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有哪些少数民族?

时间:2023-06-11人气:作者: 未知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有哪些少数民族?

文章目录:

1、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有哪些少数民族?

2、阿克人:西双版纳最原始的民族

3、细数保山少数民族有哪些

4、中国未识别民族,西双版纳克木人是什么人

5、西双版纳陨石坠落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6、猜你喜欢:

1、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有哪些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多的一个省,下辖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在西双版纳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那么,和小编一起到西双版纳这片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中去看看到底有哪些少数民族吧。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州辖区内居住着44种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0.4万人,占总人口的70.90%。这44种少数民族按人口多少排列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僳僳族、侗族、纳西族、满族、景颇族、藏族、土族、水族、普米族、朝鲜族、仡佬族、黎族、维吾尔族、畲族、仫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高山族、京族、怒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独龙族、东乡族、塔塔尔族、赫哲族、毛南族、塔吉克族。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人口前五简介:

(一)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总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县114593人,勐腊县5392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讷乡、勐旺乡、勐养镇、普文镇、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海县的勐往乡、勐宋乡、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打洛镇;勐腊县的勐腊镇、尚勇镇、勐仑镇、勐满镇、勐伴镇、勐捧镇等乡镇。另有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景哈乡、勐海县的勐满镇等乡(镇)。

西双版纳境内的傣族以傣泐(汉族称水傣)支系为主,兼有傣讷(旱傣)、傣雅(汉族称花腰傣)两个支系。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据傣族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断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并与原先居民逐步融合,成为至今傣族的主体部分。

(二)哈尼族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县61232人,勐腊县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定乡;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腊县勐润乡、关累镇。散居于部分乡(镇)、农场。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约”、“布都”等。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围、吉坐、木达、阿克、补过(角)等支系,以吉围、吉坐人口较多。

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羌人。公元7-8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9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而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

2、阿克人:西双版纳最原始的民族

什么是民族?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以及宗教有别于其他人的一群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也可以有不同的民族,也可以有不同的未识别民族,本期的未识别民族带你去了解西双版纳最原始的民族:阿克人。

还想要了解》》突然消失的十万古格人

阿克人过去的住房是地棚式的茅草屋,低矮,屋内黑暗,火塘设在屋内正中,用于家人煮食取暖、烧水煨茶。如今阿克人大都盖起了杆栏式的木楼,也有部分盖起钢筋混泥楼房。阿克人有自己的语言,与哈尼语相似,能与哈尼族进行交流。信仰原始宗教,生产方式同一爱昵人。他们主要节日有:“新年节”、“八月十五”、“贺新房”等,节日里的主要活动就是举行歌舞盛会,他们的舞蹈动作简单,古朴原始,随意性强。如:男人的《筷子舞》、妇女的《勃雷有乃》(银盒舞)及《农事舞》,舞蹈充分表现砍地、栽谷、收割、打谷、扇谷、背谷、舂米、筛米等等。还有一种祭祀舞《娱尸舞》。

阿克人杂居于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朗族之间,但他们的服饰仍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以黑色为主,男子头缠绸缎头巾,身着家织黑色衣裤,颈佩带银项圈,穿一耳戴鲜花。女子黑布衣裤,内衣前胸镶有银元为饰,短上衣及腰,衣角绣人字形红线花纹,腰侧开岔安1尺长五色绒线,腰束五寸宽的腰带、密嵌白色贝壳币为饰,方巾或黑布裹头。中年妇女用黑布缠裹小腿,两耳坠有银质大耳环,一根银链连接两耳垂挂胸前、手戴银镯,颈佩带银项圈及五色玻璃珠串,身背自织麻线挎包。

阿克妇女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只要有空闲时间,她们总是不让自己的手闲着,便在布料上驰聘想象,飞针走线,妇女们在一起交流经验时,就是一边交流,一边还织着挎包,或搓着线团。

阿克人的服饰挑绣精美,都有镶边花饰,五彩斑斓,花团锦簇,衣服上的图案和花边,就是阿克妇女一针一线刺绣出来的。阿克女子从小便要学着引线弄针,做衣服。衣服做好后,还要在上面挑花绣叶,草木花卉,鸟兽虫鱼栩栩如生的图案体现他们的理想、愿望和追求。

阿克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如栽种冬瓜、南瓜、芋头、山药等,水田数量不多,有部分山区甚至没有水田,旱地耕作粗放,产量较低,主要生产工具是砍刀和锄头,每次上山下地之前,阿克人都要做好一切准备,男的要磨好砍刀,女的则要检查自己的背篓,由于他们居住在山区,与外界接触少,过去文化落后,生活贫困。如今,阿克人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穿戴一新,显得非常悠闲,也保持着较为纯朴的民俗民风。

3、细数保山少数民族有哪些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云南少数民族多达2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有的民族还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服饰等等。那么在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保山,又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一起来看下保山文化中的少数民族吧。

保山市,古称永昌,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保山有世居民族13种,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

4、中国未识别民族,西双版纳克木人是什么人

克木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南半岛,在中国也有他们的身影,但是在中国,克木人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大部分都分布在西双版纳附近,克木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本期的中国未识别民族带你去了解克木人。

还想要了解》》未识别民族克木人长相

克木人(英文:khmus)亚洲中南半岛的一个民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克木人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都有分布,但在老挝的人数最多。克木人在中国于06年从哈尼族中独立出来,单列为一族,现约有3000人,国家现有克木人扶持计划。在越南等国为单一的民族。克木人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全民族讲克木语,部分人掌握了傣文和汉语。

克木内部又分为“克木泐”(西双版纳土着)、克木老(老挝迁入)、克木交(越南迁入)三个群体。相传历史上也曾建立过王国,但最终被傣族征服而沦为奴隶。

简介

克木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文化群体,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他们分布的区域分别属于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克木人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在克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同一图腾姓氏的人不能结婚。

克木人的宗教可以称为一种原始宗教,他们信仰鬼神,信仰自己的祖先。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

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夫兄弟婚、妻姊妹婚相当普遍。保存母系氏族残余,招婿之风盛行,舅父在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个别地区还有群婚现象。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克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在中国也有少量克木人,但是为未识别民族。

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和景洪市郊区,属于“百濮”群体之一,中国克木人分“达迈老”,“达迈交”和“达迈泐”三支,“达迈老”迁自老挝,“达迈交”迁自越南,“达迈泐”为土着。

克木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克木人主要从事旱地农业,过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图腾制度的存在,对规范克木人的通婚范围有很重要的作用,采用外婚制,因图腾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通婚集团,通过婚姻的连结,形成了更大的社会互动网络。

分布

在中国,克木人主要集中于云南省勐腊县南腊河、南亮河、南满河、南俄河两岸,以及景洪市嘎洒乡曼迈村公所的老、中、新寨,总人口现仅2000余人。

5、西双版纳陨石坠落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提到西双版纳,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傣族热闹的泼水节,而近日西双版纳再度成为人们茶语饭后议论的热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没错,那就是有陨石坠落在西双版纳。除了这些你对西双版纳还了解多少呢?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带你走进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别名“勐巴拉娜西”,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西双版纳境内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2万多种,鸟兽种类之多,更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不乏有世界性保护动物。著名景点中国科学院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