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歧视言论(歧视言论起诉案例)

时间:2023-08-05人气:作者: 佚名

歧视言论(歧视言论起诉案例)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网站4日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阿列克谢·丹尼洛夫声称,“俄罗斯人是亚洲人”,而“我们与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性”。RT解读认为,丹尼洛夫的意思是说,因为“俄罗斯人是亚洲人”,所以缺乏乌克兰人拥有的所谓“人性”。


阿列克谢·丹尼洛夫

报道称,阿列克谢·丹尼洛夫是在乌克兰电视节目直播上发表的上述言论。他称,“我对亚洲人没意见,但俄罗斯人就是亚洲人。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视角。我们与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性”。

丹尼洛夫的言论也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有人指责,“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怎么会有人能为这种思维方式开脱呢?”


网友评论

还有网络用户说道:“所以我们的国会支持这种偏见?”


网友评论

RT报道提到,丹尼洛夫等乌克兰高级官员曾多次发表涉及仇视俄罗斯人的言论。达尼洛夫曾在受访时称,在“乌克兰彻底胜利之前”,乌政府“已开始并将继续在世界任何地点杀死俄罗斯人”。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也曾称,基辅的计划包括最大限度地消灭俄罗斯人。针对,针对达尼洛关于“杀死俄罗斯人”的言论,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此前回应称,“首先,这的确是骇人听闻的言论;其次,布达诺夫的这一声明直接证明,基辅政权不仅正在资助恐怖主义活动,还是这种活动的直接组织者。”

延伸阅读

牛弹琴:俄乌冲突中现相当荒唐一幕 却让俄越来越有钱


坦克 资料图

真有点啼笑皆非,这是俄乌冲突中,相当荒唐的一幕。

说出来,很多朋友可能也不信,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的坦克,使用的柴油,大部分的源头是俄罗斯。

也就是,乌克兰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转过头驱动坦克,又去和俄罗斯军队作战。

想不到吧?有意思吧?荒唐吧?

但这就是事实。

只是过程略微复杂一点。按照《德国商报》的报道,乌克兰的汽柴油等精炼油,相当部分从匈牙利和土耳其进口。

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匈牙利油气集团对乌克兰的石油出口,就翻了一番。该集团大部分炼油产业,由旗下的“Slovnaft”负责,集团CEO曾表示,Slovnaft在2022年仅5%原油并非源自俄罗斯,“争取”在2023年将该比例提升至30%左右。

根据该报的分析,考虑到这些石油的来源,那现在乌克兰坦克使用的大部分油料,其实都来源于俄罗斯。



油田

乌克兰还不得不买。

在战前,乌克兰大约能生产30%的石油产品,用的是阿塞拜疆的原油。但战火爆发后,俄罗斯炸毁了炼油厂,乌克兰已无法自己生产。

但好在因为战事,现在乌克兰企业也基本停摆,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大大降低。但坦克没有石油打不了仗,那就必须进口。

进口从哪里来?

只能是匈牙利和土耳其。因为这两国使用的俄罗斯的折扣石油,因此成本较低,汽柴油价格自然也低,更受乌克兰的青睐。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没有把俄罗斯拖垮,反而事实上助长了匈牙利和土耳其产品的竞争力。

因为根据西方的禁令,如果进口俄罗斯石油,必须有一个价格上限,这样不给俄罗斯更大的收益。大部分西方国家都遵守了,从俄罗斯进口基本也黄了。

但匈牙利是个例外,在战前,匈牙利绝大部分石油就来自俄罗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坚持,如果强迫匈牙利遵守这一禁令,他就否决。欧盟也没办法,允许匈牙利享受一些制裁豁免,仍然可以进口。

土耳其更是一个另类。作为北约国家,却拒绝制裁俄罗斯;相反,至少表面上,土耳其和俄罗斯、乌克兰都保持良好关系,还时不时斡旋一下,西方和美国也没有办法。

这两个国家,可以说西方的制裁帮助下,可以大量进口俄罗斯折扣石油,然后加工之后卖给西方,卖给乌克兰。



俄乌战场

足够荒唐吧?

最后,再简单总结下。

1,西方的制裁禁令,不仅没能扼杀俄罗斯,反而帮助俄罗斯石油扩大了在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市场份额,让俄罗斯越来越有钱。

2,匈牙利和土耳其,事实上,还有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折扣石油,然后加工成汽柴油等精炼油,转头又卖给西方,也卖给乌克兰。大家闷声发大财。

3,最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在驱动乌克兰坦克作战;乌克兰购买精炼油,又在为俄罗斯提供战争资金,也难怪《德国商报》感慨说,这就是“战争的矛盾”。

来源: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