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藏历佛教节日之受戒行善的殊胜日(藏传佛教持戒)

时间:2023-08-09人气:作者: 佚名

藏历佛教节日之受戒行善的殊胜日(藏传佛教持戒)

文章目录:

1、藏历佛教节日之受戒行善的殊胜日

2、佛教节日也讲礼仪,佛教的礼仪节日

3、佛教节日放生功德有哪些

4、藏历新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是哪天?

5、藏族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6、猜你喜欢:

1、藏历佛教节日之受戒行善的殊胜日

在佛教中,事之超绝而稀有者,被称为“殊胜”,根据藏历,一年之中有数个殊胜日,藏传佛教提倡信众在殊胜日受戒行善,行食素、戒杀、放生诸事,以修养功德。那么今天的佛教日历就为你介绍,藏历佛教节日--殊胜日。

藏传佛教认为,藏历是根据密续《时轮金刚》中所说的星象规律与天文历算法推算出来的结论。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藏历的日食、月食日,以及每月望日与晦日的确定,其精确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其它历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因此,如果想在殊胜日行持各种善法,也最好能依照藏历来执行。

藏历中的每个月都有一些殊胜的日子,如每月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三十等等。而在一年中又有四个月都有极其殊胜的节日。首先藏历正月上弦的初一至十五为神变节。藏历四月初七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日,四月十五日为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与涅磐日,该月汇集了三个重要节日。

而在藏历的六月初四,为释迦牟尼佛初转发轮日,六月十五日又为佛陀入胎日。因此,该月又汇集了两个节日;而在藏历的九月二十二日,又为释迦牟尼佛天降日。虽然因为认定方式的不同,而使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会有少许差别,但以上日期一般被认为最是准确可靠。

据经书记载,在普通殊胜日行持善法有极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节日中行持念咒、行善、顶礼、供养、为僧众供斋、持戒、修持慈悲心与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都会呈十亿倍地增上。

也就是说,仅仅念诵一遍咒语,就能得到念诵十亿遍的功德,其它所有善法也可依此类推,也因此藏传佛教历来提倡信众要珍惜地度过殊胜日,能够尽己所能地在这些殊胜节日中食素、戒杀、放生等等,是十分重要的。

但也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藏历中时常会出现缺日或者闰日的现象,这是有一定必要与道理的。否则,就会出现在十五的时候月亮不圆,或者在初一的时候反而月光皎洁的情况。

受此影响,信众守戒的时候如果遇到缺日,则可以将守戒日提前一天。比如说,如果某月没有三十,则可以在二十九日守戒;如果遇到闰日,则只需守持第一天即可。比如说,如果某月有两个三十,则只需在第一个三十日守戒。

2、佛教节日也讲礼仪,佛教的礼仪节日

只要是信徒,都会知道,佛教其实有很多的节日,不亚于传统节日,不同的佛教类型也有不同的佛教礼仪,而在佛教节日中也有不同的佛教礼仪。本期的佛教礼仪带你去了解佛教的礼仪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佛教的文化。

还想要了解》》藏传佛教拜佛礼仪正解

(一)主要宗教活动

1、日常活动

僧团内部的宗教活动主要是早晚功课,也叫朝暮课诵或上早晚殿。早课的内容是念诵《楞严经》、《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目的是以念诵经咒的功德,回向护法龙天及诸鬼神,以祈愿寺中安静无难。

晚课的内容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念《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均有,目的是申述自己改悔过恶的愿望,忏悔罪障,并为自己和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祈愿。除了早晚上殿外,僧众于每日早斋和午斋(早饭、午饭)时,要依《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众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

2、公众性的活动

佛教的公众性活动统称为道场。目前经常举行的是法会——佛教所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的集会。法会多在寺院庆祝佛教节日时举办。主要是在每月初一、十五和诸佛菩萨圣诞日,四众弟子按照佛教传统法事仪规进行吉祥或荐拔法会。在法会上,还经常请法师为众人讲经说法。

(二)主要节日

在一年之中,佛教大的节日有3个:

1、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汉族地区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诞生日,寺庙于此日举行“浴佛法会”,在大殿中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释迦牟尼诞生时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以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

2、盂兰盆会(俗称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盂兰盆会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为追荐历代祖先举行的。据该经说,目莲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莲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时(七月十五日僧众集合一堂,任凭他人检举自己所犯下一切过失,从而忏悔),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

3、释迦牟尼成佛日(农历腊月初八)

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盘日同是四月初八。但汉地习惯以四月初八为诞生日,二月初八为出家日,二月十五日为涅盘日,而以腊月初八(十二月初八)为成道日。寺庙常于成道日这一天举行诵经,并效法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以此来纪念释迦牟尼成道。后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为庆丰年之意。

3、佛教节日放生功德有哪些

在佛教文化中,放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本意在于感发世人戒杀护生之心,为天下苍生祈福。那么佛教中一般在什么时候放生呢?放生又有何功德?今天的佛教日历就为你介绍。

问:佛教节日放生一般在什么时候?

