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维吾尔族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3-07-26人气:作者: 佚名

维吾尔族是怎么来的

文章目录:

1、维吾尔族是怎么来的 维吾尔族的狼图腾是怎么来的

2、维吾尔族人的最爱:烤馕怎么吃

3、维吾尔族的节日有哪些?

4、维吾尔族名人,维吾尔族历史人物

5、维吾尔族图腾的象征意义

6、猜你喜欢:

1、维吾尔族是怎么来的 维吾尔族的狼图腾是怎么来的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维吾尔族盛产美女让人十分印象深刻。本期民风民俗,讲讲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后来又改信奉了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初出现了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大树、天、山、海、火。现在还保留了不少原始宗教的遗风。如鄯善维吾尔族不准朝着太阳、月亮吐唾沫,大小便,不准在崇为“圣树”的树下做秽行之事。视盐为圣物,结婚婚礼,新娘坐车要越过一个火堆,或由新娘围着火堆绕行三圈等习俗。这些都是原始宗教的遗迹。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是以狼为图腾的,但对其成因却很少有人探讨。或认为突厥“大柢犬狼之族,繁于北方,故浑沌草昧者引以为徵,是固不足深求,亦无可置信”——干脆不予重视;或简单从狼与游牧民族生活的关系方面加以解释——这亦未免有此牵强,因为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游牧民族并非全是以狼为图腾的。如黠戛斯人曾以雪豹和牛为图腾,哈萨克人的先祖则曾以白天鹅为图腾。维吾尔族以狼为图腾。

维吾尔族的诸宗教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文化的冲击下,仍未能改变其衰落的命运。这种衰落是由诸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虽则如此,其用作团结民众、激励斗志及崇尚勇猛的文化精华却作为文化遗产被保留在历史传说和人民的记忆乃至日常生活习俗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狼图腾不可能也并未因维吾尔诸宗教文化的衰落、消亡而消失,相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经过数百年的社会遗传,以至于最终形成了如《周书》等所录之神话。同样的神话亦保留在匈奴方面的传说之中。据载,匈奴单于曾生有二女,姿容甚美,单于欲“将以与天”,乃筑一高台,将二女置其上,“请天自迎之”,四年后,有一老狼昼夜守在台下嚎叫,并在台下掘一洞穴。

其小女从台上下来后,“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称为高车。故而谓高车“其先匈奴之甥也”所谓“侍卫之士谓之附离”正蕴含了猎骄靡曾为狼所哺养、护卫之深刻内涵;而“置附邻可汗”,显然是对可汗的美称,比喻其勇猛如狼。至于“牙门树金狼头纛”,回鹘“可汗恃其强,陈兵引子仪拜狼头纛而后见”等记载则是对其狼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狼并非为所有操突厥语部落的图腾。在一个被称作贝格列的默戛斯叶尼塞如尼文碑上刻有如下两句话:“我打死七只狼,我没有打雪豹和鹿。”

2、维吾尔族人的最爱:烤馕怎么吃

馕在古代称“胡饼”、“炉饼”,而今天,馕已经成为新疆人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来新疆,不尝尝新疆的馕那真是件遗憾的事儿!那要怎么吃怎么搭配才最正道。本期维吾尔族文化为你介绍。口水被流下来。

馕《辞海》上说,馕是波斯语,“面包”的意思,中亚地区的民族都吃馕,这说明馕的分布范围很广。馕在新疆的历史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的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说明2000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

1、馕包肉

以馕为铺垫,配上刚出锅的清炖羊肉或红烧羊肉,肉香饼香相互交织,闻着都沁人心脾。

2、馕炒烤肉

鲜嫩的羊肉炒得香味四溢,配上酥香的烤馕、独特的调料,馕脆肉嫩!这正宗原始的味道,刺激口中每一个味蕾,肉感十足、风味十足、嚼劲十足!!入得口中,辣椒和孜然的香气真的是经久不散啊。

