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被多方反对!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捍卫中企合法权益

时间:2024-06-13人气:作者: 未知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被多方反对!中方:将采取一切措施捍卫中企合法权益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土耳其、德国特约记者 张灏 青木】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中国车企最高或面临38.1%的关税。自2023年10月起,欧盟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以来,在中欧引发巨大争议。在欧盟对中国汽车筑起关税壁垒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凭借产品的优秀竞争力,依然持续获得欧洲多国的投资青睐。


中国出口汽车在连云港码头驶入滚装船 图源:法新社

德国三大车企反对

德国《明镜》周刊12日称,根据欧盟委员会当天宣布的针对对象,部分中企的车型将受到影响。比亚迪的产品面临的进口关税为17.4%,吉利的关税为20%,上汽集团的进口关税为38.1%。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表态,将对被视为“配合调查”的公司征收21%的税率,对“未配合调查”的公司征收38.1%的税率。特斯拉和宝马等从中国向欧洲出口汽车的西方制造商被视为合作公司,也会被征收一定的关税。欧盟委员会表示,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经于5月中旬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12日,欧盟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欧方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强调,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登霍夫公开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援引杜登霍夫的话警告称,“关税将明显提高德国电动汽车的售价,这不仅不利于德国汽车购买者获得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产品,也无助于宝马、梅赛德斯和雷诺等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转型。”

宝马中国方面12日在发送给《环球时报》的回应中称,宝马集团已注意到欧盟将于近日公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新关税税率;宝马集团对反补贴调查有着明确的立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其他德国车企也表达反对态度。大众汽车12日表示,反对征收此类“反补贴税”,称欧盟“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对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任何潜在利益”,“提高进口关税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表示,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德国三大车企表达反对态度,图为车企logo和德国国旗 资料图

欧洲希望中国车企建厂“落户”

中国电动汽车在部分国家的市场面临关税壁垒的阻碍,但它们又希望中国车企前来建厂“落户”。土耳其《官方公报》8日发布的一项总统决定显示,土耳其对中国汽车增加40%附加关税的决定从此前的电动车扩大到所有动力车型,从今年7月8日起实施。在附加税之外,根据不同车型,还会增收部分其他的税种。

当地行业专家称,由于当前贸易逆差的压力,土耳其更希望中国车企来土耳其投资建厂。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卡希尔在今年5月透露,和部分中企就在土耳其投资“已经进行很长时间的谈判”。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援引当地汽车经销商协会数据称,今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在土耳其市场份额达到10.13%。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没有停止在欧洲投资的步伐,德国新闻电视台12日称,尽管面临欧盟的关税,但很多中国汽车制造商仍坚持其欧洲业务计划。英国广播公司11日称,目前比亚迪、蔚来正在匈牙利建厂;上汽、长城也宣布欧洲工厂进入“选址阶段”。


土耳其对中国所有动力车型增加40%附加关税,图为土耳其国旗 资料图

中国汽车的优势是“天然”的

杜登霍夫分析称,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是在于庞大的工业部门所支撑起的规模经济。“中国制造的汽车的成本和价格优势是‘天然’的,并不是像布鲁塞尔所声称的那样不公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电动汽车具有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到欧洲设厂生产,不仅会提升当地的汽车的制造能力,而且还会带动当地的汽车产业链条的完善。并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欧洲国家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基于这些考虑,一些欧洲国家还是非常欢迎中国企业的到来。

吴松泉表示,中国企业赴欧洲建厂,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规避关税。但欧洲国家电动汽车的产业配套情况以及生产效率,目前来看还不及中国。因此,在当地建厂生产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也会面临生产成本的上升,造成市场竞争优势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