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苗怎么培育 鹧鸪怎么繁殖
2022-09-14 23:29:20 未知 【 字体:大 中 小 】
一、鹧鸪育雏的条件
(一)、温度
育雏期温度的调节宜缓降缓升,切忌忽高忽低,冷热不均。
1、温度对雏鹧鸪的发育影响:温度是鹧鸪育雏的关键条件。刚出壳的鹧鸪,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同时体小、采食量少、消化机能较弱、产热不多,而单位体重的表面散热量大,因此,鹧鸪育雏期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关键环节,就是需要较高的育雏温度,而且要求保温时间长。雏鹧鸪出壳后即给适宜的温度,能促进卵黄的吸收,收脐良好,健壮地生长,有效地提高成活率。不适当的高温和低温,是导致鹧鸪发生疾病和死亡的诱因,甚至是致死的直接因素。尤其是鹧鸪出壳后的5天内,是幼雏的"鬼门关",要特别重视保温工作,如果疏忽保温工作,很容易使雏鹧鸪发病,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50%,甚至全群覆没。
2、温度要求:鹧鸪幼雏在1~5日龄要求环境温度37~36℃,以后每4天降低1℃,至10日龄以后每3天降低1℃,满3周龄开始每两天降低1℃,满4周龄开始每天降低1℃,直至育雏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即可脱温。或者育雏温度降至18℃以后,可以基本脱温,只在阴雨天等情况下气温低于18℃时,进行供暖保温。鹧鸪各周龄对温度的要求见表12。脱温的时间一般为5周,如果天气好,在夏天可适当提前,冬天可适当推迟。
3、温度判断:温度是否适合雏鹧鸪的生理需要。①看温度计:网床或立体笼育雏,温度计应挂在床网或底网以上5厘米处。立体笼则各层笼都应有温度计,各层笼间温差在士0.5℃以内。保温器育雏和其他地面育雏方式,温度计应距离热源50厘米和地上5厘米处。②看鹧鸪:温度适宜时,雏鹧鸪活泼好动,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等育雏环境中,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休息时安静地围绕在热源周围,互不挤压,头、颈和双腿舒展地相互依靠着休息,俯视时几只或十几只鹧鸪的头向热源中央围成梅花形。温度过高时,雏鹧鸪张口呼吸、喘气、张开翅膀,远离热源,精神沉郁,抢水喝,采食量减少,粪便变稀,易患呼吸道疾病或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如果育雏器狭窄,鹧鸪无处躲避,还易发生热射病,甚至造成死亡。如果温度过低,雏鹧鸪围聚在热源附近、缩颈、不大活动,活动也行动迟缓,羽毛竖起,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休息时,拥挤在热源附近、扎堆,外围的雏鹧鸪要往中间挤,挤、压而往往会使鹧鸪受伤或致死。
4、取暖工具 ①保温伞保暖:即育雏伞,由热源和伞组成。伞可用镀锌薄铁皮、纸皮板、木板做成,有吊式和立式,热源一般使用电热丝,也可用特制的红外线发热管或红外线灯泡。伞的作用是把热源散发到保暖区内,并能减少热量向四周空间散发,伞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伞的直径为1~15米。用1.6千瓦电热丝作热源可供300~500只小鹧鸪取暖,伞内要挂灯,吸引雏鹧鸪,使雏鹧鸪不远离暖区。②炕道保暖:用地下烟道育雏,是将烟道埋入地下,炕道与育雏室外的炉灶相通,育雏室内要注意空气对流,不能过于矮窄闷气,炕道散热慢,保温时间长,耗能少。热从地面上升,地面和垫草要暖、干燥,利于鹧鸪伏卧休息,球虫病发病率较低。燃料可用木柴、木屑、煤等,烟道设计要合理,否则易导致垫草燃烧而引起火灾。③红外线灯保暖:红外线灯散发的热量较大,能杀灭病原菌,有利于雏鹧鸪健康,简便适用,在南方地区,一般都采取红外线灯作取暖工具。使用时挂在离地面30厘米的高处,随雏鹧鸪日龄的增加逐步提高,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一般约管理 300~400只雏鹧鸪,但红外线灯不耐用,最好两盏一组,24小时内轮换使用。注意不要在红外线灯下安装饮水槽,因小鹧鸪极顽皮,会通过拍翅、甩头等动作,将水珠溅到热源的红外线灯上,而引起爆裂。
(二)、湿度
鹧鸪幼雏的特点是怕湿不怕干,喜欢干燥环境。鹧鸪幼雏刚出壳时蛋黄未吸收尽,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幼雏对蛋黄的吸收利用。因此,鹧鸪在1~3日龄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0%一65%,4~7日龄为 65%一60%,以后宜保持在55%一60%之间,使育雏环境较为干燥,以利于幼雏生长。
(三)、光照
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不仅对雏鹧鸪,而且在其一生中都起很大作用。一般来说,雏鹧鸪在1~6天内可以每日连续光照23小时,或实行全日光照。日照不足可用人工补充光照,人工光照可以和保温灯结合。2~3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以后可逐步减少光照时间,直至仅利用自然光照,并配合早、晚开灯饲喂。光照不足,则推迟鹧鸪达到性成熟和开产的时间。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 2~3瓦灯泡。肉用鹧鸪可采用每日20小时光照,每平方米用2瓦灯泡。注意育雏舍内的光照强度要均匀一致,并注意控制光强。光照较弱时,雏鹧鸪安静、温驯、活动少、生长较快。光照较强时,雏鹧鸪显得神经质,敏感易惊群,活动量大,易发生互斗、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因此,育雏期既要有光照,又要注意光强不宜太大。此外,黄光、青光也易导致鹧鸪发生恶癖,而橙黄、红、绿光则不易使鹧鸪发生恶癖。因此,应注意光源发出的光线性质。
(四)、密度
