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传统节日有哪些之马来西亚屠妖节 马来西亚种族屠杀

时间:2023-05-08人气:作者: 未知

传统节日有哪些之马来西亚屠妖节 马来西亚种族屠杀

文章目录:

1、传统节日有哪些之马来西亚屠妖节

2、马来西亚华人是怎么庆祝元宵节的

3、大红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

4、马来西亚华人怎么过春节

5、马来西亚的传统特产 白咖啡

6、猜你喜欢:

1、传统节日有哪些之马来西亚屠妖节

马来西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使得在马来西亚我们能够见到许多来自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有不少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马来西亚屠妖节,就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庆祝的节日,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

马来西亚屠妖节的由来

这个节日的由来很多,其中最普遍的传说为庆祝魔王那拉卡苏拉(narakasuran)被神主克利斯纳惩杀。当时天神与大地女神生下的唯一儿子那拉卡苏拉被赋予神的力量与武器,但祂却滥用权势兴建城堡,以残忍的手段欺压人

2、马来西亚华人是怎么庆祝元宵节的

近代中国发生了很多天灾人祸,因此,为了活命,无数的中国人纷纷背井离乡,下南洋,为自己和家人换来一个安全和平的未来。在东南亚地区,有不少的华人,他们保留了不少的传统习俗。你知道马来西亚华人是怎么庆祝元宵的吗?下面一起去老黄历那里看看吧!

马来西亚华人元宵习俗

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或灯节,是天官大帝的生日,也是民间认为春节传统节期最后的一天,此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民间热烈庆祝,有小过年之称。据说在元宵夜,未婚女子摸黑偷摘葱与菜,即可觅得好夫婿,民间也有俗谚:“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

元宵节也是马来西亚华裔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马来西亚,除了保持吃元宵、点灯笼的习俗之外,还有一项有趣的活动,那就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未婚男女相互抛水果,男孩向女孩抛香蕉,女孩则向男孩抛柑子,还在水果上写上联络号码,以期觅得一段好姻缘。“抛柑接蕉”的习俗热闹又浪漫,极具特色,年轻人借此希望未来找一个如意郎君或温柔女孩。

马来西亚华人过春节年味儿足

马来西亚华人过春节的气氛可不亚于中国,早在几个星期前,各大商场、大街上、公司、学校等都悬挂着大红灯笼,洋溢着道地的新年歌曲,年味儿特别重。当地华人过年也吃年糕,年前也要排队买年货,公司也要办“收工酒”,类似中国的“尾牙”。

大马汉族新年风俗,要“捞生”,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好意头,而“捞起鱼生”这个名称,又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思;而大马客家人或广东人,过年还会吃比较有特色的盆菜,装在一个圆盆里,代表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农历正月初九,大马的福建人也要拜天公,甚至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

3、大红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国花,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国家之一,它北临泰国,南临柔佛海峡,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国家。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来西亚的国花是什么花,在花语大全里,马来西亚的国花又有什么含义吧!

马来西亚的国花:大红花。

大红花被当地人称“班加拉亚”。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扶桑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比喻为革命的火种洒满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义者相继后退。

大红花别名朱槿、朱槿牡丹、赤槿、扶桑、花上花、日及、佛桑、佛槿、桑槿。

锦葵科木槿属。据古书记载,扶桑生自东海日出之处,其叶如桑。而且两棵树往往同根偶生相依倚,所以得名扶桑。扶桑花红形美,如木槿花,其花朝开暮落,而叫日及。

大红花花语:新鲜的恋情,微妙的美。

看到扶桑花就会令人想起碧海蓝天的沙滩和腰挂草裙的南国美女。据说土著女郎把扶桑花插在左耳上方表示“我希望有爱人”,在右耳上方表示“我已经有爱人了”,至於两边都插呢?大概是“我已经有爱人了,但是希望再多一个”。

您可能也喜欢:

什么花代表感恩老师?

代表感恩的花语?什么花代表感恩!

6月18日花语:角罂粟,生日花语耐心

6月17日花语:猿麝香,生日花语发现

4、马来西亚华人怎么过春节

春节是传统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而在东亚地区,也有不少处在中华文化圈的国家会过春节,而在这些国家之中,马来西亚算是春节氛围比较浓厚的一个国家了,这或许是因为马来西亚有不少华人居住的缘故。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马来西亚华人怎么过春节。

马来西亚的春节氛围一般始于年初一到来之前的两三个星期,华人家庭各家各户早早扫除,准备年货,而到了除夕夜那天,一家大小会共吃团圆饭。新年期间,祈求神明保佑合家平安、举行舞狮采青活动等华人特有的习俗至今依然可见,在很多华人家庭,对幼辈或未婚者,大人都会给压岁钱,商业中心和酒店还会有舞狮表演等节目,欢庆节日的到来。

年饼年糕

在马来西亚华人过年使用的所有糕点之中,年糕是新年祭神到祭祖的必备,几乎等同新年象征符号。以前的年饼都是以非常简单的食材制成,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加上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新年糕点也开始走向多元种族化,各式各样的年饼在新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售卖。

在各种各样的年饼中,马来西亚“粿加必”可是名列第一必吃的年饼。“粿加必”其实类似鸡蛋卷,原是马来人和娘惹的传统饼食,后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华人家庭,成为华人新年必备的应节食品。

