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东方之笔,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特色

时间:2023-09-17人气:作者: 佚名

东方之笔,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特色

文章目录:

1、东方之笔,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特色

2、国画大师黎雄才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特色

3、中国画艺术大师黄胄的绘画艺术及其作品

4、猜你喜欢:

1、东方之笔,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特色

张大千,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我国国画大师,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张大千先生的绘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那么,其作品都有什么特色呢?

张善子、张大千昆仲共同创建了大千画派,它是中国综合性绘画流派之一。二十世纪20年代,张善子、张大千在上海西门路西成里“大风堂”开堂收徒,传道授艺,所有弟子们皆被称为“大风堂门人”。它是一个有别于“长安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唯一不墨泼彩等画法,大风堂画派的画风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国画画派。

和许多画家一样,张大千也同样经历了描摹之路。在近代像大千那样广泛吸收古人营养的画家是为数不多的,他师古人、师近人、师万物、师造化,才能达到“师心为的”的境界。

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然而思想的先行者往往是孤独的,在他五言绝句《荷塘》有“先生归去后,谁坐此船来”之句,似乎暗示着后来者继续他的道路。

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

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

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

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

大千在学习石涛的同时,也深得古人思想精髓,并能身体力行。张大千说:“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际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胸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的多才有所获。山川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的。”

他又说:“多看名山巨川、世事万物,以明白物理,体会物情,了解物态。”他平生广游海内外名山大川,无论是辽阔的中原、秀丽的江南,还是荒莽的塞外、迷蒙的关外,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老夫足迹半天下,北游溟渤西西夏。

大千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张大千先后在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并游遍欧洲、北美、南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的名胜古迹。所到之处,他都写了大量的纪游诗和写生稿,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为他日后艺术的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张大千除了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外,在书法方面比较欠缺,这应是他的遗憾。他早期师从清代晚期的著名书法家李瑞清、曾农髯,形成自己细秀,方平,略带隶书味的书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张大千先生的书法开始酝酿变化。

他转学多师,学习魏碑,《瘗鹤铭》,参以宋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学习石涛笔法刚劲,不拘一格的书风。他的书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不是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张扬外露和剑拔弩张,而是使力与感情相融合,平中求奇,使他的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张大千笔力遒劲而秀逸的自家风格,被后人称为“大千体”。

2、国画大师黎雄才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特色

黎雄才,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下面,要通过国画大师介绍的是黎雄才先生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了解看看这位大师的绘画艺术境界。

绘画技法:

山水画方面,黎雄才在日本取法的“朦胧体”风格,延续到他回国后。黎雄才成功地揉合了传统与日本画法。他这种新作风,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景色的远近和空气层,在岭南画派的折衷中外的宗旨下,当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黎雄才往后的道路上,却未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3、中国画艺术大师黄胄的绘画艺术及其作品

黄胄,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今天,要通过国画大师介绍的是关于黄胄先生的绘画艺术特色和主要作品,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黄胄,长安画派代表人物。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

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

艺术特色:

艺术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长期深入生活,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高原、牧区,勤奋作画上万幅,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精。尤擅画场面巨大、人物众多的主体性巨作,不少作品陈列于国家重要政务场合或以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其作品经常举办展览,个展在南亚有一定的影响力。

主要作品:

1、出版作品

出版有各种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黄胄作品集》三十余种,理论文集有《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等。

2、绘画作品

《画家与时代》、《爹去打老蒋》、《人畜两旺》、《苹果花开的时候》、《打马球》、《在战火燃烧过的地方》、《金色的道路》、《春节劳军图》、《洪荒风雪》、《赶集》、《我爱北京天安门》、《女民兵》、《炊事员》、《巡逻图》、《藏童上学》、《井冈山第一面红旗》、《谈心》、《亲人》、《松鹰图》、《百驴图》等。

黄胄80年前的作品主要使用研磨作画,其特点:笔走龙蛇简练传神。如双驴图,用笔如神,寥寥几笔,形神尽显。

黄胄《送粮图》拍出24万元

2012年12月18日,经过三天拍卖,嘉德四季第32期拍卖会今天在京收槌。本次拍卖总成交1.21亿元人民币,其中黄胄1973年作品《送粮图》以24万元成交价位列近现代书画首位。

2013年12月2日晚7点45分,北京保利2013秋拍近现代书画夜场“黄胄美术基金会推荐专场”首件作品黄胄《欢腾的草原》以130万人民币起拍,第一位应价者即叫出30万元,第二位即给出50万元,在第三位竞标者给出60万后,竞价开始以标准竞价阶梯上行。经过约8分钟时间的35轮竞价,作品最终以112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价格高达128万元。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