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特朗普:“普京会在俄乌冲突中取胜”

时间:2024-06-05人气:作者: 未知

特朗普:“普京会在俄乌冲突中取胜”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 据俄新社6月4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目前处于弱势,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在俄乌冲突中取胜。

特朗普承认:“我们弱势得多,因为他(普京——本网注)正在取得胜利。”

特朗普强调,由于乌军反攻失败,就连西方媒体也不再谈论乌克兰取胜一事。他还表示,乌军的兵力正在耗尽。

报道称,特朗普还分享了他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关于俄乌冲突的对话。

特朗普说:“我问他谁会赢。欧尔班说俄罗斯人,(因为)他们是战斗民族,跟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打过仗。”

报道称,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如果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可以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评论称,问题太复杂,不可能那么容易解决。(编译/黎然)

延伸阅读

媒体:欧美已认识到"速胜"无望 俄乌冲突面临失控风险



拜登政府一改此前立场,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远程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直新闻:本周,拜登政府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远程打击哈尔科夫附近、俄罗斯境内一侧的目标,俄乌冲突是否有进一步升级之虞?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的确,拜登政府一改此前立场,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远程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显示出俄乌冲突有一点一点走向失控和全面化的风险。悲观地讲,所谓“限制在哈尔科夫附近”和不允许使用美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或其他远程导弹系统,不过是个过渡,这个限制很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我认为,如今俄乌冲突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它的可控性和有限性在不断削弱。对于俄罗斯人而言,这本应该是一次“特别军事行动”,以雷霆万钧之势,快速瓦解乌克兰军队抵抗,推翻泽连斯基政府,并成立亲俄政权,然后迫使欧美承认既定事实。

欧美军事集团同样本意不希望在乌克兰境内和俄罗斯进行全面军事对抗,所以我们看到北约此前明确表态排除“出兵乌克兰”的可能性,欧美各国对乌克兰的军援会附加“禁止攻击俄罗斯本土”的条件——2023年5月25日,时任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就表示,明确要求乌克兰“不使用美方供应的武器直接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欧美和俄罗斯的认知或多或少都在发生改变,认识到无法在冲突中“速胜”,有限、可控的代理人战争正在走向破产。

首先是俄罗斯苦涩地发觉乌克兰的抵抗不容小觑,西方的军事援助并非毫无意义,“特别军事行动”在2024年胜利日普京的演讲中已经升格成了“针对俄罗斯国家的战争”,并正在事实上向堑壕中残酷的消耗战转变。

其次是欧美同样看不到乌克兰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的可能,也看不到战场之外通过经济制裁引爆俄罗斯社会的可能。

相较于更直接地推动冲突结束,我们看到,自今年以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德国总理朔尔茨,还有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波兰、捷克、荷兰、波罗的海三国政府纷纷表示支持或不反对乌克兰使用援助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再加上拜登政府的最新表态,某种意义上,将战火烧入俄罗斯境内已经成为了北约内部的一种共识,相当数量的北约国家正在鼓吹打破俄乌冲突的既有框架。

此举能否改变俄乌战场局势还要两说,但全面对抗的风险一定会被拉高。事实上,5月31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警告,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战术核武器打击“并非虚张声势”;他还警告,莫斯科与西方的冲突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没有人能排除冲突演变到最后阶段的可能性”。



图为行动中的俄罗斯士兵(资料图)

直新闻:既然“速胜”无望,欧美和俄罗斯为何不寻求更理性地结束冲突?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很简单,欧美和俄罗斯的确“速胜”无望,但双方又都输不起,都不愿意就此罢手。

之所以输不起,第一是因为巨大的政治代价。

拜登政府屡次将俄乌冲突视为某种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唯有击败俄罗斯才能彰显所谓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而俄罗斯同样将当前的战争与历史上曾经的卫国战争相连接,通过全社会的集体记忆和民族主义情绪来动员俄罗斯国家投入到残酷的消耗战之中。双方的调门都起得很高,高到谁也无法预料战场失败会带来怎样连带的政治清算。所以我认为,这场战争打到最后,乌克兰也许会是最终一无所有的失败者,但乌克兰大概率不会是唯一的失败者



乌克兰大概率不会是俄乌战争唯一的失败者,图为泽连斯基资料图

第二是因为长期“添油战术”所带来的巨大沉没成本。

由于一开始俄乌冲突的设计是可控、有限的代理人战争,欧美和俄罗斯都不想打全面战争,所以冲突的烈度是一点一点提上去的。过去三年间双方不断分批次、分波次投入战争资源,每次消耗也许有限,但加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巨大的沉没成本,大到足以挤压你所谓“理性结束冲突”的空间和可能性。

以美国为例,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加在一起高达1750亿美元,相当于2023年美国GDP的3.6%。美国也好,俄罗斯也罢,都好比桌子上的赌徒,投入了大量的筹码,谁都不甘心就此下桌,谁都想继续加码,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速胜”无望,双方谁又输不起,原本有限、可控的代理人战争在不断加码之下,自然会逐渐显现出失控、无限的全面战争征兆。

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也许会在美国11月大选后出现重大转折,我对这个判断持审慎态度。如果民主党拜登再次上台,至少会保持一定的政策连贯性,美国甚至会继续加码军援乌克兰,俄乌冲突的战场拉锯将持续下去;如果是共和党上台,无论是否是特朗普,也都不可能以急刹车的方式改变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政策,因为共和党无法承受在乌克兰出现又一次“阿富汗式的全面溃败”,这对于共和党的自身威望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共和党一旦上台,在乌克兰问题上大概率会表现得比民主党还要激进,并寄希望于在乌军取得某种临时优势的情况下,以一种富有权谋色彩的方式,与俄罗斯方面进行和平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