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悠闲自得,这样一种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此诗多次被选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该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全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1)人阅读时间:2024-07-01诗句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以的意思(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以的用法)
以的意思:用来。“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意思: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出自《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0)人阅读时间:2024-07-01取之信然的之是什么意思 人问之取之信然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是代词,指代李子。“取之信然”的意思: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取之信然”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等创作的笔记小说《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0)人阅读时间:2024-07-01夏天的词语有哪些(夏天的词语有哪些2个字)
1、赤日炎炎2、绿树成荫3、挥汗如雨4、蝉声阵阵5、烈日当空6、电闪雷鸣7、暑气逼人8、酷暑难耐9、烈日炎炎10、骄阳似火11、汗流浃背12、蝉不知雪13、簟纹如水14、冬日夏云15、冬温夏清16、浮瓜沉李17、热气腾腾(1)人阅读时间:2024-07-01竹里馆古诗的意思(竹里馆古诗的意思翻译及注释译文)
意思: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2024-07-01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该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全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2024-07-01诗句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以的意思(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以的用法)
以的意思:用来。“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意思: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出自《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2024-07-01取之信然的之是什么意思 人问之取之信然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是代词,指代李子。“取之信然”的意思:大家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取之信然”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等创作的笔记小说《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