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菲总统“怒”给谁看? 菲总统拒绝访美

时间:2024-06-05人气:作者: 未知

菲总统“怒”给谁看? 菲总统拒绝访美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家世煊赫,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长期受到他的母亲伊梅尔达、长姐艾美和妻子丽莎的深刻影响,当选菲总统后也任用一些妻子的亲戚担任要职。在菲律宾民众及外界看来,“愤怒”不是小马科斯的固有人设,亦非其所长。

然而,在不久前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以下简称“香会”)上,小马科斯却在主旨演讲环节大大秀了一把“愤怒外交”。他在不点名批评中国时言辞激烈、语调高亢,称菲律宾不会放弃任何一寸土地,不会向任何国家屈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撂了硬话”之后,小马科斯还表现出“气到说不出话”的神情,故意停顿了五秒左右,期间数次开口欲言,却又因在“气头上”而克制未言。这番表现得到了西方媒体的重点报道,正如菲律宾驻美大使罗穆尔德兹(小马科斯的亲戚)所称,小马科斯现在是西方追捧的政治明星。他在涉南海问题上的表态以及所作所为,不仅满足了美国加紧遏华打压的战略需求,还能为美国及其盟伴提供“情绪价值”,从内而外都表现出对西方的政治迎合。



5月31日,小马科斯在新加坡“香会”上发表演说 图源:欧新社

本届“香会”期间,与小马科斯的“愤怒”“相映成趣”的,是同样应邀发表主旨演讲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愤怒”,后者对一些国家不参加瑞士主办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表示“不满”。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不仅没有给欧洲民众带来安全感,反而因冲突不断升级、局势不断紧张而加剧了地缘冲突乃至核战争的风险。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泽连斯基此时的“愤怒”恰好展示了小马科斯“愤怒”的可能前景,也就是当美国及其盟伴操弄地缘政治紧张时,地区国家最好保持中心地位和包容性,并在战略上争取更大的自主性,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爆发热战的风险。否则,小马科斯的“愤怒”,只能是把整个区域带入到更加危险的境地之中

事实上,尽管有南海问题、半岛核问题等棘手难题,但冷战后亚太地区保持了总体的稳定,和平是有保障的。正如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所言,东盟主导的一系列机制尽管在一体化程度上低于欧盟,有时还被说成是“清谈馆”,但其发挥了真正切实的作用,让东盟掌握了战略自主,让区域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和平。从事后看,这种“东盟道路”更切合东南亚地区的实际,更符合亚太各国的需求,效果比生搬硬套欧盟模式乃至美国盟友模式好得多。



图为菲总统小马科斯(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尽管如此,美国及其一些盟伴无视东南亚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和习惯,仍继续在亚太地区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企图建立亚太版“小北约”,把亚太各国拉回到阵营对抗的时代。小马科斯的“愤怒”,就是这种美式思维方式的“本土化表达”,将美国的意图“包装翻译”后传达给了东南亚其他国家。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香会”发言中列举了很多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军事安全领域实施所谓“印太战略”的举措,以证明“美国不会离开亚太”并鼓吹美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这番表态,似乎正是小马科斯的“愤怒”要予以重点配合和达成的目标。这从侧面再次说明,当美国对影响所有东南亚国家和东盟整体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以菲律宾为中介,利用“愤怒”情绪“感染和动员”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方式,更为美国所倚重。

小马科斯用“愤怒”很好地满足了美国对其角色的期望,下阶段美国也势必对其多加“酬谢”,进一步拉紧美菲关系,搅乱南海局势。面对美菲持续推高紧张局势的战略意图,地区国家冷静、及时、正确应对至关重要,坚守住东盟的初心,珍视大部分国家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切莫被小马科斯的“愤怒”绑架乃至带偏了方向,更不要给阵营对抗提供任何复活的理由和借口。



当地时间5月31日中午,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于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谈

作者丨刘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