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豫剧名家马金凤名剧名段,马金凤简介

时间:2023-08-12人气:作者: 佚名

豫剧名家马金凤名剧名段,马金凤简介

文章目录:

1、豫剧名家马金凤名剧名段,马金凤简介

2、秦腔戏曲大全名家名段剧目大全

3、精选推荐不同名家淮海戏名段

4、王善朴豫剧唱段,豫剧王善朴简介

5、河南豫剧名段有哪些,豫剧代表作品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豫剧名家马金凤名剧名段,马金凤简介

“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没有了,所继承的文化是权谋文化的智慧,不是大道的思维,是术数的智慧。”在我国戏剧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艺术,同时也是我国的瑰宝,你有听过马金凤的名剧名段吗?本期豫剧文化带你了解吧!

马金凤,河南洛阳人,籍贯山东曹县。原姓崔,小名金妮。幼年随父学河北梆子,后改学豫剧。7岁便登台演出,早期艺名“花蛾子”,绰号“盖九州”。她是豫剧五大名旦之一,曾获得“豫剧功勋杯演员”和“豫剧艺术终身成就奖”等殊荣。

她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又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工旦行,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等。马金凤以高亢、清脆、甜美、朴实的唱腔风格而形成的豫剧旦行被称为“马派”。曾任商丘、洛阳豫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河南分会副主席。

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

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后转为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1954年并入商丘专区实验豫剧一团。

马金风懂得艺术生命价值,因而也就特别爱惜和保护她那来之不易的金嗓子。她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宴会,也经历过饥渴难熬的日日夜夜,喜怒哀乐,成功与挫折,都没能使她稍有松懈,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不但烟酒与她无缘。

就连稍带刺激性的食品象鸡鸭鱼肉、冰糕汽水等也不食用。她最常吃的饭食是镘头、绿豆小米饭,甜面汤是她的最爱,最多加几个荷包蛋。为了保护嗓子,她对身体简直到了苛刻残酷的地步。

马金凤所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甜美的唱腔、高超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她有着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一贯身体力行的戏德。五十多年来她一直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那里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体验生活,陶冶情操,在为人民演唱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演出水平。

《七奶奶》、《杨八姐游春》、《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这些也都是马金凤在演出时段最受欢迎并且是呼声最高的唱段。

【结束语】马金凤更是被称之为豫剧大师。在评剧中有着评剧四大名旦。而在豫剧中也有着豫剧六大名旦,马金凤就是六大名旦之一,更是六大名旦中活得最久的一位。

2、秦腔戏曲大全名家名段剧目大全

秦腔起源于西周,距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岁月的打磨,逐渐成为了现在成熟的戏剧。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若是没有这些秦腔名人的继承与传播,很有可能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了,这些名人为秦腔戏曲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本期的秦腔戏曲带你看看有哪些秦腔名人,以及他们的唱段。

陈仁义,男,生于1924年,农历甲子年生,秦腔须生,陕西泾阳人,秦腔须生。代表剧目有《下河东》、《斩黄袍》、《斩李广》、《辕门斩子》、《金沙滩》、《祭灵》、《两狼山》、《逃国》、《泾阳之盟》等,形成了自己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艺术特色,享有“茶叶红”的美誉。曾是中国剧协会员,咸阳市剧协副主席,泾阳县人民剧团团长等。

《下河东》唱词节选:

“王好比轩辕皇帝哭苍圣,又好比尧帝哭众生。禹王也曾哭水洪,汤王也把伊尹哭。王好比纣王哭闻仲,冀州侯苏护哭全忠。梅伯哭的是杜元铣,比干相哭的老商容。周文王哭的伯邑考,周武王又哭姜太公。鲍叔牙哭的是管仲,齐王也曾哭晏婴。哭伯桃本是羊角哀,燕王哭的孙伯灵。范蠡在深山哭文种,伍员逃国哭父兄。昔日里圣人哭夫圣,墨子哭的朝歌城……”

任哲中,男,1925年,农历乙丑年生于永寿县监军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秦腔小生。从小饱尝了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疾苦,12岁入晓钟社。先工小旦,后学小生,受范紫东、封至模、刘毓中、惠济民等名家栽培。冬练三九,夏练三比,既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又练就了一副细致哀婉,悲壮凄楚、激越慷慨、幽稚缠绵的独特唱腔。

代表作:《周仁回府》、《花亭相会》、《激友》、《祝福》、《木楠寺》、《狸猫换太子·抱妆盒》、《血泪仇》等。

《花亭相会》唱词节选:

“昔日梁王好贤,子贡先生好善,君臣二人约在都岗寺院饮酒玩棋。饮酒玩棋中间,忽然常随小官禀到,言说是有子贡先生的乡里求见。子贡先生听得其言,低头不语,闷闷不乐。梁王问到,言说是卿啊卿啊,你和寡人一起饮宴,因为何事,低头不语,闷闷不乐

子贡先生言到:臣和我主一起饮宴,忽然常随小官禀到,言说是有臣的乡里求见……”

3、精选推荐不同名家淮海戏名段

淮海戏,江苏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关于淮海戏的名家名段,对淮海戏有兴趣的你肯定会喜欢的。

