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涉嫌搜集机密情报!俄方计划审问美国外交官,美国务院:这是企图恐吓美公民

时间:2023-09-01人气:作者: 佚名

涉嫌搜集机密情报!俄方计划审问美国外交官,美国务院:这是企图恐吓美公民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9日报道,就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计划审问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两名雇员一事,美国方面表示,这是企图“恐吓和骚扰”美国公民。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当地时间28日在一份声明中称,“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俄罗斯有义务给予外交官应有的尊重,并采取一切适当措施,防止他们的人身、自由或尊严受到任何攻击。”他补充说,就当前案件,美方希望俄罗斯履行其根据公约做出的承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 图源:视觉中国

米勒还称,“我们强烈抗议俄罗斯安全部门在俄罗斯国有媒体的推动下,恐吓和骚扰我们的雇员的企图。”

此前在2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已对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的两名美国外交官大卫·伯恩斯坦(David Bernstein)和杰弗里·西林(Jeffery Sillin)发出传票。俄联邦安全局表示,作为俄罗斯公民罗伯特·肖诺夫一案的证人,该部门正寻求对上述两名美国外交官进行审问,肖诺夫目前面临叛国罪指控。

报道称,肖诺夫曾在美国驻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领事馆工作。今年5月,他因涉嫌非法为美方提供机密情报而被拘留。如果被判有罪,肖诺夫可能面临长达8年的监禁。在俄联邦安全局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肖诺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称他是按照伯恩斯坦和西林的指示行事,这两人在2022年9月首次与他接触。作为美国和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针锋相对的限制措施的一部分,美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领事馆于2020年关闭。

肖诺夫称,美国外交官希望他提供有关对俄政府政策不满的潜在新兵的信息,另外他们还对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等相关的情报信息感兴趣。

美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声明中称,针对肖诺夫的指控“完全没有根据”。他表示,这名俄罗斯公民“受雇于一家严格遵守俄罗斯法律法规、根据所签合同为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提供服务的公司”。

俄罗斯媒体RBK就此事联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时,美大使馆表示,尚未收到俄罗斯当局对伯恩斯坦和西林的传票,其工作人员只是从媒体那里得知俄联邦安全局计划审问美国外交官。

延伸阅读:

媒体:为避免被美国"薅羊毛" 欧盟给俄送上53亿大单

据参考消息报道,目前欧盟多国正在以创纪录的方式从俄罗斯购买液化天然气。

相关数据显示,仅从今年年初起,欧盟就从俄罗斯购买了价值约53亿欧元的液化天然气,目前欧盟已经一跃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爆发后,在美国的施压下,欧盟很快便拟定协议,宣布对俄罗斯的煤炭及原油等能源实施禁运。 本来俄罗斯方面还试图通过管道供应天然气,但鉴于俄乌冲突持续的时间超过了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预期,西方制裁又并未放缓,去年夏天俄罗斯便主动停止使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再加上“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突然被炸,欧洲即使想继续买天然气也找不到地方了。

在离开俄罗斯能源后,为了维持制造业的存在,欧洲各国只能将自己的目光转向美国,采购美国的高价天然气。正因如此,俄乌那边是打得热闹,美国这边却在割欧洲人的“韭菜”。


俄乌冲突

之前外界还有传言,说俄乌双方在今年秋季极有可能展开和谈,然而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进,恐怕任谁也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在短期内俄乌大概没有讲和的可能。

尤其是乌军在持续了将近三个月的反攻后,才刚刚碰到俄军的第一道防线,再加上泽连斯基又无意接受有关冻结冲突的任何建议,眼前的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俄乌继续开展军事对抗已成必然。

可问题是只要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欧洲国家就难逃被美国“薅羊毛”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能源形势愈发严峻,欧盟也出台了新政策,即欧盟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从俄罗斯购进液化天然气。

尽管这项计划时下还未获得欧洲议会的批准,但欧盟各成员国早已蠢蠢欲动,尤其是西班牙和比利时,行动开展的十分迅速。目前这两国已经顺利进入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前三甲,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欧洲各国共计从俄罗斯购进了超过2200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这一进口总量相较2021年至少同期增长了40%。

在欧盟还在对俄发起多轮制裁的前提下,如果美国愿意稍微抬抬手,恐怕这种情况也不至于发生,但谁让美国历来都不太在意盟友呢?而且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美国也不会真拿欧洲当“小弟”。


欧盟召开会议

不过美国割欧洲“韭菜”只是其一,更为讽刺的是,像欧盟这样一边指责俄罗斯,一边又从俄罗斯购进液化天然气的行为,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在成为购进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大户之后,西班牙副首相特雷莎∙里韦拉居然还声称这种情况十分“荒谬”,并呼吁欧盟加强对俄罗斯的各项禁运措施。

但倘若一味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由美国继续主导欧洲的能源市场,欧洲液化天然气价格必然会继续飙升。因此,欧洲可谓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另一方面,时下美国经济大环境特不容乐观,在拜登政府的主导下,白宫又向乌克兰拨了大批援助,收割欧洲就成了美国喘息的必然选择。


美国华盛顿

如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欧洲自主?第一步就是要摆脱美国的掌控,问题是欧洲现在能齐心协力做到吗?欧盟内部产生的诸多分歧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