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英媒:西班牙首相将见拜登,敦促他重视中巴等国在俄乌问题上看法

时间:2023-05-12人气:作者: 佚名

英媒:西班牙首相将见拜登,敦促他重视中巴等国在俄乌问题上看法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江平】据路透社11日报道,一名西班牙外交消息人士透露,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当地时间12日访美期间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届时他将敦促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更加重视中国、巴西等非北约成员国的看法。一个多月前,桑切斯也曾表示,世界必须倾听中国的声音,以找到解决俄乌冲突的方案。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桑切斯将向拜登转达中国和巴西对俄乌冲突的看法,并建议更加重视同样受到这场冲突影响的非北约成员国的看法。

路透社提到,对于俄乌冲突,尽管西班牙同意美方有必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等立场,但考虑到西班牙与一些拉美国家之间关系密切,并且与中国关系较为缓和,这个欧洲国家将自己定位为“中间人”。报道称,桑切斯上个月曾在马德里会见巴西总统卢拉,3月还曾访问中国。

报道还提到,桑切斯与拜登会谈后不久,西班牙将于今年下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而欧洲目前正寻求加强本土工业,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可靠,并寻找对抗拜登政府按照《通胀削减法》宣布的绿色补贴的办法。报道称,预计桑切斯还将向拜登概述欧洲“开放战略自主”的构想,这是西班牙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欧盟将主张的一项核心政策,西班牙政府一名消息人士称,该构想并不是为了转向保护主义,而是为了减少欧洲的“脆弱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据英国天空新闻网、路透社报道,桑切斯当地时间3月24日在布鲁塞尔参加欧洲理事会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称,“中国是一个全球性的角色,因此显然我们必须倾听中国的声音,看看我们是否能结束这场战争,乌克兰能否恢复其领土完整”。此外,他3月底访华期间曾表示,西班牙积极评价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赞赏中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对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已多次表达劝和促谈的立场。在中国外交部3月14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中国能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什么作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在看待和处理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坚持致力于推动通过外交谈判等方式和平解决冲突,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一样。他还表示,前不久,中方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停止单边制裁等12条主张,核心就是劝和促谈。中方愿以此为基础,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致力于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延伸阅读:

美媒提醒拜登:在乌克兰 中国"得"未必是美国"失"

美国“政治新闻网”3月15日文章,原题:拜登应该听听泽连斯基对中国的看法 白宫对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的消息表示欢迎。那么,对于中国为俄乌冲突提出和平倡议的努力,华盛顿为何没有表达同样的开放态度?



泽连斯基

中国的建议遭到拜登总统及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条件反射性拒绝。然而据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中国的主张有可取之处,并期待与中国领导人讨论。在他看来,如果“更多国家,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大国,考虑如何以公正的和平来结束俄乌冲突,同时尊重我们的主权,(那么)和平就将早一点到来。”



拜登

乌克兰对中国参与持开放态度不无道理。中国的主张并非偏袒俄方,除敦促尊重各国的主权外,还包括保护平民,应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以及一切有利于缓解人道危机的举措都应得到鼓励和支持等。重要的是,乌克兰也希望当冲突结束时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重建基础设施的成本很可能远超西方愿意或能够提供的程度,而且中国在该文件的结尾还表示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冲突地区战后重建。

当创造性外交成为一场代价高昂的持久冲突的唯一替代选项时,没有任何外交努力应该被草率地搁置一旁。拜登政府应该将此视为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将各自对冲突方的影响力结合起来,以共同主持谈判。不幸的是,华盛顿似乎对中国扮演主要外交角色的前景过于敏感,以至于对美国也能从中国的外交成果中受益的现实视而不见。

至于是否以及如何谈判的决定终将仅取决于乌俄两国领导人,而非美国或中国。但我们不应该断然拒绝来自一个既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外交关系、又对俄罗斯拥有相当经济影响力的国家的和平建议。拜登政府倾向于将国际政治视为两种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大斗争,这有可能导致其战略计算模糊混乱。这种受到意识形态扭曲的看法忽视了成功的外交往往建立在共同利益而非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

如果中国确实帮助乌俄双方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协议,美国当然可以谦逊地允许其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取得一场外交胜利。毕竟,真正的外交需要与竞争对手合作而非仅限于朋友。在乌克兰,中国的“得”未必是美国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