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名称

时间:2024-04-11人气:作者: 佚名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名称

《水浒传》总共七十回半书,写到梁山大聚义,一百单八将对天盟誓这里,便丢失了下文。再往下读,就都是续书的故事。因而,讲《水浒传》的著名故事,就只能依据施耐庵的原著,《征四寇》不配当做《水浒传》来读。

前七十回书中,施耐庵从五代十国(后唐天成二年)赵匡胤出世讲起,一直到赵匡胤再度出现在梁山,排定一百单八将座次而告一段落,构成了严密的文本逻辑体系。这其中,有非常多的著名故事,甚至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精彩,尤其是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棒打洪教头、武松打虎、武松杀嫂等等故事最为著名。

这里,我不讲这些耳熟能详的著名故事,而是选择晁盖之死这一段来解读,并以此介绍相关的著名故事。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曾头市究竟发生了什么

晁盖之死可谓《水浒传》最大的疑案,施耐庵写得扑朔迷离,故意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那么,施耐庵是怎么写这一段故事的呢?他又制造了什么样的迷案呢?

《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这回书,专写晁盖之死,其中还隐伏了晁盖死后魂归何处。

却说宋江带着得胜人马,从芒砀山回到了梁山。途经金沙渡时,遇到了金毛犬段景住。这个段景住长得赤发黄发,祖居涿州,原本是个辽国汉人。此人是个盗马贼,经常在辽国境内盗马,这回,又在辽国的枪杆岭盗得了金国王子的坐骑照夜玉狮子。此处,就有一个疑点了:金国王子的坐骑怎么跑到辽国去了?这个疑点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权且按下不表。

宋江得知段景住盗得了照夜玉狮子,心中暗喜。但是,这匹千里龙驹却被曾头市的曾家五虎抢了去,成了教师史文恭的坐骑。宋江从此惦记上了照夜玉狮子,也为晁盖之死埋下了伏笔。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曾头市不仅抢了照夜玉狮子,还出言不逊,要剿除晁盖,捉拿宋江、吴用上东京。受到了这等不同待遇,晁盖勃然大怒,亲自带兵去打曾头市。于是,《水浒传》第一次曾头市之战打响了。

晁天王带着林冲、呼延灼、徐宁等二十个头领,总共五千兵马,原本是可以与敌人一战的。但是,晁盖显得十分急躁,第一仗打平了都不满足,想要一举拿下曾头市。曾头市利用了这一战机,法华寺的两个僧人将晁盖带进了伏击圈,晁天王在乱军中被一支冷箭射中了面颊。以下,我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情节,看看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与曾头市对阵之后的第四天,法华寺的两个和尚来到了梁山大营,诉说他们深受曾家五虎之害,愿意带领梁山人马去偷袭曾头市。晁盖一听大喜,不听林冲的劝阻,带领一半人马去劫寨。二更天气,晁盖等人来到了法华寺。半个更次后,大约到了三更初刻,晁盖便在两个僧人的带领下,前往偷袭曾头市正北大寨(此处需留意)。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大约走了不到五里路,两个僧人就不见了。晁盖情知中计,呼延灼便叫后队改做前队,寻旧路撤兵。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急令夺路而走,但刚刚转过两个弯,又遇到了一彪军马。没等两军交锋,对方便一顿乱箭射来,其中一箭将晁盖射下马来。

一见晁盖中箭,呼延灼、燕顺立即向前拼杀,紧随晁盖之后的刘唐、白胜急忙把晁盖救起,扶上了战马。……

这是晁盖中箭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法华寺的两个僧人、晁盖中箭的时间,以及晁盖中箭后的情况。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射中晁盖的箭是毒箭吗

却说晁盖在刘唐、白胜的帮助下,重新上马,梁山兵马奋力向外突围。两军陷入混战,一直杀到天明,梁山人马才杀出村口,林冲接引晁盖,回到了营寨。

晁盖出征时,正是春暖时分,大约是阴历三月中下旬的样子。这个季节天亮得不算早也不算晚,按照现在的时间算,大约是六点左右天就亮了。也就是说,晁盖回到营寨,应当是卯时了。