鹧鸪育雏的适宜密度因其日龄和育雏方式等而异。一般地说,1~10日龄的鹧鸪每平方米可容纳80只,10日龄至4周龄的鹧鸪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4~13周龄的每平方米25只。日龄小可密一些,日龄大则宜疏些。冬季可密些,夏季及环境温度较高可疏些。
室内地面平养育雏,如果用保温器取暖,则1周龄内的雏鹧鸪在保温伞下每平方米可容纳150只;如果用暖气、红外灯、地下烟道等供暖,则育雏室有效面积上每平方米可容纳40只。网上平养、育雏箱养殖,每平方米可容纳70~80只。笼养0~1周龄70只/平方米;1~4周50只/平方米;4~12周龄25只/平方米。
(五)、通风换气
育雏期室内温度高,饲养密度大,雏鹧鸪生长快,代谢旺盛,呼吸快,需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另外舍内粪便、垫料因潮湿发酵,常会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污染室内空气。育雏时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尤其是无经验者,惟恐温度达不到而密闭育雏室、育雏箱,污浊的空气排不出去,新鲜空气换不进来,严重影响雏鹧鸪的健康,使之易于感染呼吸道疾病,以至造成死亡。所以,育雏时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
在保证一定温度的前提下,应适当打开育雏室的门窗,通风换气增加室内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氨气等不良气体。一般以人进入育雏舍内无闷气感觉,无刺鼻气味为宜。在冬天育雏和育雏前期(3周龄前),可在育雏舍安装风斗(上罩布帘)或纱布气窗等办法,使冷空气逐渐变暖和后流进室内,3周龄后,可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开窗通风透气。通风换气要注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鹧鸪身上,而使其着凉感冒。也忌间隙风。育雏箱内的通气孔要经常打开换气,尤其在晚间要注意换气。
(六)、良好的环境
鹧鸪幼雏比家禽对环境刺激反应敏感,要注意育雏环境安静,管理工作要有规律。机械而有节奏的音响,雏鹧鸪容易习惯;不规律的音响会使鹧鸪受惊,影响采食与休息,甚至使雏群骚乱,相互挤压而引起死亡。育雏舍不允许参观和无关人员进入,否则既干扰雏鹧鸪休息,甚至引起骚乱,又容易带来传染病。
二、鹧鸪育雏方式有哪些
平育可选择背风向阳的房屋作育雏舍,最好是水泥地面,可防鼠、保暖,便于清扫、消毒,但要使用锯末屑 、稻壳做垫料。
笼育可用普通养鸡笼,四周和笼顶用规格为1x1厘米的铁丝网,笼底用0.5x0.5厘米的铁丝网。
三、鹧鸪育雏的方法
准备好育雏笼舍育雏室内外和用具在进雏前要彻底清扫、洗刷、消毒。铁具洗刷后用火燃喷灯消毒;房舍彻底打扫、冲洗干净后,用2%烧碱或百毒杀等溶液喷洒育雏室墙壁及地面;育雏室内小床网育的安排好床位,地面平育的应铺上细沙或铡短的稻草、秸秆,密封门窗,熏蒸消毒24小时,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0mL,加高锰酸钾14g;食具、饮具用0.5%高锰酸溶液洗刷、浸泡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放入育维室备用。育雏室进雏前要调试温度。最好采用煤炉和电热恒温控制系统相结合取暖。这样即节能又可避免温度波动。进雏前先把育雏室温度升到39-40℃,稳定3天,进雏时将温度调到35-36℃。育雏室同时移入多窝雏鹧鸪时,可将育雏室用纸板分隔为数间,每间放一窝。
1、适时饮水、开食及时饮水
雏鹧鸪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先饮水后开食。水槽中放入色彩石子可引诱鹧鸪饮水。刚出壳的雏鸪许多不会饮水,需要调教,方法是抓住健壮的雏鸪,将其喙浸入水槽中,沾上水,训练几次后,就会自己饮水了。这样调教一部分雏鸪,其他雏鸪便效仿着饮水。饮水可结合防疫防病或补充营养进行,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3日龄内饮用36℃左右温开水,内加适量药物,如0.01%的高锰酸钾、0.02%的土霉素等;1-20日龄的雏鸪,饮水加入5%葡萄糖或红糖、少量的复合维生素B、鱼肝油、速补14或20等,自由饮用,全日供水。
雏鸪在开水后即可开食。头3天,用蒸熟的小米或玉米面拌熟蛋黄(按100只雏鸪2~3个鸡蛋黄)开食,最好加喂黄粉虫。将料撒在塑料布或纸垫上,让其自由采食,3日龄内不断料。雏鸪3天后均改喂配合饲料,并改用食槽喂料(食槽要放在灯光下,错开,相距不要超过1m)。配合料配方为:玉米粉35.5%、小麦粉26.5%、豆饼或花生仁饼粉28%、进口鱼粉8%、骨粉1%、微量元素0.5%、复合维生素0.3%、食盐0.2%。—般雏可外加少量葡萄糖粉或奶粉等,补充营养;弱雏,还要加入鱼肝油。投料时,要少给勤添,每次添料时以上次料吃完为好,这即可避免饲料污染,也可防雏鸪挑食而造成营养不平衡。7日龄起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大蒜碎末,连喂3-4天,停喂15天,再喂3-4天,直到出栏,有杀菌防病作用。4周龄后适当投些蔬菜。喂食次数10日龄内每天6次,上午2次,下午2次,上半夜1次,下半夜1次;11日龄至4周龄每天喂5次,减少下半夜的1次;4周龄后每天喂3-4次。注意开食后要强弱分群饲养,凡肚脐愈合好,腹部毛齐全的为健康雏;否则为弱雏。
2、有效预防防啄癖
鹧鸪育雏过程中,若饲养不当会发生啄癖,断喙可防止啄癖。断喙通常在6~9日龄进行,6周龄再断喙1次。一般用剪刀或断喙机断去其上喙1/4~1/3。断喙前后3天要加倍喂维生素K,并禁止疫苗接种。断喙后1周内要加量喂料、饮水,以减少断喙触到槽底,引起疼痛。
3、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鹧鸪排粪不多,但要经常打扫。在打扫前最好先喷洒消毒杀菌液,避免粉尘飞扬,空气污浊。水槽、食槽和其它用具每天清洗2次,每2天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一次。室内每周消毒2次,夏季每周3次,一般用百毒杀(1:400)带鸪消毒。开水饮0.01%高锰酸钾水一次,可清理肠胃;3~7日龄料中拌0.04%的痢特灵,日喂2次,或饮0.02%的痢特灵水,可防白痢病;8~14日龄加适量青霉素或土霉素防球虫病。雏鸪15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或气雾。28日龄进行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免疫。
