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高原上的撒拉族音乐文化(撒拉族的民族风情)

时间:2023-08-16人气:作者: 佚名

高原上的撒拉族音乐文化(撒拉族的民族风情)

文章目录:

1、高原上的撒拉族音乐文化

2、独特的建筑文化:撒拉族民居

3、独特技艺的撒拉族刺绣文化

4、极具特色的撒拉族语言文化

5、你所不知的撒拉族的禁忌文化

6、猜你喜欢:

1、高原上的撒拉族音乐文化

在现代,艺术的范围涉及很广。其中特别出众的就数音乐了。音乐不分国籍,音乐在世界都是共通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缓解人的压力,使人放松等作用。那么,在撒拉族文化中有哪些音乐文化呢?一起来看下。

撒拉族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学艺术。以民间说唱文学为主。说,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谚语和笑话等。十分丰富,且语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一种抒情民歌。由许多具有独立意义的短体小诗组成。流行较广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撒拉尔赛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种娶亲时的传统唱曲。撒拉“花儿”则是一种汉语演唱的山歌,歌词一般为四句。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撒拉族唯一的乐器是“口弦”,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

撒拉族也将民歌分为“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家曲”和“野曲”之分有两种含义,一是形式方面的;二是内容方面的。形式方面的不同所受到的限制是轻微的,而内容不同的限制则是严格的。为此,“野曲”只能在户外演唱并且回避长辈和亲属。

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可分为劳动歌(号子)、玉尔(传统情歌)、花儿、宴席曲、宗教歌、儿歌。其中属“家曲”范畴的为劳动歌、宴席曲、宗教歌、叙事歌、儿歌。

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长篇抒情诗,每首都由若干段意义完整的短诗组成,或叙述了一个故事,或抒发某种感情,或塑造一个形象。内容大多表现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与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旋律带有说唱性,与当地其他民族演唱的民歌有较大差别,风格独特。

撒拉宴席曲是撒拉族人民在婚嫁喜事中每当宾客满堂,欢笑宴庆时,为助兴而用汉语演唱的风俗性民歌和舞蹈,是本民族文化、宗教、生活习俗及民族特性方面的总体反映,是研究该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宴席曲的演唱形式自由,歌词丰富,曲调优美,有即兴编词演唱的,也有代代相传的传统曲目,大都配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撒拉宴席曲除《撒赫斯》是姑娘出嫁对唱的哭调外,其余均是男人们唱的歌,妇女是不唱宴席曲的。

撒拉“花儿”是撒拉族人民用汉语演唱的一种山歌,主要流行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县的甘都,甘肃的大河家、刘家集等地区也很盛行。撒拉“花儿”高吭明亮,自由奔放。撒拉“花儿”调式的内部组织是多样的,调式调性的布局相当有逻辑性,很有艺术特色,而且富于表现意义。撒拉族“花儿”,受藏族民歌的影响,极为婉转动听,演唱时普遍带有颤音,而且大都在句子中加入撒拉语和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撒拉族劳动歌曲是撒拉族人民在长期的集体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和劳动节奏紧密吻合的特点,旋律性不强,大多为一领众和结合形式,声调高吭明亮,富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高原风格,气氛活跃,起着助兴解闷、消除疲劳的作用。主要有拉木号子、伐木号子、渡船号子、收割号子、连枷号子、打墙号子、打瓦号子等。

撒拉族儿歌演唱形式活泼,趣味性很强,大多与儿童的生活、游戏等有关。通过演唱,使儿童间接或直接地认识周围环境,开发儿童的智力,可谓知识性歌曲,其艺术特点是旋律短小、唱词通俗易懂。

“玉尔”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一种传统情歌。因受封建礼教之忌讳和反对,这种情歌在田间、野外、磨房等背人处唱,严禁在村宅内演唱。“玉尔”集中反映了撒拉族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追求。

2、独特的建筑文化:撒拉族民居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是孟达村篱笆木楼,位于循化县孟达乡大庄村牦牛巷中,距离县城25公里,清大(清水——大河家)旅游二级公路直达景点,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那么,撒拉族民居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撒拉族文化中看看。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于明末,总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筑,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顶大门。孟达篱笆楼历经明、清、民国约四百年的沧桑岁月,风貌依然如故。篱笆楼分上下二层,上层设卧室、贮藏室、沐浴室等,楼底房间内阔廊窄,设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点。

楼体框架用山中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山中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黑土草泥,其上再涂以白土泥,墙体中间为空,这种方法即节省建筑材料,又减轻了楼体的重量,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较强,在建筑过程中撒拉先民充分考虑了当地实际情况,即在孟达地区,坡陡平地少,林木多,建篱笆楼取材方便,又不占土地,整个建筑布局美观大方,合理科学,充分体现了撒拉族农民的勤劳智慧,这座古老的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地区唯独遗存的明清民居建筑。

近几年,日本、美国、香港、台湾为国内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拍照。清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东迁历史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对研究撒拉族明、,开发撒拉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了解、认识、研究撒拉族历史的宝贵实物材料,循化县每年9月举办旅游节,10月举行摄影节。

青海孟达地区古称河关地,自古以来,是甘青交通要冲,从元代开始,生活在孟达地区的撒拉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开发林地,利用当地自然林木土石资源,同时,与周边藏、汉、回、土、保安等民族交往,集结丰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创造了篱笆楼建筑。因此,篱笆楼不仅记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也是撒拉族建筑风格的历史记忆,同时积淀着多民族的文化现象,是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具有一方民族区域特色的古建筑。

