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外访,为何选择这三国?

时间:2024-04-30人气:作者: 未知

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外访,为何选择这三国?



图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直新闻:外交部宣布,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此次对欧洲三国的国事访问,无疑是最近几年来中欧交流互动的重要一环,在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中欧需要进行战略协调。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领导人与欧洲多国领导人的交流互动不断,去年4月,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的国事访问,不仅是一次回访,也为中法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提升中法关系的层级。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是中国的友好合作伙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曾公开表示期待中国领导人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



图为法国,不远处是埃菲尔铁塔

从三国在欧洲的位置和角色来看,各有特色。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唯一的核武大国,英国脱欧之后,法国成为欧盟核心的战略力量,马克龙总统不断呼吁欧洲战略自主,一方面要为欧盟提供核保护,另一方面则要与美国保持距离,不能成为美国的附庸。马克龙总统算是比较典型的戴高乐主义者,在地缘政治变局之下,一直在寻找法国扮演世界大国角色的可能性和空间。中法关系在大变局之下更加凸显战略色彩和价值,中国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法国也坚持北约的地理属性,中法在其他战略领域的合作空间也是比较广阔的,在互动和合作中,能够为彼此提供更广阔的战略舞台。塞尔维亚是非欧盟国家,却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伙伴,中国和塞尔维亚的友谊是经历过考验的,每每在关键时刻,中国向塞尔维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匈牙利在欧盟成员国中是比较有个性的,近年来,匈牙利是中国对欧合作的伙伴,匈牙利也为中国对欧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地缘震荡之下,中欧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欧战略协调不仅有利于彼此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地缘战略的稳定。毫无疑问,中欧合作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曾经提出,只要中欧携手,阵营对抗就不会出现,世界分裂就不会发生,“新冷战”就打不起来。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之下,中美欧俄四方之间的复杂互动关乎国际秩序的未来,中欧协调与合作,尤其是中法战略伙伴关系提级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图为德国,其考虑淡化“加强审查中国投资”

直新闻:近日,有媒体披露,德国考虑淡化“加强审查中国投资”的计划,因为德国政府担心,严苛的投资审查法规不利于吸引外资,可能影响德国经济复苏,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我个人观察,朔尔茨上台之后,一度逆转了默克尔总理的对华战略,加上欧洲局势震荡,德国的战略也陷入了进退失据的迷茫状态。德国出台了对华战略文件,强化了对安全的关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全球化时代,像中国和德国这样的经济大国已经深度绑定在一起,维持世界市场稳定是经济大国的核心利益,也是核心的安全,如果世界市场断裂和动荡,那对德国来说才是威胁。去年欧洲提出“去风险”,减少对华经济依赖,“去风险”这个概念看起来不错,但是现实却很复杂,德国智库的研究表明,德国对华经济依存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说,“去风险”给德国带来的是不发展的巨大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德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俄乌冲突后德国失去稳定的廉价能源供应,德国经济在这两年也是徘徊不前。朔尔茨政府的政策其实也在不断调整,最近对华访问期间并没有带着绿党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一起访问,并不是说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不重要,而是说绿党领导人的主张跟总理府的政策有矛盾,朔尔茨甩开这些部长带着庞大的经贸代表团来华访问已经说明了总理府的政策倾向。

中德经济关系在过去二十年之间迅速发展,成为中欧经济合作的典范和压舱石。朔尔茨在访华期间去了重庆和上海两个城市,相信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加深入客观的认识。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从贸易深入到生产领域,比如说汽车产业。德国车企在中国有大量的投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德国车企在本土生产的汽车四分之三要出口,而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只有六分之一出口。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生产体系为德国车企提供了比较舒适的发展环境,当然,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潮流,德国车企也在调整和适应,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和中国汽车产业链体系的支持,德国汽车产业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北京车展期间,马斯克访华并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超级工厂是特斯拉表现最好的工厂,特斯拉的成功是不是给德国的车企也提供了新思路呢?从一个产业就能看到,这一轮全球化是生产体系的全球范围内重组,从而形成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有机团结”,无论“脱钩”还是“去风险”都会造成生产体系的紊乱,从而造成效率损失,甚至是生产体系的中断。在单一的全球体系之下,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尤其是市场网络已经形成了足够的粘性,政治家要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进本国福祉,创造发展的红利。合作与发展才是真正的“去风险”,显然,德国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这一点。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