答:我国汉族地区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据说早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就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提倡的放生,一般在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五、三十或佛菩萨的纪念日较为殊胜,尤其在神变月(藏历正月)的功德更大,但也可以不定期放生。

佛教节日放生功德有哪些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理。

(三)长寿健康。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

(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体天地好生之心,故获宜男之庆。

(五)诸佛欢喜。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六)物类感恩。所救生物临死得活,皆大欢喜,感恩思德,永为万劫图报之缘。

(七)无诸灾难。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八)得生天上。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王天,享无边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极乐国土,其功德实无涯矣。

(九)现在为人生极危险时代。盖烟酒之癖,恋爱之魔,缠绕众人。如众生报恩,则诸恶消灭,四季安宁。

(十)动物由下级进于高阶之状态,与人类由野蛮进于文明之阶级相符合。据生物学家之言曰:凡生物皆应于外界之状态而生变化。如人人戒杀放生,则生生不息,善心相感,正似子孙代代相传,永远福寿。

佛教放生注意事项

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换言之,“放”的主要目的在于“生”或者更好的“生”,那些本就不是被擒、被抓、将被宰杀的物命,就不要“放”,如观赏鱼类,这些鱼类很多是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形成的物种,毫无野外生存能力,放生又怎能得生?

另外,不加选择的放生动物,不适宜的放生环境,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生态灾难。特别是外来物种对本地环境的入侵,其可能造成的生态后果难以预料。国家曾在全国范围内封杀食人鲳,以防止其逃逸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所谓“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能感情用事。

4、藏历新年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是哪天?

每年的新年都是离家的游子归来的时刻,更是难得拥有的家人相聚之时。我们更是以春节作为新年的标志,而在不同的地方新年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那么,本期藏族文化了解藏历新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2010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14日,和农历春节是一天,2009年藏历新年是2月25日,春节是1月26日,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2008年、2015年藏历新年和春节是同一天。

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观察,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

《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计时的阳历。其中提到的句天“(7天为一周)计时段对藏族天文历算非常重要,也是藏族历法中最重要的数据。除阴历之外,当时还有阳历推算法。《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一年共计365天,当然它还处在自然历阶段。

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麦熟为新年,这与上古时期汉族地区的过年一样。汉字的“年”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因此,本来的过年是庆祝丰收。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直到现在,水族还保留古式过年的风俗,”年成之后开始新年。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本来含义的过年(汉藏语系有些文化基因相同),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开始了较为密切的交往,随着中原文化与高原文化的交流,许多中原文化逐渐传入西藏,其中包括历算。后来,藏区以麦熟为新年的习惯,改为与汉族一样过岁,直至今天。

5、藏族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跟汉族的新年是大致相同,而不同是新年前几天藏族男性都要剃头,女性都要洗头发,在藏族新年前梳洗打扮代表着吉祥如意,藏历新年在藏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据说,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麦熟为新年,后来,由于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开始了较为密切的交往,随着中原文化与高原文化的交流,许多中原文化逐渐传入西藏,其中包括历算。后来,藏区以麦熟为新年的习惯,改为与汉族同时过年,直至今天。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从三十日开始在寺院、活佛府邸及各僧人家中摆设制作好的“卓索切玛”。卓索切玛就是用麦子、酥油、糌粑等制做的供物,简称“切玛”,是藏族人民象征祥瑞的一种吉祥物。卓索切玛做成后放在佛堂或堂屋的供桌上,两边摆上油炸饼,中间点燃酥油灯。为了新生民族风俗习惯,现在一些人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单位也开始用卓索切玛,进行藏历年团拜活动。

西藏高原的节日中最富魁力、最具有特色的算藏历新年了。在新年期间,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特别是技能竞赛。各地欢度藏历新年的文体活动大致相似,但也各有风采,不尽相同,折射出不同地域因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生产方式、外部交往的差异造成的心理活动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

相传,西藏的历法约始于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由前藏雅隆地方的一个名叫噶莫帕玛的人,根据月亮的圆缺,初步推算出了日、月、年。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噶莫帕玛历算法》。后来雅隆地区家业逐渐发展,每当庄稼成熟并收获一次后,农民们便要举行一次聚会庆祝丰收,年复一年,这种活动就慢慢形成了定期的庆祝,后被定为“以麦熟为岁首”的物候历。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申报的“藏历年”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还喜欢:

回族人民身上的汉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成吉思汗纪念节

蒙古族的传统的体育项目:赛马

色彩纷呈独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