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南京大暑习俗吃什么?(大暑传统节日吃什么)

时间:2023-10-02人气:作者: 佚名

南京大暑习俗吃什么?(大暑传统节日吃什么)

文章目录:

1、南京大暑习俗吃什么?

2、南京冬至习俗与传统过法

3、南京清明习俗知多少?

4、大暑习俗你知多少?

5、南京立夏习俗吃什么

6、猜你喜欢:

1、南京大暑习俗吃什么?

大暑来临时,很多地方都有养生方法。有的地方喝粥,有的地方吃仙草。还有的地方喜欢斗蟋蟀来庆祝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节气。据说,想要少生病,就要在大暑这个节气养好身体。那么南京大暑节气都吃什么养生呢?本期小编带大家了解南京大暑习俗吃什么?

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预示着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的到来。大暑节气,南京有独特的消暑习俗,你不妨来看看。

1、煲老鸭汤

南京人喜欢吃鸭子,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盐水鸭也是南京最有名的特产之一,大暑这一天老南京流行煲鸭汤。《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从健康饮食角度来看,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性偏凉,有祛热、养胃生津的功效。

煲鸭汤最好加绿豆。鸭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合苦夏或上火者食用,而绿豆也有消暑清热的功效,所以绿豆老鸭汤是暑天的绝佳补品。其做法很简单,将一把绿豆洗干净后连同鸭子一起放入锅内,煮熟调味即可。

家庭主妇们还喜欢在汤里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营养搭配更齐全。老南京也会煮绿豆粥或者绿豆汤来消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还可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

2、吃小公鸡

“小公鸡”就是现在人说的“童子鸡”,即还不会打鸣的小公鸡。以前很多南京家长相信,娃儿从8岁起,每年夏季“大暑”前后吃几只小公鸡,可迅速发育成长。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客观条件不允许各家“大暑”前后给娃儿搞小公鸡吃,很多人家只好给娃儿吃鸡蛋,多吃几个鸡蛋,也等于吃掉一只小公鸡,那是当时很多人家无奈的想法。

从科学角度讲,“大暑”给娃儿吃童子鸡,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是“大暑”进补的上选。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大暑饮食要清淡营养,不宜吃太凉的食物

大暑节气的饮食,最好以清淡营养为主,要保持蛋白量充足,多吃鸡肉、鸭肉、豆腐、鸽子肉等,这类食物益气健脾、开胃、利于消化;多吃冬瓜、芥菜、西瓜皮、叶子菜等;适当吃些消暑水果,如雪梨、山竹、西瓜等,但不能过量。

同时适宜多喝补气、消暑、开胃的汤,如马蹄、薏米、花旗参炖瘦肉或鸽子汤,加少量陈皮或生姜;多喝绿豆、红豆糖水,糖水中绿豆、红豆各半,加陈皮、生姜少许,冰糖适量。温补的东西则不宜多吃,如狗肉、羊肉、红参、鹿茸等,这些东西等到秋冬以后再吃更适宜,以免引发一些病症。

在大暑季节,人们的饮食存在一些误区,喜欢吃太凉的食物。其实,天气虽然炎热,但人的阳气普遍偏弱,因为消耗比较严重,所以最好吃甘凉清暑的食物,而不宜吃苦寒、大寒的食物。

你可能会喜欢:

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

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

历届国际残疾人日主题集锦

世界水日是哪个国际组织确定的?

2、南京冬至习俗与传统过法

冬至节气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的习俗各个地方差异很大,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我国南京冬至的习俗有很多,在南京民俗中,有着吃“大葱炖豆腐”“青菜豆腐”保平安的习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南京文化中冬至都有一些什么习俗吧。

一、祭祖

提起冬至,老南京人当然不能少了祭祖先。各家各户都要备好酒菜和纸钱,以祭奠先祖、亡人。对新近逝去的先人,还要上坟祭祀,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做媳妇的还要孝敬公婆新鞋新袜。据说这样做是希望长者健康长寿。

3、南京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明节既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至过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南京的老习俗不仅有缅怀祖先的沉重,同样也有春暖花开时带来的愉悦。南京的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文化看看吧。

用柳驱邪,源于观音手拿柳枝

南京清明插柳的习俗由来已久,据介绍,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据悉,清明节祭祖,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鬼魂邪气侵扰,必须禳灾、祓除、驱邪。其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清明用柳驱邪,是因为柳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具有驱邪功能的吉祥物。

柳的一个重要寓意就是“去恶辟邪”,这主要源于佛教,像观音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以柳枝蘸净瓶中的水向人间抛洒甘露,祓病消灾。受此影响,国人便以柳为驱邪消灾之吉祥物,称其为“鬼怖木”。宋朝,清明节插柳辟鬼之俗已十分盛行,一直到明清至民国,此俗仍盛,而“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也越传越广,还有“清明不插柳,再生变黄狗”也都是这一意思。

老南京:扫墓不怠慢

家住山西路附近的姚先生一家是老南京,他说南京人对于清明节非常重视。

他说,在南京,清明扫墓一般分为两种仪式,一是挂纸,又称压纸,一般用石头或砖块将长方形的黄白纸,或红黄蓝白黑五色纸压在坟上,以示子孙祭拜祖坟。二是培墓,就是每年清明将家里的祖坟上培上新土,将坟头的杂草清除,并加以修整,然后将准备一些酒菜果类作为供品,另外还要给祖先们烧上一些纸钱。不过,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现在祖先都已进入公墓,培土和烧钱的步骤都已经简化了。

猜你可能也喜欢:

美不胜收景色的沈阳植物园

各具风光特色的成都青城山

广东东莞清明节的习俗

上海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4、大暑习俗你知多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你知道大暑时节有什么样的习俗么?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鲁南地区“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浙江地区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台湾大暑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5、南京立夏习俗吃什么

立夏来临,天气逐渐炎热,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各个地方的习俗和食俗也不同。想知道南京立夏食俗是什么吗?那就随小编往下看吧。

很多人以为,南京的太阳最毒辣、紫外线最强的时候,要等到盛夏时节的三伏天,但是实际上,进入立夏节气,南京的紫外线指数就开始节节攀升,逐渐进入峰值了。

据了解,气象专家曾对南京近年来紫外线辐射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在立夏节气和小满节气,南京的月均紫外线数值开始趋高,走向峰值,有的时候甚至会超过盛夏时分,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南京的盛夏时午后的雷阵雨,往往会阻挡紫外线,加之6月份到了端午、夏至前后,由于梅雨期的到来,往往影响到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数值还不及5月份。

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就开始煮“立夏蛋”了。除此以外,孩子们还在立夏这天流行“斗蛋”游戏,将煮好的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蛋斗破了,谁也不会失望,吃了吧,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慰啊!

立夏尝三新 吃豌豆糕 吃乌饭

在南京,立夏习俗颇多,也包括吃,在南京,立夏要尝三新,这三新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还有镇江产的鲥鱼。

不过,如今,南京人一般都根据自己的食谱,挑选时令新鲜的食物搭配三新,如鲳鱼、蚕豆、苋菜、笋子、豌豆等等。

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的,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除此以外,南京的农村,立夏还有“吃乌饭”的习俗。据说这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为了让母亲在监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饭,特意采来山上乌桕叶子捣碎了拌进饭里,以此吓唬迷惑看牢房的监守,防止他们把饭吃掉。拌了叶子的饭颜色发黑,因此得名“乌饭”,而为了纪念这个孝子的孝母行为,立夏这一天吃“乌饭”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