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百科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时间:2023-08-20人气:作者: 佚名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生姜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很多同学都想知道生姜应该怎么养殖好,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播前整地

(1)细土整地,配方施肥应选择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浇水条件,无姜瘟的地块,在冬耕的基础上,春季应尽快进行细土整地,使土壤达到无光无暗的粗糙位置,上松下实。有机肥应与优质鸡粪、无病圈肥、饼肥、植物灰配合施用,基肥宜选用3-4立方米优质腐熟鸡粪或5000-10000公斤优质圈肥。在高肥高水的小区,按60~65cm的行距割沟种植。种子肥施豆饼100kg、三元复合肥50kg、硫酸钾50kg、锌肥2kg、硼肥1kg。

(2) 选择姜籽,培育壮苗

1、在适当的播种期前30天仔细播种。将生姜从窑中取出,用清水洗净,除去姜片上的泥土。选用大而丰满、皮鲜、肉鲜、不缩水、不腐烂、不冻结、质地坚硬、无病虫害的健康姜片为种子。要求生姜重量为75克左右,每667平方米使用生姜500公斤左右。

2、在三月的前十天,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中午八、九点钟,把选中的姜籽放在阳光充足的地上晾干。晚上,放在家里,重复2-3次,使姜皮白皙明亮。生姜烘干结束。在晒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病不明显的生姜,晒干后水分流失,严格消除生姜皮瘪、皱、色暗的现象,保证生姜的品质。

3、康姜发芽:将选好的、晒干的姜籽用200倍的肥料、姜文散、生姜宝、鲁巴等农药浸泡10分钟,具有杀菌、杀菌的作用。晒干后,去炕上发芽。发芽温度宜控制在22~25℃。20天后,当姜芽长到0.5-1厘米时,应根据姜芽大小分批播种。

(1)根据当地气温、地温和晚霜时间,可比常规播种提前20-30天进行地膜栽培,4月上旬可开始播种。覆盖前,每667平方米应喷洒100-150克除草剂,以避免覆盖下的杂草。塑料薄膜厚度为0.005-0.006mm,宽度为240-340mm。地膜覆盖比不地膜覆盖增产42%。

(2)适当疏植,增加生姜,降低种植密度,提高单株产量,促进生姜大而整齐。高产小区适宜种植密度约5500株/667平方米,行距60-65cm,株距不小于20cm。中肥水地块行距60cm,株距18cm,每667m2 5500-6000株,每667m2耗种子约500kg。

(3) 适时遮荫能促进姜苗的生长。当姜苗出苗率达到50%时,及时遮荫可促进姜苗健康生长。

1、采用遮光网遮光,遮光均匀,不破坏胶片的完整性,便于现场管理。姜苗茁壮成长。具体方式有:① 高棚遮阳网。2米高的拱形脚手架采用混凝土柱和竹竿捆扎,选用遮光率为30%的遮光网。② 垂直遮阳网。遮荫网垂直地画在姜排之间,用竹木固定。看起来像是姜草的传统方式。宽度为60-65cm。可选用遮光率为40%的遮光网。③ 农用薄膜穿孔遮阳网。选择有孔的黑色农膜,在姜排之间拉,用竹木固定。

2、为了减少木柴的阴凉,大部分姜农习惯种植姜草遮荫,多用姜草,如槲皮素、谷草、玉米秸秆等,因为木柴多有病虫害残留,特别是玉米秸秆中越冬的玉米螟,在姜地种植姜草会增加姜地螟虫的数量,加重姜地螟虫的发生,不利于姜地病虫害的防治,种植姜草费工、成本高。

生长中后期

(1)轻施追苗肥、重施复合枝肥、补施秋肥,6月上旬和中旬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5kg,促进姜苗生长。7月上旬和中旬,拆除地膜,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8月20日前,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钾30公斤,追肥后及时浇水。9月中旬,根据姜苗生长趋势,适当施用钾肥或氮肥,地上部分施叶面肥,每7-10天施一次,连续3-4次,以治病防早衰,在生长后期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2) 为了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我们通常在播种前不给姜苗浇水,而是等到70%的姜苗出土后,再根据天气、土壤质地、土壤湿度等情况浇水。首先,如果浇水不太迟,姜苗就会受旱,芽也容易干枯。由于塑料薄膜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苗期不宜过多放水,应在塑料薄膜下浇少量水。夏天浇水最好在早晨和晚上,而不是中午。同时,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初秋前后,生姜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增加。在此期间,每4-5天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了保证生姜收获后粘土少,便于储藏,最后的水可以在收获前3-4天倒掉。施用分枝肥后,根据生姜的生长情况,及时对土壤进行2-3次栽培,保证生长不露地,促进生姜快速生长。

(3) 秋末气温8-18时℃, 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据测试,霜降后,每晚收获一天,平均产量667平方米,增产30—60公斤。田间生姜的最佳采收期应为初霜后10-15天。此时,生姜丰收不会冻伤,还要充分利用后期增产的黄金时期。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收获时机,切不可过早收获。

2在初霜前的姜地设置拱形大棚,延缓塑料薄膜的保护,使生姜的生育期延长20-30天。每667平方米可增产生姜1000公斤以上,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500公斤以上,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000公斤以上。结果表明,拱棚后期的延迟效果优于无膜拱棚?装饰?与覆膜早、拱棚晚相比,增产50%以上。

(4) 病虫害综合防治。1、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也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主要因素。以综合治理为主;2、土壤、肥料、水、种子网;3、 挖排水沟,排水防涝;4、做好化学防治工作。用药非素、生姜宝、降温散、鲁巴等1500~2000倍药液浸泡根,及时清除病株。上述药液用于土壤处理,石灰用于标记。生姜收获后,这里的土壤可以深埋。

生长期主要害虫有姜螟、甜菜夜蛾、姜蓟马等,要及时观察害虫情况,并在暴发前做好化学防治工作。可采用飞蛾、速杀、粉虱等杀虫剂防治,每7~10天防治1次。

采收期贮藏,科学贮藏

生姜一般存放在地窖里,一般有5-7米深,挖有2-3个生姜储藏洞。地窖的温度保持在11-13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生姜入窖前,应将姜孔和窖底彻底清洗干净。如果太干,可以适当浇水保持湿润。为防治姜蛆,保持生姜新鲜,可提前施用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和敌敌畏等杀虫剂。姜人窖建成后,在井底铺上1米见方的农膜,堆放3-5公斤麦秸,灌入0.25公斤80%敌敌畏原液,对姜蛆成虫进行熏蒸杀灭,防止姜蛆发生。该方法简单方便,成本低,控制效果好。贮藏生姜无虫头,色泽鲜艳,经济效益好。生姜入窖20-25天,前雪封井口。进入地窖前应注意通风,防止人员伤亡。

标签: 生姜  栽培技术  高产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