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600亿,已就位 600亿元

时间:2024-02-06人气:作者: 佚名

600亿,已就位 600亿元

2月6日,上证指数报收2789.49点,涨3.23%,盘中一度站上2800点。深成、创业板、科创板也纷纷上涨。

A股开启反攻,与证监会大招频出分不开。从喊话并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到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证监会表示“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

事实上,上市公司们大手笔“购买”自己股票已经开始。Wind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5日,已有864家A股上市公司借助回购股份的方式回馈投资者。

从实施进度来看,已有731家实施或完成回购,涉及回购金额达627.96亿元;另据浦银国际研报,今年以来A股回购出现加速,1月回购金额环比增加133%。

提振信心的开年回购潮,已经来了。



提振信心的开年回购潮,已经来了 图/图虫创意

龙头动起来

在这场密集扩容的回购热潮中,龙头公司的大手笔回购动作成为看点。

比如医药领域CXO龙头药明康德。2月2日,药明康德宣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方案,回购规模约为10亿元人民币。

药明康德给出的回购理由是“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公司选择了注销式回购。兵贵神速,仅过了一个交易日,2月5日公司便宣布首次实施回购公司股份,使用资金总额人民币10亿元,“本次回购股份事项已实施完毕”。

再比如快递龙头顺丰控股。1月31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拟斥资5亿元至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2月1日公司便斥资约1.32亿元完成了首次回购。至于回购原因,顺丰控股指出,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同,将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不止药明康德与顺丰控股,仅在2月5日,同为千亿巨头的光伏龙头隆基绿能、CPU龙头海光信息、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都发布了回购公告,回购金额下限都超过3亿元。

博时基金认为,回购潮往往也是市场处于相对低位之际,A股市场的回购具有“逆周期”特征,往往在股市走低时集中回购。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的目的包括稳定股价、凸显股票价值、股权激励和集中控制权等方面。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进一步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市公司在股市处于底部区域采取回购策略,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股价、提升公司形象,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护盘”考虑。

在市场情绪低落的当下,回购带来的信心提振尤为重要。药明康德近期陷入困局、股价遭遇重挫,接连发布澄清公告;顺丰控股当下也面临市场焦虑,股价处于一年以来的低位。

此外,“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作为动机的统一回购,也引发关注。自1月30日晚间开始,多家上市公司以回购计划为支点,接连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方案。

开年以来截至2月5日,海通证券、国投资本、杉杉股份、水井坊、海目星、禾望电气、逸飞激光等超过130家上市公司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相关公告推出回购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公司的回购计划由董事长或实控人提议。2月4日,三一重能披露提议加大回购力度,将原本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的回购金额,增加到3亿元至5亿元,该提议由董事长周福贵提出。

龙头效应下,实控人或公司高管也争相成为增持主体。开年以来,拓普集团、信邦制药、大北农、广联航空、青海华鼎、纬德信息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实施增持或计划增持公告。

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回购一般是出于政策号召的响应、市值管理的举措和战略发展的考虑。

“不仅是响应政策要求,也是自身利益所在,不少公司大力推进回购正是要在市值过低的节点提振信心。同时,回购也可能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如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地位等。”


图为中国证监会 网络图

变化与亮点

拉长时间维度,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2022年至2023年,1836家上市公司累计公告3484条回购预案,回购股份178.42亿股,回购金额1821.89亿元。

梳理回购用途,主要分为激励机制建设与市值管理两大方面。以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为目的的回购股份数量合计76.24亿股,占比62.17%,回购金额1087.98亿元,占比65.32%;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19.54亿股,占比15.93%,回购金额173.37亿元,占比10.41%。

而对比过往,2024年开年以来发生的集中回购,有两大特点: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案例有所增多,且二次回购蔚然成风。

什么是注销式回购?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注销式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后,不再将其用作库存股或者用于未来的股权激励计划,而是选择直接注销,“由于总股本减少,公司净利润分配到的股份基数相应减小,理论上可提升每股盈利水平,进而可能推高股价。”

不只是上文“闪电”完成注销式回购的药明康德,近期同样计划进行注销式回购的还有欣旺达、晨光生物、丽珠集团、安图生物、养元饮品、西点药业等多家企业。

田利辉分析认为,真金白银的注销式回购带来的信号更为积极,大规模注销式回购往往展现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挑战的底气,“注销式回购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表现、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等;还可提振市场信心、引导市场预期、改善投资者结构。”

二次回购,也成为本次回购潮中的重要现象。

绝味食品、恩捷股份、欣旺达、长春高新、凌云光等公司在前期已经实施完成回购方案的基础上,再次抛出回购方案,完成信心加码。

以绝味食品为例,2月4日公司发布回购方案,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而就在1月31日绝味食品刚刚完成前一轮回购,耗资3亿元。要知道,绝味食品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约为2.33亿元,再次大手笔加码回购,决心可见一斑。

“二次回购可能是加码护盘,也是给市场一种诚意。回购频率高、回购金额大,是上市公司稳定股价的有效途径。自有资金、回购注销,加码回购是稳定股价的好办法。”郭施亮评价。

真金白银的回购,的确会产生一定效果。以家电龙头格力电器为例,2023年10月31日,公司宣布将以自有资金回购15亿-30亿元的股票。仅用2个月,12月29日格力电器就宣布顶格实施了上限30亿元的回购。

巨资且快速的实在回购,一定程度上也支撑起股价。2月5日,格力电器的股价创下近3个月的新高。


巨资且快速的实在回购,一定程度上也支撑起股价 网络图

更规范、更切实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不一定总是利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毕竟,“忽悠式”回购带来的伤害也不可不察。

以合纵科技为例,该公司曾表示自2022年11月10日起开始实施股份回购方案,拟在12个月内回购总金额为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的公司股份。但只打雷不下雨,一年之期该公司“一股未买”。

对于此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表现,证监会雷霆出击,于2023年12月3日对合纵科技立案调查。

郭施亮提示投资者应识别上市公司回购意图,“如果公司采取借债回购,且现金流与财务状态不算健康,需要观察判定是否存在质押平仓风险或者其他未知风险,还要警惕上市公司借助回购规则低买高卖做差价。”

好在从监管层面看,上市公司的回购规则正向着更规范、更切实的方向演进。2023年12月15日,《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修订发布。回购新规在提高回购便利度、强化回购约束机制、规范回购目的和用途、调整回购触发条件等方面都做出了更为详细明确的规定。

“回购新规有利于建立长效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余丰慧评价,监管机构旨在促进上市公司更加合理、高效、透明地进行股份回购,鼓励上市公司更多地进行注销式回购,防止滥用回购手段损害中小股东权益,并鼓励企业在股价显著偏离内在价值时采取有效行动,稳定市场预期和公司价值。

事实上,回购作为信心提振利器,已经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及时运用市场化的增持、回购等手段来传递信心、稳定预期。

1月25日至26日,中国证监会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中也提出,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2月6日,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同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公司增持公告表态称“坚定支持”,并将继续协调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也表示,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回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未来上市公司积极合理使用股票回购工具会逐步常态化。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A股回购潮持续,超90家公司再出手,2024年2月5日,第一财经

拥抱未来!深市公司豪掷143亿回购,创业板公司表现踊跃,2024年2月4日,中国证券报

作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