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北京元宵习俗的代表:赏灯(北京元宵节的灯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3-11-16人气:作者: 佚名

北京元宵习俗的代表:赏灯(北京元宵节的灯有什么特点)

文章目录:

1、北京元宵习俗的代表:赏灯

2、关于浙江元宵节的习俗

3、南昌过元宵节习俗:赏灯耍龙灯

4、元宵节为什么赏花灯,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5、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

6、猜你喜欢:

1、北京元宵习俗的代表:赏灯

一点都不会累,我还要再high个三天三黑,在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嗨个五天五夜,不然是誓不罢休啊。本期北京文化就为你介绍北京元宵节的习俗。

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所以要狂欢10昼夜。过去每逢元宵节,北京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那几天酒肆茶楼和其他娱乐场所的生意也都很红火。虽然中国没有狂欢节的说法,但元宵节实质上就是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灯会最热闹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

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

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是店铺,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它们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及西洋灯款式之别。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兰、菊、梅、竹),或飞禽走兽(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

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均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商户趁机将商品降价促销,老百姓既看了花灯又可以借此机会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供人购买。儿童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

2、关于浙江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吃元宵汤圆、赏花灯、放烟花等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民间习俗。然而全国各地的元宵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别说全国,就单单浙江省,许多地方过元宵的习俗就不一样。一起来看看吧!

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元宵节大约是最有欢乐意境、浪漫情怀的一个节日,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也是年轻人们最早的“约会日”,待字闺中的淑女们可以出来赏灯也趁机寻觅一下如意郎君。

正月十四过元宵(临海)

临海等曾经属于“台州府”的一些地方都保留着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传统。小记采访了一位土生土长的临海人徐小姐,徐小姐说临海人不仅是正月十四过元宵,而且不吃汤圆,而是羹。先吃咸羹,后吃甜羹。咸羹里放了肉、笋、豆腐干、冻面等,而甜羹则和“八宝粥”有点像,放入了桂圆、莲子、金桔、酒酿等,有时候也会放一些小汤圆。

为什么要提前过元宵?这可有许多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说呢。徐小姐说,提前过元宵有好几个传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在抗击倭寇的时候,原先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袭击倭寇,但作战计划意外泄露,戚继光为了迷惑敌人,将计就计提前一天就把元宵节过了,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正月十四。

临海将元宵节提前一天,而杭州则是延长了两天,原本是十六落灯延长至十八落灯。小记采访了杭州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丁云川说,老杭州人有个说法,叫“上灯圆儿落灯糕”,说的是正月十三上灯时吃汤圆,正月十八落灯时吃年糕,直到正月十八,杭州人的元宵节才结束,年这才算过完,要收心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我们吃过“大汤圆”才算过节(金华兰溪)

我们兰溪的汤圆也与传统的汤团不一样,这汤团的做法很有讲究,将面粉揉成面团,放置在面盆里,拌好馅料后。取一块面团用大拇指按好,旋转,将中间搓薄,再将将馅料放置搓好的大汤圆皮中。吃了这兰溪风味的汤圆,才算是完整地过了元宵。

我最爱看“扮抬阁”(温州乐清)

每逢元宵,我老家的小镇上会有一些特色的民间表演,最有名的一种叫做“扮抬阁”。抬阁,是指在特制木架上立男女儿童装扮的戏曲人物,小时候我特别爱看,过了年就盼着元宵节。如今“抬阁”经过变迁,表演的人在童男童女帽子上安装了电珠,夜色中灯光闪烁,更添风采。

3、南昌过元宵节习俗:赏灯耍龙灯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多少人在这天还没到来之前就已经嗨得不要不要的。就算过了这天,人们还是嗨得不亦乐乎。因为这一天,不嗨不行。过了这天人们又要踏上一条挣钱路了。本期南昌文化就将为你介绍南昌过元宵节的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各种表演灯、观赏灯相互争艳,到处可见。除了全国各地都有的传统滚龙、游龙、狮灯、船灯、蚌壳灯、花篮灯、宫灯、跑马灯外,还有独具江西地方特色的蛇灯、板凳龙灯、板龙灯、茶灯、采莲灯、鲤鱼灯、春牛灯、火虎灯等。

其中南昌地区的手摇狮灯——“金阁老龙”堪称一绝,由53人将103米长的“金阁老龙”扛在肩上,慢慢游动。其龙头高3米,长4米,上面悬挂宫灯、花篮灯、鲤鱼灯等19盏,龙身耸立着包公、诸葛亮等古代人物造型,并在四周配上花盆灯、五谷六畜灯等245盏。龙体上下游动时,左右蜿蜒,气势雄伟壮观。

而流行于南丰、宜黄、乐安、万载、萍乡等地的新春傩舞,以驱除鬼疫为目的,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一种民俗,分起傩、演傩和搜傩等阶段。其中演傩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在村里也可在县城,表现形式多样,可独舞、双人舞、群舞或小舞剧,内容丰富多彩,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元宵节:(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

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元宵的夜晚家家挂灯,村村的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闹到通宵,一直闹到正月十六,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二十四设的供桌拆去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

4、元宵节为什么赏花灯,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到来时处处张灯结彩,空气中飘散着汤圆甜蜜的香气。人们品尝佳节美食,也少不了携家带眷出门赏花灯,这是元宵节里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元宵节为什么赏花灯,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

关于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历来流传有几种说法。一说过去有元宵燃灯之俗,此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虔诚的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关于元宵燃灯观灯的另一种说法,则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而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其中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节挂花灯赏花灯的传说

传说一:汉文帝与火德星君

西汉时,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文帝非常恐慌,便召来群臣计议,大臣东方朔献计说,可以向火德星君求告说情,免此一难。正月十五日,火德星君果然驾临京城。文帝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拜伏恭迎,哀告火德星君看在万千黎民的份上,不要火烧京城。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无奈圣命在身,不敢违犯天条。

正左右为难之际,东方朔又献一计。当夜,京城长安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都依东方朔之计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火德星君见那景象果如天火降临一般,料得足以瞒过玉帝,便回天庭复命了。此后,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灯张炬,以示纪念。

传说二:天帝的女儿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

等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间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5、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由来

在元宵节的时候,最热闹的是莫过于赏花灯了,为什么要赏花灯呢,这也是有很多种传说的。各式各样的花灯,点缀了不平凡的夜晚。本期传统节日将为大家介绍元宵节点花灯的由来,都是传说故事呦。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