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中国的统一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由来(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实际上是北京所在的)

时间:2023-08-30人气:作者: 佚名

中国的统一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由来(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实际上是北京所在的)

文章目录:

1、中国的统一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由来

2、解析:北京夏至日出时间

3、中国五大面食之一北京杂酱面

4、中国国粹之北京京剧文化

5、北京冬至日落时间是什么时候

6、猜你喜欢:

1、中国的统一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由来

每天我们都是看着时间过日子的,一天分为24小时,而我们常说的就是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半夜、凌晨。每个都有相对应的时间。那么,你知道时间的划分是怎么来的吗?北京时间又是怎么来的?一起来北京文化看看吧!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十二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十五度,时间就差一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三百六十度,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时,所以地球一小时就等于自转十五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2、解析:北京夏至日出时间

但是时间的列车来到了这年的夏至节气,太阳将基本上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意味着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候,那么在这天如果我们想在北京观察日出的时间,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才能恰好遇到呢?

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得到过一个公式:t=12*arccos(tga*tgb)/π(适用于北半球)。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a=b=23°26′,带入公式得t=5。28——早上5点16分48秒。

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日落时间为傍晚5点16分48秒,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事实上,大气层还有折射作用,所以真实日出时间会比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时间稍微更早一些。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3、中国五大面食之一北京杂酱面

北京由于出众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使得这里成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各地方文化在这里交织,最贴近生活的便是这里的饮食了,它融合全国各地的特点。

今天小吃文化大全就要介绍北京特色小吃炸酱面。

“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豆芽菜,去掉根儿,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心里美,切几批儿,焯江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辣椒麻油淋一点儿,芥末泼到辣鼻眼儿。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儿。”这说的是老北京杂酱面这美妙的食物。

老北京杂酱面,是将气味芳香的黄酱和筋道的面条结合,混上四季时蔬的清香,汇合成锦绣的一碗,看似简单,味道却又香厚丰富。

炸酱面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尤其到了夏天,一碗炸酱面,搭配各式菜码,营养丰富,美味十足。炸酱面的关键就在这炸酱上,用料和制作都很讲究。一定要用六必居的干黄酱和天园酱园的甜面酱小火慢熬,肉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菜码非常丰富,必不可少的有黄瓜、心里美萝卜、黄豆、豆芽、白菜丝等。当然菜码不局限于这些,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或手头的材料来搭配。吃炸酱面的时候大蒜也是不能少的,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关于吃面,老北京话有个词--“锅挑儿”,意思是指面条煮熟后直接捞到碗里吃。与之相对的是“过水儿”,是指面条出锅过冷水后再吃。通常炎热的夏天大家都爱吃“过水儿”面。

4、中国国粹之北京京剧文化

京剧在现实生活当中也被我们称为“平剧、京戏”。京剧是我们中国影响最大的一种戏曲剧种,分布地是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很多人对于京剧都有不一样的理解。那么,大家对于北京的京剧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北京京剧文化吧!

京剧发展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11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四大徽

5、北京冬至日落时间是什么时候

节气冬至是古时候人们最早确定下来的一个节气,一直影响至今。在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造成地球的北半球处在了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那么在首都北京冬至这天什么时候能看到日落呢?

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得到过一个公式:t=12*arccos(tga*tgb)/π(适用于北半球)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a=-23°26′,北回归线的纬度b=23°26′,所以日出时间t=6。72——早上6点43分12秒。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日落时间为傍晚5点16分48秒,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事实上,大气层还有折射作用,所以真实日出时间会比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时间稍微更早一些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