1、淮海戏皮秀英四告吴玲vs陶化友演唱

2、淮海戏皮秀英认夫吴玲vs陶化友演唱

3、淮海戏皮秀英认夫01徐万维vs杨秀英演唱

4、淮海戏皮秀英认夫02徐万维vs杨秀英演唱

5、淮海戏王爷在上容我禀吴玲专辑

6、淮海戏天上大星靠小星吴玲专辑

7、淮海戏空留下素烛白帷伴灵前吴玲专辑

8、淮海戏清白留予后人说吴玲专辑

9、淮海戏轻言慢语问夫郎吴玲专辑

10、淮海戏求苍天保佑我儿得生还吴玲专辑

11、淮海戏人要衣裳马要鞍吴玲专辑

12、淮海戏望灵棚忆往事痛在心窝吴玲专辑

13、淮海戏愁容满面仰天叹吴玲专辑

14、淮海戏大书馆里对金环吴玲专辑

15、淮海戏莲花我撕肝撕肺撕断肠吴玲专辑

16、淮海戏夜深沉风霜露阵阵春寒谢红霞专辑

17、淮海戏望北京更使我增添力量谢红霞专辑

18、淮海戏看明朝狂飙横扫老龙头谢红霞专辑

19、淮海戏为革命育苗我满腔豪情谢红霞专辑

20、淮海戏为人类求解放奋斗终身谢红霞专辑

21、淮海戏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谢红霞专辑

22、淮海戏家住安源萍水头谢红霞专辑

23、淮海戏这风波平地起难得平静谢红霞专辑

24、淮海戏那一年鬼子举刀进村来谢红霞专辑

25、淮海戏听一言好似清空霹雷震谢红霞专辑

26、淮海戏为革命要闯那虎穴龙潭谢红霞专辑

27、淮海戏昂起头挺起胸奔向战场谢红霞专辑

28、淮海戏骂声负义的小畜生谢红霞专辑

29、淮海戏默默间对灯台思绪万千谢红霞专辑

30、淮海戏春蚕到死丝不断谢红霞专辑

31、淮海戏为建设这文明村把重担挑祁树荣朱红燕

32、淮海戏远近百里都有名祁树荣朱红燕

33、淮海戏前思后虑心不宁祁树荣朱红燕

34、淮海戏我情愿做牛做马将你侍奉祁树荣朱红燕

35、淮海戏先把秋哥叫个够祁树荣朱红燕

36、淮海戏吸毒人是人不仁不如鬼祁树荣朱红燕

37、淮海戏清华北大夺状元祁树荣朱红燕

38、淮海戏两年前学校召开联谊会祁树荣朱红燕

39、淮海戏红梅含笑迎春天祁树荣朱红燕

40、淮海戏谁知盼来梦一场祁树荣朱红燕

41、淮海戏三年前我与枣花曾相见祁树荣朱红燕

42、淮海戏祖国的好河山寸土不让祁树荣朱红燕

43、淮海戏孤雁单飞贴天低祁树荣朱红燕

44、淮海戏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祁树荣朱红燕

45、淮海戏云遮月星斗暗道路悠悠祁树荣朱红燕

46、淮海戏可怜天下父母心祁树荣朱红燕

47、淮海戏一番话说的我又羞又愧祁树荣朱红燕

48、淮海戏钢刀断铁难断情祁树荣朱红燕

49、淮海戏相思心碎眼望穿祁树荣朱红燕

4、王善朴豫剧唱段,豫剧王善朴简介

“戏剧是对真实的一种群众性的和共同的感受,就是通过整个观众厅和舞台上的人们来表现对真实的一致的、共同的感情。”戏剧的表演者能够让观众看出这出戏曲主角的悲欢以及表现就是最大的成功。

那么,本期豫剧文化一起了解一下王善朴。

王善朴,豫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1929年,河南省清丰县古城乡唐营村人,10岁人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师从陈玉才学文武小生,1947年加入冀、鲁、豫边区四分区新青年社,1953年调入河南省歌剧团,后转入河南豫剧院三团,并先后担任三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

5、河南豫剧名段有哪些,豫剧代表作品有哪些

落后的文化阻碍生存与发展,先进的文化一定是促进生存与发展的,弱势文化只能造就弱者,强势文化必然造就强者。我国的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你知道作为我国重要文化遗产的豫剧有哪些名段?本期豫剧文化为你盘点。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近400年的历史。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它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爱情、婚姻、道德伦理的戏。

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地塘板》、《对花枪》、《提寇准》、《天地配》、《铡美案》、《凤帅令》、《玉虎坠》、《十面埋伏》、《跑汴京》、《金囍记》、《贺后骂殿》、《对绣鞋》、《天国盛会》、《秦雪梅》、《三上关》、《女贞花》、《劈山救母》等。

1949年以来,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宇宙锋》、《穆桂英挂帅》、《破洪州》、《五世请缨》、《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大祭桩》、《秦雪梅吊孝》、《刘墉下南京》、《五女拜寿》、《佛血泪》、《白蛇传》、《程缨救孤》、《清风亭》、《玉簪记》(又名《必正与妙常》)、《抬花轿》(又名《香囊记》)等。

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海峡两岸豫剧界又创作出许多新作品,如《香魂女》、《焦裕禄》、《中国公主杜兰朵》、《铡刀下的红梅》、《花嫁巫娘》、《秦少游与苏小妹》、《武后与婉儿》、《龙宫奇缘》、《美人尖》、《田姐与庄周》、《斗笠县令》、《龙门大佛》等。

【结束语】豫剧有着很多有名的剧目,大多数具名都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苦难生活而被人所喜欢。大多数人都喜欢符合生活的戏剧,所以经典来自于生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