篱笆木楼通常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底房间为仓库、畜圈等。篱笆木楼的楼体框架均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用杂木枝条编织,两面抹以草泥,墙体中间为空。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楼房,既节省建筑材料,又可以减轻楼体重量,同时,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强。撒拉族的篱笆楼设计,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最具特色。这一时期,撒拉族的社会经济生活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当时,建房讲究牢固、美观、经济、变通,突出防风、防震、适用、安全的作用,因而通常选用精良的松类木材。

这一时期,孟达有不少人家,以“当家子”(兄弟组织)“孔木散”(家族组织)为社会基层组织,相继修建篱笆楼建筑群,全村形成了台子巷、上庄巷、衙门巷、牦牛巷等8大巷区,道巷两侧楼楼相对,高低不平,千姿百态,十分壮观。

撒拉族的古民居篱笆楼,明清以来分布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孟达、大庄、旱平、塔撒坡、木厂等村落,以及甘肃省积石山县的大河家关门村一带。撒拉族人修建的篱笆楼,吸收了汉、藏以及伊斯兰文化,可以说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撒拉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同时,这种独具特色的篱笆楼建筑丰富了我国民居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

3、独特技艺的撒拉族刺绣文化

古代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要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有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要会刺绣。刺绣这项艺术最开始流行于民间,绣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是手工业中的奇葩。在撒拉族文化中,刺绣文化有哪些独特技艺呢?一起来看下。

撒拉族刺绣源远流长,以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手法独特而着称。长期以来,撒拉族刺绣保留和完善了自己的原始风貌,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所绣花卉、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刺绣工艺精湛能与苏绣、湘绣想媲美。尤其是花鸟绣品,色泽艳丽、做工精细,富有立体感,表现活泼有趣,令人爱不释手,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撒拉族喜欢在枕头、袜底、袜后根和女鞋的两帮精心绣上各种图案和花卉,有干枝梅、牡丹、月季、菊花、芍药、马莲花等,绣得精巧秀丽多姿多彩。她们还喜欢在年青小伙子所系的围肚上绣上花朵和鸟类,那些鸟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妇女们还在自己贴身带的荷包上绣上她们喜爱的花卉,所绣图案,小巧玲珑,细致匀称,色彩或淡雅或鲜明,方法独具一格。

青年男女结亲的日子,要摆出新娘的针线活,视其刺绣手艺的高低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会绣花绣鸟的姑娘,格外受到小伙子喜欢和追求。哪个中老年女子会刺绣,远近的妇女们便会常去向她学艺,或让她为自己绣个东西,并逢年过节时去探望她,她们格外受到尊重。

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枕头、腰带、针线荷包、袜底、袜后跟和女人鞋面,精绣各种花、鸟等图案。如鸳鸯戏水、鱼水合欢等。撒拉族、回族妇女更喜欢在腰带上刺绣栩栩如生的百花异鸟,所绣图案朴素大方,花纹细致匀称鲜明,独具一格,但不绣人像。

现代刺绣一般分为挑、扎、盘3种。挑也叫啄,专门有啄针,色线不穿透,图案只显在一面。扎是用普通小针,线针穿透,根据花卉枝叶调配色线。盘用两根线,一根扎、一根盘。每盘两三下扎一针,具有立体感。刺绣花卉多绣牡丹、石榴、梅、兰、菊、竹,赠献给公婆。寓意久经风霜、节操、高洁;树木多绣松柏,意寓延年长寿,也可以点缀飞禽走兽;动物多绣蝴蝶、喜鹊、鸳鸯、鹤、鱼、猫、狮、虎等,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4、极具特色的撒拉族语言文化

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很相近,周围的回族便成为补充撒拉族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周边兄弟民族的热情相助和自己的顽强奋斗下,他们奇迹般地繁衍生息了近800年,撒拉语一直保存至今天。那么,在撒拉族文化中语言有哪些特色?一起来看下。

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语组,按形态结构分类,属粘着语类型。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语言学家格里姆曾说:“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这里的“历史”包含了社会、经济、法律、民俗等许多方面。撒拉族虽然在历史上使用过自己的文字“土尔克文”,但未能全面普及。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分街子、孟达两种土语,孟达土语里较多地保留着古代撒拉语特点。

在撒拉民族语言中,除借用较多的汉语词汇外,还保留有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并且包括一些藏语借词。

撒拉族在历史上曾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至18世纪时,这种“土尔克文”不仅用于宗教方面的注释经文、翻译经典、进行经堂教育,而且成为社会通信、书写契约、纪事立传、着书立说的应用文。至今,撒拉族民间还保留着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有关历史、宗教、文学等方面的一些文献(手写本)。

现在大多数撒拉人尤其是中青年人都能运用汉语,有些人还会讲藏语,居住在新疆的撒拉人还兼通维吾尔语。

5、你所不知的撒拉族的禁忌文化

撒拉人自称“撒拉儿”,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撒拉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因而撒拉族的文化受伊斯兰教影响,所以习俗禁忌也是根据伊斯兰教而定。那么,在撒拉族文化中有哪些禁忌文化呢?一起来看下。

撒拉族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婚姻的缔结全凭父母之命,婚礼由阿訇主持,还“挤门”,即新娘在娘家人簇拥下要强行入屋,而新郎家闭门要礼;“对委”,即表演“骆驼戏”;“哭嫁”,新娘哭唱着走出家门;“摆针线”,即新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