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管姚:中国人在推动中美“破冰”,美国人在干什么?

时间:2023-06-09人气:作者: 佚名

管姚:中国人在推动中美“破冰”,美国人在干什么?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直新闻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应邀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美要探索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你对此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是谢锋到任驻美大使半个月来,首次在机构平台面向美国公众,就全世界最重要双边关系发表演说,备受各方关注。而且我们也看到,这场重磅演说对当下中美关系的各个面向都有涉及,包括对一些热点难题问题也都敞开来谈,毫不回避。所以在我看来,这场主旨发言可谓在美国舆论场开场亮相先声夺人,为美国媒体与公众认知熟悉这位新大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中美要探索新时期正确相处之道,这堪称谢锋本场演说主旨的一句话概括,这也是中国元首在与拜登总统当面会晤时着力强调的顶层擘划。无疑,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也是驻美新大使的使命所在。昨天谢锋的这场演说很精彩,金句很多,我对其中这句话尤其印象深刻:世界要好起来,中美关系就不能再坏下去。它所见证的,是新大使对中美关系外溢影响与全局意义的深入思考。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五常成员,中美找不到正确相处之道,关系好不了,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世界,肯定也好不了。谢大使这句妙语,和前一任驻美大使即现任国委兼外长秦刚,在告别美国之际撰文用的那个标题金句一脉相承: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

我们也知道,谢锋抵美履新伊始,就专程拜访前国务卿基辛格,为这位传奇老人百岁祝寿。英国大刊《经济学人》在基辛格百岁大寿之际,罕有地推出长篇专访,英刊对世纪老人的战略思维与观察有一句经典概括:In his view, the fate of humanity depends on whether America and China can get along,在基辛格看来,人类命运取决于美中能否共处。其实两任驻美大使与基辛格的标签金句连着读下来,我们就会发现,真正基于全局、洞察时势的战略思考,一定都是相通的。所以谢锋昨天强调,要把支持中美关系的人一个个找出来,这是让中美关系避免再坏下去,让世界有希望好起来的“技术前提”。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直新闻 谢锋演说强调,不能用“去风险”来为“脱钩”打掩护,这又意味着什么?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也正是外媒对这场演说的一个主要关注点,今天共同社的报道就以此为题,China envoy airs concern over U.S. "de-risking" policy,中国新大使对美国去风险政策表达关切。

所谓“去风险”而非“脱钩”,上月在广岛举行的G7峰会被写进声明,俨然成为美西方对华政策特别是经贸政策的新标签。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周日接受CNN名主播扎卡里亚专访,也特别解释美方“去风险”政策有三重目标:其一,防止对一国供应链过度依赖;其二,对可用于国防安全的尖端技术出口设限;其三,促进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美西方政学两界都认同,最早喊出“去风险”政策口号的并非美国人,而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但我要特别强调,现在欧美奉行的所谓对华“去风险”政策,并不是一回事,而且正在出现分野。举个眼前例子,美方目前正致力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及量子运算领域对华投资设限,但在瑞典刚结束的美欧政策对话会,美方并未能说服或者说胁迫欧盟加入。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最新公布的一份民调,则将欧美这种政策分野的民众基础展现无遗:ECFR针对欧盟11国16000人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结果周三发布,46%的受访者认同中国为“盟友或必要伙伴”,比认定中国为“竞争者或对手”的受访者比例,高出11个百分点,而认定欧洲应就台湾问题保持中立的受访者比例,更高达62%。所以秦刚在访德期间才会就此向欧洲喊话,谈论“去风险”,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风险,风险在哪里,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从最新民调结果看,欧洲老百姓对这个大势看得相当明白。我认为,秦刚这番告诫当然也适用美国人。

谢锋昨天强调,“去风险”不能为“脱钩”打掩护,不能给中美关系埋下更多钉子,其实也是在就此再放重话,更是在隔空回应沙利文。所以我也奉劝美方决策者,确实要正视欧洲大规模民调所揭示的民情民意, 中美关系的钉子现在已经够多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直新闻 那么卢比奥等反华议员周三向国务卿布林肯致公开信,以所谓“制裁”为名,反对邀请香港特首参加今年在美举行的APEC会议,这一事态会不会在中美关系中制造新钉子?

特约评论员 管姚:香港1991年以地区经济体身份加入APEC, 香港在回归后以正式及单独成员身份和“中国香港”名义参与APEC, 行政长官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分别代表中国香港,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部长级会议,这是白纸黑字写进香港基本法的。美国作为APEC成员国,今年轮值举办APEC系列会议,保证APEC系列会议顺利举行,邀请香港特首参会,这是美方必须履行的东道国国际义务,美方根本没有剥夺香港特首参会的单边权利,换言之,香港作为APEC成员参加APEC系列会议,也是不可剥夺的国际权利。

卢比奥这些反华派议员跳出来折腾公开信,这是他们上演的最新反华闹剧,也是要蹭“美中交流”议题的热度。美中防长在刚落幕的“香会”上双边会晤破局,美方现在极度不爽不适,但与此形成反差对照的是,美国高层近来言必称交流沟通,美媒已在炒作国务卿布林肯要在几周内访华,沙利文也上电视宣称,期待美中元首能再度会晤,美媒马上延伸, 年内在印度及美国上演的G20峰会与APEC会议,就是两个备选的最佳会见场合。

今天《华盛顿邮报》一篇专栏评论的标题,也是以美中交流来说事:《“香会”行事表明,中方无意改善对美关系》。但对双边交流,谢锋昨天讲得很明确,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关键要做好全过程管理。一边把对方放在制裁名单里,一边要求对话合作,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之前在评论中也说过,美方对中国防长延续不合法不合理也不合宜的“制裁”,本身就是在为自身寻求美中防长沟通对话的努力“挖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只顾吸引眼球算政治账的卢比奥们,其实也是在给急于访华的布林肯“挖坑”。如果这位国务卿处理不好,那就是在给中美关系制造新钉子。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