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警告不要立即买“货架上的东西”!马克龙:欧洲防空应减少对美依赖

时间:2023-06-21人气:作者: 佚名

警告不要立即买“货架上的东西”!马克龙:欧洲防空应减少对美依赖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约记者 董铭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由法国召集的欧洲防空和导弹防御会议19日在巴黎航展期间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在巴黎荣军院会见欧洲多国国防部长,讨论欧洲防空问题。美联社19日称,马克龙呼吁欧洲国家在空域防御方面寻求更多独立性,并主张不要过度依赖美国。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会议是对之前德国主导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的回应。该倡议目前已有16个北约成员国和瑞典参与,参与国将统一采购使用美国、以色列和德国的防空系统。但在法国看来,该倡议会产生新的外部依赖性。在俄乌冲突下,这个长期存在分歧的问题正变得更加紧迫。


马克龙

据美联社报道,此次会议共有20个欧洲国家的防长和其他代表参加。马克龙19日在会议上警告不要立即购买“货架上的东西”,他敦促欧洲国防设备制造商建立独立的军事系统,并将生产转移到欧洲大陆,他还呼吁提高欧洲标准。“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如此频繁地购买美国货?因为美国人的标准化程度比我们高得多,他们也有联邦机构向他们的制造商提供大量补贴。”他说。

据报道,法国一直公开批评由德国领导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这项旨在提高欧洲防空能力的计划于去年年底启动,由德国为首的17个欧洲国家参与,但法国、意大利、波兰不在此列。该项目旨在使用德国“Iris-T”短程防空系统、美国“爱国者”中程防空系统和美国-以色列的“箭-3”远程防空系统。法国政府认为,这没有充分维护欧洲主权,而是主要基于美以的工业。

法国正积极推动“欧洲天空之盾倡议”的替代方案。据路透社报道,马克龙19日表示,法国、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和匈牙利已签署一份意向书,共同购买由欧洲导弹集团制造的法国“西北风”防空导弹系统。他表示,当谈及防空问题时,不能只论增强防空能力,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战略问题。“在乌克兰发生的一切告诉我们,我们只能给基辅我们拥有的和生产的东西。来自欧洲之外的援助将很难把控,这受制于时间表、优先事项、有时甚至是第三国的批准。”马克龙说,长远来看,欧盟需要有战略自主权,而不是通过北约只依赖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欧洲国防工业,并在欧盟内部采购。

“欧洲正在争论其导弹防御系统”,德国《明镜》周刊19日说,欧洲可以花多少时间建立防空和反导防御系统?哪些技术应该成为重点?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在这些问题上存在分歧。路透社20日称,由于担心“全欧产”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数十年,柏林决定为“欧洲天空之盾倡议”采用经过验证的现成系统。德国曾为法国加入该倡议打开大门,将法意联合制造的MAMBA防空系统添加到该倡议成员可用的可能防空系统列表中,但法国拒绝加入。


德国和法国国旗

德国《慕尼黑水星报》19日说,法国拒绝加入倡议引发外界对欧盟凝聚力的质疑。上周日,据说德国国防部长原本计划由一名国务秘书代他参加巴黎的会议。现在防长亲自出席是德法两国从欧洲联合防空问题的棘手局势中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国防部发言人否认德法的计划之间存在任何竞争,“欧洲天空之盾倡议不是北约或欧盟的竞争对手。所有购买的系统都可以集成到现有架构中。这意味着我们在法国举行的防长会上没有竞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日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像一个电击,让欧洲惊觉“来自天空的威胁”。乌克兰战争密集使用无人机和导弹,暴露出欧洲国家的防空能力缺口。法新社称,法国议员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就示警,法国9个防空炮兵团有8个被裁撤。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坎奇安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取得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北约国家近几年又重新注重防空,“但基本上没走多远”。

此外,欧洲防空战略也事关“巨额订单”。据报道,随着欧洲国家意识到防空的重要性,到2030年,仅德国和法国就将在防空上投入100亿欧元。

延伸阅读:

环球:马克龙参加金砖峰会?这想法大胆有新意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达了想参加将于8月份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的意愿。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爱丽舍宫证实,南非总统府发言人称不知情,而莫斯科要求巴黎对此作出解释:是建立新的联系还是“像某种特洛伊木马”?该消息引发了很大的关注,但各方的态度区别较大。法媒评论说,“有点疯狂,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怎么说,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之下,这的确是一个很大胆也有新意的想法。



报道截图

觉得这个想法大胆甚至“有点疯狂”,是很多人对该消息真实的第一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值得更深层次的探讨,它说明人们潜意识里已经把南北分化、东西分裂当成常态,以至于一个可能打破常态和思维定式的念头出现都显得十分扎眼。

然而另一方面,这个想法又似在情理之中。法国是较早意识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欧洲大国,马克龙本人此前多次语出惊人,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于华盛顿的自主性,这些又让人们感觉,如果马克龙真去了金砖峰会,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其实这样的传言发生在法国而非其他国家身上,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金砖国家成员都是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法国作为发达国家,有没有可能去参加金砖峰会?真去参加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抛开其他具体而繁杂的因素不说,在南北分化、东西分裂以及阵营对抗氛围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需要有人跨过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藩篱,打破思维和观念上的桎梏,这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

马克龙总统强调欧洲应追求“战略自主”,法国也有独立外交的传统。如果法国真能在世界性大分化、大分裂中充当不同阵营之间的桥梁,那定然将让它的国际地位脱颖而出,创造历史性功绩。马克龙显然有这样的抱负,也在做着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和尊敬,愿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法国关于马克龙想参加金砖峰会的放风。

但坦率地说,莫斯科的担心并非多余。法国应该也很清楚,现在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裂痕有多深,互信有多薄。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及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打压,在全世界制造出越来越大的“选边站”压力,法国要想在真正的战略自主和外交独立方面有所作为,是非常难的。

马克龙4月份访华回国后呼吁“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性”,结果却在欧美引发海啸式的争议。仅仅说几句话就这样,如果展开行动所遭遇的阻力之大可以想见。法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还是仍不得不顺从华盛顿的强势意见,人们对此难免会有疑虑。对于这次透露的消息,金砖国家需要综合、慎重考虑。

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这件事证明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巨大影响力。“金砖+”坚持了多边主义原则,吸引到数十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合作进程中来,这与法国及欧洲所支持的新多边主义不谋而合。“金砖+”能否凭借自身在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影响,向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开放?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借着这起消息,金砖国家不妨认真研判一下。但一定要务实,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因为追求这种形式影响了金砖机制本身的务实合作。



金砖机制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图为6月2日,在南非开普敦参加金砖外长之友会议的代表合影。(法新社)

不同于七国集团(G7)这样的小圈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作为一个新兴的全球治理平台存在,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打造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只要是带着平等和善意而来,真心想要推进合作和发展,金砖国家欢迎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全球发展合作中来,不仅包括法国,甚至也包括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