年平安。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在灯火前共进丰盛的晚餐。餐毕后,户户都要把棉花缠在“卡乌日”草上,扎成火把,并涂上酥油,绑在木杆上插到屋顶点着,使家家的屋顶上火光熊熊,耀人眼目。

这种灯称之为“天灯”,据说可以招来吉祥,带来幸福。“天灯”点燃之后,全家人要肃立在屋前,仰望着“天灯”默默地祈祷,以求平安。与此同时,在自己的房门前还要点火堆驱鬼,孩子们围绕火堆高兴地观看和跳跃。这一夜家家户户火光通明,人们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地娱乐,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第二天,开始祭祖活动。人们来到墓地,先给每座坟墓点燃三到五支酥油灯,摆上油馕和熟羊肉等祭品,还要用麸皮、面粉、酥油等搅拌成“依德”,并把招魂灯插在盘子里,一家老小跪在坟前向亡灵祈祷,祈求祖先显灵保佑全家平安,消除灾难。仪式结束后,各家在墓地互相交换祭祀的食品,友好地围坐在一起进食,并互相祝贺节日。

肖公巴哈尔节

肖公巴哈是塔吉克人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它的产生和形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节日当天的清晨,每家先让一名男孩牵头毛驴或一条牛进屋绕行一周,主人给驴喂块馕,在它背上撒些面,把驴牵出去。然后将挪在室外的所有物品搬回家中。接着,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公”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年。各家还用面粉做成面牛、面羊和面犁等,喂给牲畜吃。直系亲属纷纷欢聚一堂。各村还举行赛马、刁羊、歌舞等活动。节期一般为两天。

肉孜节

塔吉克人也过肉孜节,但对这一节日却并不十分重视。塔吉克人也作肉孜节乃玛兹,也相互拜节,但却不封斋。在节日来临前,人们打扫室内外卫生,炸馓子,做点心,准备节日食品。一般在礼拜后,人们去墓地悼念亡故的亲人。节日期间人们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食品,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欢聚一堂。塔吉克人认为封斋是为了清洗罪过。

对此有种种解释,但最重要的是:是否封斋,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思想分歧之所在。关于此,塔吉克人中有许多伊斯玛仪派的说法,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塔吉克人不封斋,对肉孜节亦不甚重视。封斋塔吉克语意思是“封日”或“打发日子”,意即如何度过这一天和那40天。由此可见,塔吉克人是不愿意封斋的。

古尔邦节

塔吉克族过古尔邦节的习俗与我国其他民族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古尔邦节起始的传说、节日时间、节日礼拜、用作牺牲之物的牛羊等。不同的是:他们是在自己传统习俗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来过这一节日的。塔吉克人在1年前就开始做古尔邦节的部分准备工作了,产羔时期,每户人家就挑选出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羔羊做上标记,作为古尔邦节的牺牲之物。

节日来临,宰杀这只羊之前,要将它的眼睛涂抹得很漂亮,然后将其抬上屋顶宰杀,宰杀后,要将羊血涂于孩子们的额头和面颊,以示吉祥。羊要整煮,然后将其原封不动地送往塔吉克人的宗教活动场所加玛艾提哈那(相当于清真寺),交给有关人员。古尔邦乃玛兹之后,众人整齐地围坐在餐布周围,分食统一分配的羊肉,边吃边回顾一年内发生过的事,同时满怀喜悦地憧憬未来。

食毕,祈祷之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去拜节。依照习惯,节日前,家家户户都把房子院落打扫整修一新,并赶制节日新装。妇女们要炸馓子,烤制油馕,制作各种糕点,购买各种糖果等食品,做过节的充分准备。节日期间姑娘媳妇不做针线活儿,不纺线。边远的山区一般没有加玛艾提哈那,牧民们在约定的地点聚齐,做古尔邦乃玛兹,同食作为牺牲的羊肉。古尔邦节的第二天,每家都要带上作为祭品的肉或饭食,前往墓地祭奠亡灵。

皮里克节

皮里克节也是独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隆重。由于此节恰好在回历的8月14—15日,因而又称“巴拉提节”。因为“皮里克”(直译为“灯蕊”或“灯”)为整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故又称之为“皮里克节”(可直译“灯节”)。

