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中华灶蟋等为常见蟋蟀种类。其中中华灶蟋又称白蟋蟀,体态较小,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大棺头蟋蟀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之间会打斗,但是斗性不及斗蟋。中华蟋蟀体表黑褐色,体长约2厘米,多于夜间取食。
一、蟋蟀种类
1、中华蟋蟀
体表黑褐色,体长约2厘米,年生1代。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多于夜间取食,危害植物根、茎、叶、种子、果实等。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
2、大棺头蟋蟀
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之间也会打斗,斗性不及斗蟋。
3、油葫芦
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且有光泽,后翅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能力。通常在夜间觅食,成虫和若虫均会危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
4、中华灶蟋
又称白蟋蟀,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体态较小,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性格温和,通体呈乳白色,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一对触须、一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一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四只小翅膀,两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
二、油蛉与蟋蟀的区别
1、油蛉与蟋蟀没有区别。油蛉是蟋蟀的另一个叫法,另外也称为蛐蛐、夜鸣虫、秋虫等;油蛉是无脊椎动物之一,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主要栖息在砖石或草丛等地方。
2、油蛉俗名金钟儿,又名马蛉、金琵琶、蛉虫等。形似西瓜籽,能发出好听的鸣声,通体黑色,头小,身体扁阔,腹部略长,前翅宽扁呈椭圆形,体长16-19毫米,总体形状很象一颗饱满的阔西瓜子。雄蛉可交配2-3次,雌蛉通常一生交配一次,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蛉种、温度、湿度以及食物充足与否有关。
稻瘟病三种重要农药,附防治方法和时间
三环唑、异丙硫脲和春日霉素为防治稻瘟病的三种重要农药。使用化学药剂控制稻瘟病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三环唑、异丙硫脲和春日霉素等农药中含有植物活化剂、胆碱生物合成抑制剂和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防治稻瘟(0)人阅读时间:2023-03-24阿维菌素不能和什么药一起用,喷菜几天能吃
阿维菌素不能和杀菌剂、碱性农药混用。阿维菌素本身属于杀菌类的药剂,和杀菌剂混合之后药效会被降低,或者是失去药效。将药物混配时一定要注意,必须要把作用机理相似的药剂分开,配药时有一些药剂混配会增加药效,(0)人阅读时间:2023-03-24马铃薯病虫害有哪些,附马铃薯种植注意事项
病毒病、晚疫病、瓢虫、蛴螬等为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马铃薯患病毒病的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卷曲等,发病初期选用盐酸吗啉胍、3%氨基寡糖素喷施防治。瓢虫以叶肉和果实为食,对马铃薯的危害较大,可以选用(0)人阅读时间:2023-03-24野燕麦种子传播方法,和小麦种子有什么区别
野燕麦种子是通过风媒传播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会和农作物争水肥、光照和生长空间。野燕麦发生的原因:随风、灌溉水进入邻田扩散危害;或种植小麦时,小麦种子里夹杂了野燕麦种子;或者通过野燕麦自身积累形成再侵染(0)人阅读时间:2023-03-24蟋蟀种类,油蛉与蟋蟀的区别 油蛉蟋蟀是什么季节东西
稻瘟病三种重要农药,附防治方法和时间
阿维菌素不能和什么药一起用,喷菜几天能吃
马铃薯病虫害有哪些,附马铃薯种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