晁盖是三更初从法华寺出发的,此时,就是子时,是晚上十一点。不到五里路,即便是偷袭走得慢,半个时辰足够(一个小时)。所以,晁盖中箭的时间不会超过子时(凌晨一点)。因而,从中箭到杀回营寨,其中足有两个多时辰,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约是五个小时。也就是说,晁盖中箭之后,被刘唐、白胜扶上战马,然后,又在乱军中冲杀了五个小时。

回到营寨,众头领都来看晁盖,只见那支箭射在了晁盖的面颊上。此时,施耐庵便开始“抹书”了。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书中省略了很多细节,没写晁盖的伤口情况,而是直接写拔箭。“(晁盖)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注意,是“血晕倒了”。这就说明,拔箭之前晁盖还没倒,拔箭之后倒了并非因为中毒,而是“血晕”倒下了。以现在的认知理解,这是失血过多的症状。

拔出箭后,大家看见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于是,林冲叫取金枪药敷上。金枪药敷上之后,情况又变了: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此处,施耐庵似乎又“以下删去若干字”,为何是敷上金枪药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支药箭呢?前面那么多细节显示,晁盖并没有中毒呢。

假如晁盖中的是药箭,为何还能冲杀两个多时辰,为何众头领看晁盖时,伤口竟然没有任何中毒的症状?为何当时晁盖还没倒,难道蒙汗药比毒药还厉害?众头领看见箭上的字,为何就没有写箭头的状况?

更奇绝的是,金枪药一敷上,就发现那支箭是一支药箭了?种种疑问似乎都指向晁盖所中之箭无毒。因而,施耐庵特别交代一句,“已自言语不得”。也就是说,此前,晁盖能够言语。逶迤回到梁山后,晁盖当晚就毒发身亡。

莫非,晁盖所中毒,是因为金枪药被人做了手脚?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晁盖之死有早有伏笔

梁山总共有四任寨主,这是我读《水浒传》的一大发现,此前已经讲过多次,这里就不重复了。正是因为梁山有四任寨主,晁盖之死这段疑案便有可能破解了。

在王伦之前,是杜迁做寨主,因而,晁盖就是第三任寨主。

却说宋江把青州的好汉推荐到梁山后,花荣为证明自己的箭法,堵住晁天王的嘴,施展绝技,射下了一只大雁。这一处情节,就是晁盖中箭的大伏笔。

花荣射雁这段故事,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兴射雁,但施耐庵却点石成金,隐藏了《水浒传》中的最大疑案。关兴只是射了第三只雁,花荣不仅要射第三只雁,而且,要射它的头。晁盖就是第三任寨主,正是面颊上被射了一箭。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花荣射落大雁后,书中有一首赞诗,其中写道: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这是梁山大聚义的预言,因为第三只雁被射落,梁山一时无主,但是,重新组队后,英雄们便“喜相联”了。

这段故事提前交代了晁盖之死,但是不是花荣潜伏于曾头市,暗夜中射了晁盖一箭呢?这个疑问,留待列位看官去讨论。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设计晁盖之死呢?让他继续做寨主,岂不是可以避免招安吗?其实,我们都深受续书《征四寇》的误导,把《水浒传》读反了,施耐庵笔下积极主张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盖。

说晁盖积极主张招安,是因为梁山是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大聚义,晁盖却是佛家的护法天王。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交代了晁盖的原型“真身”,他就是佛家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书中写道,道家大护法王灵官(六月十五是王灵官生日)托梦晁天王,请这尊财神帮助道家星煞劫了生辰纲,为梁山大聚义夺取第一笔财富。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为何说晁盖又是一尊财神呢?这是因为施耐庵写这段故事,用了《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的典故。

毗沙门天王曾经显圣大唐安西城,帮助唐军击败番兵,解了重围。这场战斗中,有一只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与毗沙门天王联手相助唐军一击成功。毗沙门,就是多闻的意思,因为显圣于城北门楼,所以,就叫他北方多闻天王,又叫托塔天王。

