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围绕欧盟对华电车关税,“德国正做最后努力…”

时间:2024-06-12人气:作者: 未知

围绕欧盟对华电车关税,“德国正做最后努力…”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6月11日报道,有知情欧盟官员透露,欧盟委员会预计于当地时间12日通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有关即将征收临时关税的消息。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被曝正在发起最后努力,加大游说力度,尽力将关税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近来,欧盟持续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舞“关税大棒”,被曝将在6月初做出征税决定。随后因欧洲议会选举(也称“欧洲大选”)在即,又传出将推迟至7月4日再宣布这一“高度敏感”的决定。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的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预计于12日通知中国车企征税决定。

其中一名欧盟官员坦承,尽管各方都在谈论一个“基于证据、符合全球贸易规则”的解决方案,但这是一个“将由包括冯德莱恩在内的最高层做出的政治决定”。

Politico EU提到,上述通知发布之际,欧盟处于“令人担忧”的氛围之中。首先,欧盟中两大成员国——法国和德国,在此问题上态度并不一致。其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需要德法支持以确保连任,但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均在此次欧洲大选中遭遇惨败。


今年5月,马克龙和朔尔茨在德国举行会晤,图自IC Photo

据介绍,欧盟目前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法国方面希望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法国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尔韦尔·法布里声称,“20至30%左右的关税将给欧洲制造商一些喘息空间,以加速在该领域投资,并维持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同时,一名法国官员否认该决定是出于政治目的,辩称“这是一项客观调查,不是政治谈判”。

报道指出,德国政府意识到无法避免关税,现在正努力将关税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理想情况下是中国对欧盟征收的对等水平,即15%。

与法国不同,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颇为活跃。施密特汽车研究公司数据显示,过去10年里,宝马、奥迪和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销售了1920万辆汽车,占每家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0%至40%。

今年4月,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受访时指出,中国对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在转型中的先驱作用,“汽车发展的未来在中国,如果带着保护主义措施面向未来,就会铸成大错”。


6月7日,上海国际低碳智慧出行展览会,宝马纯电iX1,图自视觉中国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外媒此前广泛报道6月5日为最后期限,届时欧盟将做出决定,并预先通知涉事企业和欧盟27个成员国。此后,各成员国有四个月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永久性关税。

不久后,欧盟又传出为避免影响“欧洲大选”(6月6日至9日),或将推迟至选举结束后再宣布决定。

香港《南华早报》6月4日援引消息披露,有欧盟官员告知中国汽车制造商,预计欧盟委员会将从7月4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据报道,中欧双方人员6月3日在布鲁塞尔会面,并就反补贴调查举行了听证会,中国企业正是在这次听证会上被告知此事的,但对方未透露关税税率。

其实,对于欧盟这番保护主义举措,其潜在的“受益对象”们却似乎反应平平,甚至还有企业开始担心这种做法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汽车产业内以及全球供应链内的良性市场竞争。

5月8日,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言,欧盟此举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也警告称,“(中方针对欧盟)总会有某种报复”。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早前受访时,则呼吁欧盟下调对华电动车关税。法拉利首席执行官贝内代托·维尼亚日前表示,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对于本地车企来说是“良性竞争”。

《南华早报》也指出,欧盟的做法势必会激怒中国,导致中方实施反制措施。Politico EU称,中方反制措施将不限于汽车行业,还可能包括农业和航空业,而这是法国急于保护的两个敏感行业。如果中方反击,对马克龙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他的中间派联盟刚刚在欧洲大选中惨败。

今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曾刊文批评西方“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并反驳了欧盟此前针对中国政府向车企提供补贴的指控。文章提到,在发展电动汽车的多年时间里,中国曾向其制造商提供了支持,目前已经逐步取消。同时,西方政府也对本国企业提供了激励措施。

其中,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向美国企业提供了数百亿美元补贴。欧盟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启动于2019年,并在次年开始加大补贴力度,绝大多数成员国对每辆纯电车的平均补贴金额在3000至6000欧元。不仅如此,欧委会在今年2月又积极倡议成员国增加对纯电车的国家补助。

6月11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这起反补贴调查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欧方在调查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合规的做法,指控的所谓“中国补贴项目”也根本站不住脚。林剑说,中方敦促欧方尽快终止调查,避免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研究机构荣鼎咨询近期一项研究表明,鉴于其他市场的关税更高,低于50%的关税不太可能阻止所有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并保护欧盟的汽车行业。荣鼎咨询称,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已从2020年的16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115亿美元,占欧盟电动汽车进口总量的37%。

“(即便加征关税),他们可以降低价格,继续保持竞争力,”欧洲汽车分析师马蒂亚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如此说道。Politico EU援引数据称,仅仅在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就增长了23%,达到近12万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