皮里克节要过两天。第一天晚上为“家中皮里克”。先将浸过油的棉花缠在干草棍上,给家中的每个人做两支油烛,做好后将油烛插在一个盛满沙子的大盆内。夜间一家人围坐在插有油烛的大盆周围,主持人先做祈祷。而后呼唤每个人的名字,以知其是否在场。接着燃起油烛,诵读经文,祈求真主赐福,一家老小也都眼望油烛,相互祝福。仪式结束后,分食节日食物。

翌日,人们相互拜年,夜间举行“墓地皮里克”仪式。各家各户都特意为亡故的亲人杀牲并准备好各种食物,以便在夜间携往墓地祭奠亲人。墓地皮里克点燃后,一家人蹲在地上祷告道:“祖先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这一世界的贡献、不会忘记你们伟大的亡灵,安息吧,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遗愿,愿你们的亡灵佑助我们!”而后,各家各户的人围坐在一起,共食带来的食物。

从皮里克节的形成和内容来看,其实质在于赞美火、膜拜火、借火求福。很清楚,膜拜火、赞美火并非是固有的习俗,而是拜火教的核心思想之所在。在拜火教的圣典《阿维斯陀》中,火被神化为具有一系列社会内容的象征物。

祖吾尔节

“祖吾尔”在塔吉克语中为“引水”之意,这个节日属农事节日,反映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勤劳的塔吉克人与之相应的生产活动。塔吉克人所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山水冻结,春季来临,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入渠,开耕播种。

但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绝不可能,须全村人一齐出动,祖吾尔节便是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形成。每当节日临近,须做一些准备工作,随着春季的来临,要在主要渠道的冰面上撒土(撒土可加快冰融速度)并准备好各种工具,还要烤制3个节日大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携往引水工地)。引水这天,全村人在米拉甫(水官)的带领下骑马到引水点,参加破冰修整渠道的劳动。

引水入渠之后,人们聚在一起,共食带来的节日烤馕,小孩子们则相互撩水嬉闹。之后,人们共同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接着,人们举行隆重的叨羊、赛马等活动,庆祝引水节,这时,全村一片欢腾。

塔吉克族播种节

塔吉克语叫“台哈莫孜瓦斯特”,意为“播种”。因而,这个节实际上是播种前的一种庆贺活动。每年在春播的头一天举行。

节日前,家家都要烤馕,做一种将大麦碾碎与干酪粒一起煮熟的饭,名叫“代力亚”。节日这一天,全村人聚集田野,祝贺春播开始,各家各户都带一点麦子放在一起,公众推选一位全村尊敬的长辈来撒种。这时被推举的长者喜笑颜开,口中念念有词,拎着种子一把把地向田间早已等待在那里的人群身上撒去,大家抻着衣襟,笑声哗然,望种子撒落处簇拥着,以此表示祝贺。

撒完了种子,由一人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耕牛到地里象征性地犁几下,并撒几把麦种表示开播。然后给耕牛喂些形如犁铧、犁套之类的面食,表示对耕牛的尉劳。再请有福气的老婆婆,坐于地的中间,男主人象征性地围其转圈翻地。意为一家劳作,大家帮忙。因而,在春播期间,村里互助协作,气氛融洽。这正是因为生存条件艰苦,非协作难以生存的写照。

2、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民族的文化传承上有着很多的与众不同。而在中国人数不多的少数名族中,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是独特的。那么,在古今流传下来的塔吉克族文化里,他们的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是怎样的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引水节是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塔吉克语称引水节为“孜瓦尔”。

破冰引水之前,全村的人都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一是各种砸冰的工具;二是先要到主要河道的冰面上撒些黑土,以利于冰层表面吸热,加快冰层的融化;三是要烤制三块节日用

3、有趣的马上游戏:塔吉克族叼羊活动

塔吉克族文化内容多样,例如它的体育项目就有很多,可谓是丰富多彩,其中叼羊项目更是精彩绝伦,一场比赛下来令人流连忘返,拍手叫好。过山车惊险刺激,叼羊绝不亚于它,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下来,收获的不止是喜悦,还有勇敢。

让我们一起看看塔吉克族的叼羊比赛。

牦牛叼羊是一项特殊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场地大小没有具体规定,但要求在一块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在草场东西方向,相距100米的位置上,分别挖两个直径60多厘米,深50多厘米的坑,选手要把所叼的山羊扔进自己的坑里,就算获胜,双方各有15名选手参赛。比赛共计四轮,每场约耗时20分钟。