《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是这样描写晁盖的: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因而,《水浒传》中的晁盖被写成了佛家的护法天王。而晁盖所推荐的白胜,就是毗沙门天王手中的那只吐财鼠。书中又以白胜出卖晁盖的细节,把白日鼠写成了道家的地耗星。

晁盖是佛门中人,当然不主张杀生,落草梁山是迫不得已。于是,梁山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就是晁盖。既然晁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而梁山却是道家妖魔的聚义。于是,施耐庵根据《大宋宣和遗事》的故事,安排了“晁盖之死”这个疑案。

问题是,晁天王真的是死了吗?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佛道联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晁盖虽然主张招安,但招安的前提是“替天行道”。因而,晁天王必须亲自带兵去打曾头市。

此前,宋江攻打朝廷堡寨、州府,斩杀朝廷命官和国舅,晁盖并无强烈的愿望出山,主要是因为他的主张是以招安为目标。曾头市却不一样了,这里是金国人霸占的北宋集市(榷场),晁盖率领梁山人马去打曾头市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段景住从辽国境内盗得金国王子的坐骑,意味着金兵已经占领辽境,即将南下灭宋了。

因而,晁盖攻打曾头市最大的意义,就是把梁山带到了另一个高度,升华了《水浒传》的主题。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经历了三个阶段:九天玄女的“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罗真人的“替天行道,保国安民”,梁山大聚义时提出的“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从辅佐君主,到保卫宋国,到保卫国境,实际上是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过程。

金兵尚未入寇之时,晁盖不愿意杀人造反,主张在“替天行道”的前提下招安。金兵来临,晁天王率先发起对金兵的作战,引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劫取生辰纲是晁天王为头,改变梁山主张,又是晁盖一马当先。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宋江做了寨主,坚定地造反,又坚定地按照晁盖的遗愿,继续讨伐金兵,终于荡平了曾头市,保了这一方国境的安宁。

这是书中“佛道合一”、“佛比道高”的宗教主张,看来,施耐庵真是名如其人,假如不是佛教徒,其宗教信仰也是偏重于佛教,或者,他就是一个亦佛亦道的高人。

因为晁盖被写成了佛教的护法天王,那么,就得在道家星煞大聚义时离去。晁盖之死并非真的就死了,他是被“接引”去了北地,与另外一个托塔天王合二为一了。

曾头市的法华寺是有原型的,就是北京的法华寺,位于现在北京的东城区(原崇文区)法华寺街。也就是说,把晁盖引入伏击圈的两个僧人,来自于“北京”。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晁盖死后,宋江在梁山做功果,请来了过路的大圆法主。这个大圆法主也是来自“北京”的僧人,是龙华寺的住持。“北京”在《水浒传》中指的是两个地方,隐喻北宋历史的“北京”就是大名府,此地是北宋的四京之一。隐喻明朝历史的“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是朱棣于1421年迁都之后,由北平改名而来的。因而,施耐庵至少活到了朱棣迁都之后的若干年。

晁盖之死原来是佛家的安排,法华寺的僧人“射引”晁天王,龙虎山的大圆法主“接引”晁天王归位,与李天王合二为一,更是寓意“佛道合一”。

从《水浒传》隐藏的伏笔解读,以及历史史料中梁山事迹来探轶,七十回书之后,必定有梁山好汉途经大名府,去北地(晁盖偷袭的就是正北大寨)攻打幽州、抗击金兵。

因而,晁天王显圣大名府,又相助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这些故事都预示着梁山好汉将会合托塔天王,佛道联手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水浒传故事有哪些著名的故事(水浒传有名的故事情节)

晁盖之死属于《水浒传》非特别著名的故事,却是熟悉原著的朋友们津津乐道的一段悬案、疑案。因此,也算得上著名故事了。而从这段故事中,能够读出太多的内涵,《水浒传》中的宗教思想,以及终极主题就隐藏其中。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

标签: [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