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又来了!白宫高官继续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时间:2023-06-05人气:作者: 佚名

又来了!白宫高官继续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接受该媒体采访时又放风称,期待美国总统拜登能在“某个时候”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美方近来多次表达类似的沟通意愿,多次吐槽中国防长在“香会”拒绝与美防长会晤,但与此同时,却又派军机和军舰在中国周边挑衅。对于中美接触,中国外交部此前表示,美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据CNN报道,该媒体当地时间4日播出了《法里德·扎卡利亚的环球公共广场》节目,沙利文接受该节目主持人扎卡利亚采访时谈及中美关系、俄乌冲突等话题。报道称,谈及中美沟通,沙利文称,“我期待,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很快看到美国官员与中国同行进行高级别接触,以继续开展工作。在某个时候,我们能看到拜登总统与中国领导人再次会面”。


沙利文

沙利文还声称,“一方面,(美中)在经济和技术等重要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同时又要确保这种竞争不会演变为冲突或对抗,这不矛盾”。“我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外交关系也很紧张”。他说。

CNN称,沙利文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6月3日,美国“钟云”号驱逐舰、加拿大“蒙特利尔”号护卫舰航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加拿大环球新闻网声称,该媒体随舰记者目睹了中国军舰加速驶到“钟云”号面前,进行横切的一幕,最近时距离不到150码(约137米)。5月26日,美军1架RC-135侦察机还在南海蓄意闯入解放军海军训练区域实施侦察干扰,解放军兵力全程跟踪监视,处置依法依规。美方却就此指责中国战机在南海以所谓“不专业”方式拦截美方侦察机。

本月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新加坡出席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回答了所谓“中国军机军舰拦截美国军机、驱逐美军军舰”的问题。李尚福反问道:“为什么问题中所提到的(事件)都是发生在中国领空和领海附近,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国家的领空和领海?” 他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各国管好自己的军舰和军机。李尚福还在“香会”上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怎么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干涉。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不会有丝毫迟疑,不畏惧任何对手,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李尚福

关于中美接触,中方此前已多次表态。在中国外交部5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据报道,美方正努力促成同中方各部门官员进行通话或会见,中方如何看待美方加强接触的努力?有人称中方反应不够热情,这种说法是否恰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延伸阅读:

媒体:中美在"香会"唇枪舌剑时 美国高官"跑步"访华



中美防长握手

直新闻:陈先生,中美两国防长在新加坡“香会”上唇枪舌剑,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却赶赴北京访问,你怎么看这种态势?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防长在新加坡“香会”唇枪舌剑,中方也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两国防长会晤请求,但我们看到,两国防长还是同桌就餐,同框出镜,并握手致意,意味着中美关系还是有转圜的余地。最重要的一点是,两国防长在针锋相对中,还是碰出了一些共识,中国防长李尚福说,如果中美发生激烈冲突对抗,那将是世界的“不可承受之痛”。

美国防长奥斯汀回应台海问题时,说台海一旦爆发冲突将是“毁灭性的”,并再次发出恢复实体会晤的请求。这说明中美都有恢复关系的意愿,美国可能更迫切一些。于是就出现了美国国务院和国安会高官“跑步访华”的现象,讨论双边关系的“关键问题”。这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我的判断是台湾问题。中美两军停止高层交流,中美关系进入冷冻状态,都是因为美国在“以台制华”上走得太远了,危害到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而中方一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干预。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到底,不畏惧任何对手。

从去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表态,到今年中国防长在“香会”的论述,都让美国知道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国安会的高官,便联袂到北京访问了,估计是就美国的对台政策与中国商量,以避免“误判”。海外媒体还报道说,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伯恩斯5月秘密访华,与中国官员就美中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可以预见,中美关系要是像拜登所说的“解冻”,中美防长今后要是能进行实体会晤,那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必须拿出令中国信服的行动来。中方要求美方不能一方面要求沟通,一方面对华打压遏制,就包括美国频繁加大对台军售,升级与台当局的官方来往,联手日本、菲律宾等国增加台海紧张。美国负责外交和安全的官员到北京访问,如果能拿出缓解台海紧张的具体方案,中美关系有可能缓和,中美高层往来交流有可能恢复。如果仍像过去一样光说不练,那么中美关系也不会解冻。今后我们观察中美关系是否转换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看中美两军高层交流能否恢复。



中国商务部长会见马斯克

直新闻:中美多层次交流最近似乎活跃起来了,美国知名企业家云集中国访问,而中国商务部长、驻美大使都与美国政府官员进行会晤,中美关系会不会先从经济上破局?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美关系走到现在这种状态,主要是美国为了维护霸权,抢夺全世界资源,不惜以冷战思维重构世界格局,要把世界分裂成两个体系,两个市场。

美国所采取的战略行动分为两步走,一是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打破俄罗斯与欧洲的经贸和市场联系,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二是把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经贸、科技和军事上的全面打压,打造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和安全领域的中心和垄断地位。

从特朗普的对华加征关税,到拜登的对华“脱钩断链”,打“台湾牌”,限制对华芯片和技术出口,现在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亚太区域了,要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有一个大致的判断,2027年和2028年是中美两国经济是否发生地位变化的关键年份。要是中国超越美国,那美国的霸权地位就要滑落了,世界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拜登政府在经济上与中国的“脱钩断链”,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欧洲不太愿意跟进,其他地区的国家不想选边站,于是美国抛出略显温和的“去风险”,但这仍是“去中国化”,把中国当作“风险”。

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泛安全化”“泛政治化”的经济策略,已经伤及到美国经济和美国企业,比如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访华时公开反对美国与中国的经济“脱钩”。或将近期访华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说,中国市场是唯一的,其他市场没法替代,美国企业要放弃中国市场,自身产能起码会下降三分之一。

刚刚惊险过关的美国债务违约危机,也让世界看到美国经济的风险所在,美元的地位和信誉受到质疑,“去美元化”成为很多国家“避险”的策略。可以这样说,美国对中国进行经贸和科技打压,但自家却着火了,怎么办呢?那就和中国加强交流,看能否尽快灭火。最近中美间的经济交流开始“解冻”,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但我个人对经济交流能否融化中美关系僵局,仍然持保留态度,因为美国对华遏制战略最狠的一招,就是通过对芯片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限制,来降低中国经济的整体能力,努力维护美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霸权。

不过,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形成的巨大优势,比如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集群等等,对全球商业形成了“磁场效应”。你美国设限,但其他国家及其企业,仍会大步走向中国,就会对冲美国打压中国的霸权战略。市场力量也许会突破美国的政治路障和战略沟壑,美国的对华“去风险”,有可能渐渐转变为对美“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