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民间体育运动,一般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在草原上,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们,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保护自己的牛羊群。当遇到羊群失散时,他们纵马把百十斤重的羊,俯身提上马背,驮回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别具一格的叼羊技艺在生产发展中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

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既是力量的较量,又是智慧的竞赛,既比勇敢,又赛骑术。优秀的叼羊手是受尊敬的,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所以说,叼羊不仅是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叼羊比赛,一般都在节日期间举行。当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习惯而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进行围观。

叼羊一般用的是山羊,两岁左右,割去头、蹄、紧扎食道,有的还放在水中浸泡或往羊肚里灌水。这样比较坚韧,不易扯烂。参加叼羊的人每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它既需个人娴熟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总之,叼羊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

叼羊的形式是很多的,主要的有这样三种:一种是两人叼,一人抓住羊的一端,拚命争夺,谁夺到羊,谁就为胜。二是分组叼,在旧社会里一个部落为一组,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争夺,获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一只羊被主持者扔在地上,谁叼到手不被别人抢去,而且又把这只羊能扔到某一家的毡厉,谁就是胜利者。

草原叼羊,胜负难料。某个队即使一时夺得山羊,但失羊队往往会立即组织人马,卷土重来。骑手们像汹涌的潮水一样,一会儿涌向这里,一会儿卷向他处。一场叼羊比赛,有时要持续几个小时,十分紧张、激烈、刺激、精彩的场面更迭变幻。

4、塔吉克族过年习俗知多少?

中国最大的节日就是过年,这个节日也是人们最重视的,不管自己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去跟家人团聚,不同民族时间不同,却有同个性质,像外国的圣诞节就跟我们的过年一样,他们同样非常重视。塔吉克族文化中,哪个节日是过年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塔吉克族的过年是什么样的。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灯节“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

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节日的第二天,一家人都到祖先坟上扫墓。到了墓地,先给每座坟墓点燃三、五支酥油灯,把招魂灯插在盘子里,摆上油馕、熟羊肉等准备好的祭品,并用一个盘子盛上麸皮、面粉、酥油等搅拌而成的“依德”。一家老少跪在坟前向亡灵祈告,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幸福平安。仪式结束后,他们各家互相交换在墓地祭祀的食品,友好地围坐在一起进食,并互相祝贺节日。

5、盘点塔吉克族的节日有哪些

民族节日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人们要在这一天庆祝或祭祀,这些节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塔吉克族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中华大地文化的一种象征,它的节日到底有哪些文化精髓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把。

迄脱乞迪尔节

“迄脱乞迪尔”是塔吉克语音译,意为“清除烟尘”,是塔吉克人传统的民族节日。节期在每年(公历)3月,具体日期由该族宗教人士选定。节前家家户户都把家什搬到屋外,用面粉调浆在四壁上刷成美丽的花纹,以示吉祥、清洁。节日当天早晨,先由一小孩牵头牦牛进屋,给它喂些馕,在它身上撒些面粉,以此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在此之后,人才能进屋并将家什搬进屋。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各家祝福,人们互相拜访,互道祝福。女人们一般在自家门口迎客,并向客人左肩洒面粉以示吉祥。青年们唱歌跳舞,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体育活动。

灯节

节期在伊斯兰教历巴罗提月(即四月)的头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一种名叫“卡乌热”的草的茎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放在羊油中浸泡制成许多羊油烛。节日的第一天晚上,全家人围坐一圈,在屋中放一小堆沙土,家长按辈分、年龄逐一叫家人的名字,被叫到的人点两支羊油烛插入沙土中,最后全家共同祈祷真主赐福。天黑后每家还在自家房顶上点一支大羊油烛,以此象征光明、幸福。第二天全家带上羊油烛和食物到家族墓地扫墓,家长给每个亡故的人坟上点两支羊油烛并念经祈祷,随后在此进餐,灯节仪式才告结束。

肖公巴哈尔节

塔吉克人最古老的传统节日,它的产生和形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节日当天的清晨,每家先让一名男孩牵头毛驴或一条牛进屋绕行一周,主人给驴喂块馕,在它背上撒些面,把驴牵出去。然后将挪在室外的所有物品搬回家中。接着,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公”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年。各家还用面粉做成面牛、面羊和面犁等,喂给牲畜吃。直系亲属纷纷欢聚一堂。各村还举行赛马、刁羊、歌舞等活动。节期一般为两天。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