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大裁员影响产品研发测试,理想汽车召回部分被裁员工

时间:2024-06-05人气:作者: 未知

大裁员影响产品研发测试,理想汽车召回部分被裁员工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界面新闻编辑 | 陈小同

开启大规模裁员仅一个月的理想汽车,正在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


理想汽车正在召回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图为理想汽车门店(资料图)

有理想汽车研发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测试端已经有被裁员工接到通知被召回。此前协商的赔偿金尚未发放,后续这部分补偿将不会提供给被召回人员。涉及员工的合同将直接延续,目前还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截至发稿,理想汽车官方暂未置评。

多位理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MEGA失利和纯电产品节奏放缓后听说过改款传闻,但现在还未得出具体方案。在此背景下,研发和测试等涉及产品进化方向的关键部门成为主力。

据科技媒体雷锋网近日报道,遭遇裁员的理想汽车智能驾驶部门员工曾表示,本轮人员调整对内部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五一假期过后,理想汽车试图通过直接裁员的方式降本增效,据悉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预计涉及员工人数超过5600人,补偿标准为“N+1”。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至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到1000人以内。


理想汽车此前的员工人数在国内造车“四大新势力”中位居第二位(图/21世纪经济报道)

由于裁员人数过多,有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已经预料到员工可能做出强烈反应,随后加强了总部门前的安保措施。即便驾驶已经预先登记过的汽车进入理想总部,也需要再次验证人员的在职身份。

目前仍在推行中的裁员举措与理想汽车激进的扩张目标相关。理想汽车今年最初制定了80万辆的销售目标,并计划在MEGA上市后继续发布三款M系列纯电产品。为配合销量目标和上新节奏,理想大力向外招募人才。界面新闻了解到,去年理想汽车整体纳新人数超过1.6万,在此前规模上同比增长60%。

但首款高端纯电车型MEGA在舆论和销量上的双双失利,令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公司进而选择裁员节流。理想汽车CFO李铁在一季度电话会议中表示,二季度将成为公司今年经历的最艰难时刻。

理想汽车目前仍有接近千亿元的现金储备,这为其弥补失误留下喘息空间。事实上,面对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局,即便头部公司也在积极应对,特斯拉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裁员行动,比亚迪也在推行更严苛的绩效管理方案。

理想汽车也并非唯一召回被裁员工的汽车公司。特斯拉裁撤超充团队半个月后,CEO马斯克决定召回部分员工,理由是超充站的运营和新站点的建设陷入停滞。在裁员进程中,不同部门在应对当下危机的重要性得以显现,汽车制造商可能有针对性地召回员工以应对挑战。

延伸阅读

大量上牌新车堆积,“变身”二手车出口?理想汽车辟谣

大量上牌新车堆积,“变身”二手车出口?理想汽车再一次硬气回应谣言。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出“理想汽车新车集中上牌后充当二手车”和“理想汽车销量数据造假”等谣言。对此,“理想汽车法务部”官方账号回应称,不存在新车集中上牌后充当二手车对外销售或出口的情况。

今年以来,理想汽车法务部曾多次发声,针对“车内摄像头拍摄不雅图片”、“乌兹别克斯坦签约”等内容进行辟谣。

理想汽车辟谣“销量造假”

记者了解到,6月2日在百度贴吧“汽车吧”曾有用户发出大量上牌后的理想汽车集中堆放的图片,称其为“世界名画,上牌新车”。有网友评论认为这是新车集中上牌之后充当二手车进行出口,以此来提升车企销量。



有用户发出大量上牌后的理想汽车集中堆放的图片,称其为“世界名画,上牌新车”

对此,“理想汽车法务部”官方账号进行辟谣称:“经核实,图片中展示的是理想汽车位于成都的整车分拨中心,其中的上牌车辆为已经退役的2023款以及待转运的2024款理想L系列试驾车,不存在新车集中上牌后充当二手车对外销售或出口的情况。”



“理想汽车法务部”官方账号就相关图片进行辟谣

理想汽车法务部表示,针对捏造和歪曲事实、传播谣言者,理想汽车将采取相关措施,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实际上,把新车充当二手车销往海外的操作近年来并不罕见,被称为“平行出口”,指的是汽车贸易商不经过品牌厂授权,在中国市场购买新车之后,把这些实质上的新车以二手车的名义销往海外。也就是说,在“平行出口”的操作中,一般不会有品牌方的参与。

此前,记者在新疆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采访时,曾看到有大量实际行驶里程仅几十公里的“新车”以二手车名义排队出口。为什么要进行“平行出口”?据了解,和传统的出口模式相比,平行出口绕开了品牌和官方经销商,能省去较多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成本,让出口的汽车在海外市场形成价格优势。

乘联会报告显示,随着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平行出口爆发增长,2023年平行出口数量达到30万辆以上。平行出口的体系日益完善成熟,成为高端新能源和敏感市场出口的好帮手。

近年来,已经有大量“平行出口”的汽车销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乌兹别克斯坦进口中国乘用车9.27万辆,同比增长4.8倍,进口额增长近4.7倍,车辆平均价格为1.82万美元。其中,进口电动汽车2.84万辆,增长3.2倍。

4月13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官方账号也曾辟谣“理想汽车出海最新进展”“乌兹别克斯坦签约”等内容。该账号表示:“经查证,部分网传图片内展示的‘乌兹别克斯坦销售授权签约’并非理想汽车官方行为,该图片系冒用理想汽车名义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此外,理想汽车未组织和接待过任何针对经销商的工厂参观活动,关于相关人员所谓进入理想汽车工厂参观的描述,理想汽车已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新势力“销冠”争夺赛打响

理想汽车法务部本次辟谣的重点,除了官方进行“平行出口”之外,还有“销量数据造假”。

对理想汽车来说,这些年可谓是“车红是非多”,多次陷入谣言的背后,其销量也在强势增长。今年5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5万辆,同比增长23.8%,拿下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宝座。

销量的强势增长得益于全新理想L6的上市。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理想L6自4月24日开启交付以来,共计交付超1.5万辆,创造了理想汽车新车型交付的最快纪录。我们正在全力做好理想L6的供应保障和生产爬坡,以尽快将车辆交付到用户手里。在全新产品价格体系的推动下,2024款理想L7、理想L8和理想L9的销售势能也在稳步提升。”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理想汽车在中国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累计市占率达到13.5%,位居中国汽车品牌首位。不过,鸿蒙智行的强势崛起也对理想汽车“销冠”地位造成一定威胁。据乘用车上险量数据,2024年1月1日到5月19日,鸿蒙智行总销量突破13.4万辆,超越了理想汽车13.02万辆的销量。

鸿蒙智行包括华为和车企合作的问界、智界等车型,即使不把鸿蒙智行当做一个整体,今年一季度,问界销量也达到8.58万辆,超越了理想的销量。

在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刚刚过去的5月份,我们主力销售的产品在换代,造成了短期的销售下降,但是6月份开始又重回快速增长的道路,预计(鸿蒙智行)6月份月交付量会超过4万台。在后面的月份再去冲击每个月5万台。”

对于车企之间的销量之争,李想表示:“我们也充分看到当前面临的挑战,理想汽车会积极拥抱变化、不断挑战成长的极限,持续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信达证券研报预计,2024年乘用车批发销量有望达到2550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5%。分品牌看,看好华为智选(鸿蒙智行)、理想、长安、长城、吉利、奇瑞、小鹏、零跑等品牌,这些品牌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亮眼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