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生一共创作了二十首《饮酒诗》,其中最出名的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有细心的读者发现,
这一首诗名为“饮酒”,全诗却没有一字提到酒。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一首诗中的“酒”,就隐藏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个“见”字的中间。传说陶渊明的这首诗,还有另一个版本。在那一版中“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是“望”。
苏轼知道后,表示强烈反对!因为“望”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无法体现诗人饮酒后微醺,自然地抬起头来,看见南山的样子。所以,这里必须用“见”。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意译:在闹市里面安家,却听不到门前车马的喧嚣。你问我要怎样才能做到,答案是:心中清静,就像身处在偏远的地方。
到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抬头见到悠远的南山。日暮山岚,时有时无。浮云绕峰,飞鸟往还。生命的真谛就在其中,我想告诉你,但是忽然忘记了,该怎么组织语言。
陶渊明的这一首诗是他二十首《饮酒诗》中的第五首,讲的是他归隐之后对人生的感悟。在第一句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归隐并不一定要隐于深山大泽之中。
在闹市里面安家,一样可以达到归隐的效果。门前的车水马龙,代表的是士人之间的走动频繁。客人不断地打扰,仍旧能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是怎么做到的?还是靠你自己的“心静”。
只要你心中保有一份真淳与自然,那么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像是在偏远的地方一样。当你一心一意回归自然,每天空闲下来,在自己的园圃里修剪菊花的枝丫。不经意地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的南山。
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叶莹嘉先生认为这里的“菊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另有深意。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的是“四君子”,菊花九月凌霜而开,寓意文人的傲骨。
隐居于闹市,东篱下采菊。意思是说,想做到真正的归隐,就要保持内心的天真自然,并坚守菊花一样的节操。这样,你就可以通过“顿悟”,看见你心中的南山。
南山除了正常的解释之外,在古代又指终南山,那是一个修仙的好去处。那里的景色,到底是什么样呢?日暮山岚,仙气缭绕,飞鸟结伴相与还。你说这样的景色美好不美好?我想告诉你,只有达到了这个境界,才是通晓了人生的真谛。但是我突然忘记了应该怎么说。
陶渊明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因为他正处于一种酒后微醺的状态,他说的是醉话。醉于酒,也是醉于想象中的世界。于是,他最后说:我想告诉人生的真谛就在这里,可惜我醉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来组织语言。
因此,这首诗其实有写酒,酒就在“采菊东篱下”和“悠然见南山”之间。
叶嘉莹先生在评价陶渊明的时候说:中国作家以淳真论,当推陶渊明为第一。而元好问评价陶渊明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诗,表面上看质朴无华,但事实上内蕴丰腴,饱含着一种“哲学理想”。文字浅显平易,却能发人深省。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
陶渊明好写田园隐逸的诗篇,虽然他不是中国第一个写归隐诗的诗人,但是却可以算归隐诗写得最好的诗人。那是因为在他的诗篇中存在一种“自然哲学”,极大地提升了自左思以来归隐诗的境界。
在东晋以前,中国人信奉“天道”。认为在君王和人民的顶上,有一个共同的“天”。人的命运完全在由“天意”来操纵,做人只需要顺应天命,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东晋时期黑暗无比,让人看不到前途。一些人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人不再相信顺应天命会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于是大家开始“谈玄”,重新思考宇宙与人生的关系。
这个时候,人们发现时间是无限的,而个人的生命却十分短暂,于是不禁发出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感叹。
许多人开始寻仙问道,企图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除了求得长生不老,人们也开始思考:一个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富贵、权力、荣誉,统统都是浮云。
特别是像陶渊明这样的人,虽然他喜欢在诗里哭穷,但是他并不是真正的穷人。他出身士族,祖上是东晋的开国元勋。
最起码,他的生活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权力和官位也许十分难得,但是凭借他的家势和个人的才华,富贵和荣誉他得来全不费吹灰之力的。
可是,因为东晋的黑暗,让他抱负难申。不能出仕,精神世界就失去了寄托。怎么解决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个问题就这样被摆到了前台。因此,陶渊明把自己悟得的价值观,通过《饮酒诗》向世人展示出来。
最后,他想告诉大家,精神享受就是这样的。它可以让你通过“采菊”的生活方式,见到远方的终南结界。让你的精神愉悦,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
这当然不是传统的解释,不过即使从传统的解释来看,最起码陶渊明也是想告诉你: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你可以通过“采菊”修炼自己的性灵。所以,你在不经意间就能看到更加广阔的大自然。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徜徉在自然的青山绿水之间,过着悠然自得的小日子。没事就饮一口小酒,快乐赛神仙。我想把这个真相告诉给你,但是个中深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于是,我想了想还是不说了。这又不是写议论文,个中的美妙,就靠你自己去领悟吧。
陶渊明的《饮酒诗》一共二十首,《其五》是其中最出名的。在这首诗之前和之后的诗里,陶渊明都一直在“饮洒”。他是在微醉的情况下,给读者讲述他的人生哲学。
正因为他饮过了酒,苏轼才会说“见南山”绝对不能改成“望南山”。因为“望”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太刻意了,无法表达诗人饮酒后的“悠闲”状态。他是在恍惚之间一抬头,就见到了南山。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行路难其一翻译原文 行路难其一翻译原文朗读
14.行路难(其一) 李白 走进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0)人阅读时间:2024-04-12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慧学的王《古诗鉴赏专题》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0)人阅读时间:2024-04-12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767年的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一个高台远眺。目光所极,一派萧瑟景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感慨不已。于是,写(0)人阅读时间:2024-04-12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不食嗟来之食完整的一句话
嗟(读jiē)来之食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一般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一场严重的饥荒席卷了齐国,大批的穷苦老百姓因为(0)人阅读时间:2024-04-12行路难其一翻译原文 行路难其一翻译原文朗读
14.行路难(其一) 李白 走进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象..2024-04-12已亥杂诗龚自珍(已亥杂诗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慧学的王《古诗鉴赏专题》阅读古诗,完成6~7题。(5分)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分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2024-04-12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赏析(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一生一共创作了二十首《饮酒诗》,其中最出名的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一首诗名为“饮酒”,全诗却没有一字提到酒。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一首诗中的“酒”,就隐藏在“采菊东篱..2024-04-12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767年的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一个高台远眺。目光所极,一派萧瑟景象;想起自己一生的遭遇,感慨不已。于是,写..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