马来西亚华人制作“粿加必”,是用传统长柄圆形饼模,倒上薄薄一层的鸡蛋麵煳在饼模后赶紧合起来,慢慢用炭炉烘烤并不时翻转以便两边都被烘烤均匀。放凉后的粿加必就会存在美碌罐内,用胶纸封好以免受潮,等到初一初二,就可以开封让客人大快朵颐。

新年歌

“听新年歌”已成为大马华人过春节独有文化与特色,少了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歌,感觉就不像是“过新年”,而推出贺岁专辑,也成为大马华人独有的文化;选购新年专辑,更是消费者必备的“年货”之一。

所谓贺岁专辑,指的是本地电台电视台,抢发的新年贺岁专辑。在马来西亚除了旧歌新唱,还有本地电台、电视台每年都会重新编曲、甚至是完全创新的新年曲子,制作成全新贺岁专辑,且都深受大家欢迎,逐渐地养成大家在过年时,一定要听新年歌、买新年专辑的习惯,促使新年专辑成为了大马的新年特色之一。

除夕夜团圆饭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晚餐。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一天马来西亚华人一家大小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以前人們在桌下放一個燒得旺旺的火爐,表示一家興旺,又表示一家團圓之思 ?火旁放錢,表示希望萬事如意。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大马家庭里,吃火锅是团圆饭必备的潮流,火锅料理没有任何约束,喜欢什么就吃什么,但多数都是大鱼大肉,海鲜蔬菜,各式鱼圆等等。

大马式捞鱼生

说到马来西亚华人的春节特色活动,第一个当然是“捞鱼生”。捞鱼生是南洋一带大受欢迎的汉族新年风俗。尤其流行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好意头,而“捞起鱼生”这个名称,又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思。

无论是企业的收工宴、开工酒,亲戚朋友的家庭聚会等,大家总是爱来“捞”一番!大伙儿在“捞生”时都会边捞边说吉祥话,并且越捞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捞得风生水起、好运连连。

吃盆菜

在大马过春节,除了“捞生”外,大马客家人或广东人还会吃比较有特色的盆菜,盆菜必定要装在一个圆盆里,代表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看似粗粗的盆菜实质烹饪方法十分考究,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内里更有乾坤,由鸡、鸭、鱼、蚝、腐竹、萝卜、香菇、猪肉等十几种原料组成。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宗亲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团圆,一派祥瑞气象。

初九拜天诞

捞过鱼生,吃过盆菜后,很多人觉得年已经过得差不多了,而大马的福建人的重大节日才刚刚开始。到了初九,大马的福建人会“拜天公”,这天,可以说是福建人最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年三十更加热闹,鞭炮放得也比年三十更狠。

5、马来西亚的传统特产 白咖啡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为原料制作出来的一种饮料,与可可和茶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也是世界各地流行的主要饮品,不管是到咖啡馆品尝精品咖啡也好,还是在家里冲饮速溶咖啡也罢,咖啡那浪漫浓郁的滋味已经征服无数人的心。那么就让饮食文化为你介绍,世界十大咖啡之一的白咖啡。

白咖啡是马来西亚的代表咖啡品种,至今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采用特等利比里亚、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及特级的脱脂奶精原料,经中、轻度低温烘培及特殊工艺加工后大量去除咖啡碱,去除高温碳烤所产生的焦苦与酸涩味,将咖啡的苦酸味、咖啡因含量降到最低,甘醇芳香不伤肠胃,保留咖啡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口感爽滑,纯正,颜色比普通奶咖更清淡柔和,呈现淡淡的奶金黄色。

白咖啡起源于20世纪初的马来西亚怡保地区。据说是由移居到马来西亚的华人研制出来的。当时大批华人为谋生来到马来西亚怡保地区的锡矿当矿工。由于每天都要在日晒雨淋的恶劣环境下工作,极容易水土不服并患上感冒伤寒等疾病。

但当时医疗设施非常落后,缺乏必需的药品,华人矿工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威胁,幸运的是他们无意中发现野外生长的咖啡果具有提神、醒脑以及保健的效果,于是便开始在工作之余将咖啡果与一些野菜煮在一起做成“咖啡野菜汤”,喝过之后可缓解一身的疲劳,并因此受到广大华人矿工们的喜爱。

有一天英国矿主巡查矿场,意外地闻到阵阵咖啡香味,询问后方得知矿工们在煮“咖啡野菜汤”,于是英国矿主便向矿工们传授西方煮咖啡的方法,矿工们从此喝上了西式咖啡。经过时间推移,咖啡在马来西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喝咖啡成为当地许多家庭的传统习惯。

但当时很多华人并不喜欢苦涩带酸的西式咖啡口味,他们便通过选配混合不同咖啡豆、在咖啡中加入适量的奶和糖,以及将高温烘培咖啡改为中低温长时间烘培等方式,来对西式咖啡进行改良,逐渐将其调制成最适合华人口味的咖啡。

在咖啡中加入奶和糖,当时华人称之为“咖啡加白”(白即是指奶和糖等两种成分),慢慢地人们便将这种经华人改良的美味咖啡称为“白咖啡”,其也逐渐成为马来西亚的传统特产而深受人们喜爱。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