通过以上关于鹧鸪苗培育技术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鹧鸪苗怎么培育,鹧鸪苗的培育关系着鹧鸪养殖的效益,而且在平时培育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注意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培育的环境。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
![](/images/info2.png)
鱿鱼
![鱿鱼](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111775.jpg)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鱿鱼虽然称呼为鱼,但它实际上是软体动物,而且还是名贵的海产品,营养价值很高。鱿鱼百科为你提供鱿鱼的做法、爆炒鱿鱼、鱿鱼怎么做好吃等相关知识。
![](/images/info2.png)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111775.jpg)
象拔蚌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大象的鼻子才称为“象拔蚌”。本百科为你提供象拔蚌的做法、象拔蚌刺身、象拔蚌是什么等相关知识。
![](/images/info2.png)
螃蟹
![螃蟹](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92579.jpg)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绝大多数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螃蟹的营养价值高,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螃蟹百科为你提供螃蟹吃什么、螃蟹怎么做好吃、螃蟹的做法等相关知识。
![](/images/info2.png)
蜂蜜
![蜂蜜](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201809061053462.jpg)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
![](/images/info2.png)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94895.jpg)
奇亚籽其实是一个种子,它是富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的食物,并且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奇亚籽百科为你提供奇亚籽的功效与作用、奇亚籽的正确吃法、奇亚籽什么人不能吃等相关知识。
![](/images/info2.png)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104567.jpg)
以蔓越莓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片剂状保健品。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让细菌无法附着于人体内生长,进而降低人体受病菌感染的机率。蔓越莓片知识百科将为你介绍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蔓越莓片经期可以吃吗,蔓越莓片怎么
![](/images/info2.png)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20150429020417396.jpg)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属兰科石斛属,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 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
![](/images/info2.png)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20150429043101516.jpg)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images/info2.png)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20150429044113378.jpg)
徐长卿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野生于山坡或路旁草丛中。主产于华东、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近年来华东等地药农进行野生变家种试验取得成功,有小规模种植。
![](/images/info2.png)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http://img.qebk.com/d/file/p/2022/03/12/22/20150429043447974.jpg)
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它在全年各个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以春播或夏播。知母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