3、馕包大盘鸡

烤馕虽好吃,但配上香辣入味的大盘鸡简直无敌了,美味十足的汤汁侵入馕中,咬在嘴里、爽在胃中,美在心头,确实是1+1>2的选择哦。

4、烤馕

在新疆,吃烧烤,估计没几个人不会点这道绝味的烤馕了吧。辣椒、孜然放入馕中,经过大火的加工,此刻,调料味早已和馕饼融为一体,那叫一个攒劲。

5、油炸馕

经过油锅的二次加工,馕饼变得更加金黄酥脆,不失为一种攒劲的吃法啊。

6、馕配辣酱

简单、便捷又好吃,对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哦。

7、馕披萨

这绝对是民族风与西洋风的珠联璧合,让外来美食变得更加有西域特色。香酥的烤馕饼搭配各种口味的披萨馅儿,咬一口,心都醉了。

8、馕泡奶茶

当奥利奥遇上优乐美,当馕饼遇上奶茶。可口的馕饼泡入浓香的奶茶中,入口即化的感觉歹歹的。

9、馕配西瓜

炎炎夏日,左一口西瓜,右一口馕,馕饼配西瓜,你值得拥有。

10、炒米粉配馕

米粉配馕,天下无双。任性你就来,美味新疆。hoho 一个馕饼和各种食材搭配,都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哟。

但是关于新疆的馕,你知道有多少个品种吗?

1、“托喀西”馕

“托喀西”馕是最小的馕,精致而秀气,直径和一般茶杯口那样大,厚约2厘米,还有更小的,就像小点心,色焦黄悦目,香气扑鼻,味道香甜,营养丰富。主要以面粉、牛奶、鸡蛋、奶油或清油、砂糖为原料。具有酥、软、松的特点,久放不会变质。

2、“格吉德”馕

也叫“窝窝馕”,因中间有个小窝窝而得名。馕的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是馕的品种中最厚的。“格吉德”馕做法讲究,表面有芝麻或“西亚旦”,一个馕的面团要揉上上百次,因此,好吃有劲道。南疆维吾尔人多喜欢这种馕,夏季务农间隙,农民在地头用馕就着西瓜、甜瓜吃,既经济、又省事!

3、和田的“果西格尔德”馕

“果西格尔德”的意思是带肉馅的窝窝馕,这种馕呈馒头形,直径有12—13厘米,高有7—8厘米,在馕坑里烤成,味道香甜可口,油而不腻,被誉为和田独特的美食。

4、“艾麦克”馕

“艾麦克”馕是一种大型薄饼,中间薄,边沿略厚。中间戳有许多花纹,上面还有洋葱末或芝麻,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一个要用1公斤面粉,被称为最大的薄馕。库车的“艾麦克”馕比较有名气,而且正宗。

5、“奥尔”馕

“奥尔”馕是笼里蒸出来的馕,“奥尔”是蒸气的意思。把发好的面擀薄,面中不放碱,面皮擀的透亮,在饼中间抹上奶皮子或植物油,撒上香菜和盐,卷起来或做成馒头形、长条形,放在笼里蒸,熟后切成一段一段,放在盘里手抓着吃,松软油香,味道可口,适合老人儿童食用。

6、“阿依”馕

“阿依”是家庭的意思,主要指家庭主妇做的馕。妇女会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不定期的做馕,馕的造型没有规定,大小厚薄不等,一般中间较厚,边沿较薄,大都呈圆形,表面焦黄,味道正宗。

7、“扎克尔”馕

“扎克尔”馕是杂粮馕的意思,一般用玉米、高粱面做成。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是产白高粱的地方,这里的高粱面馕非常好吃,远近闻名,许多游客路过托克逊时都要带几个高粱面馕走。

8、“玛依”馕

“玛依”馕是油馕的意思。这种馕松酥可口,还有油香和奶香,富有营养,久放不会变质,是维吾尔族人出门时常带的一种馕。

9、“果西”馕

“果西”馕是肉馕的意思。馕饼中包有羊肉和洋葱拌的馅儿,放在馕坑里烤熟,另一种做法是油炸。南北疆维吾尔族的做法不同,风味也不完全一样。

10、“库麦西”馕

维吾尔族人把用柴火灰烤成的馕叫“库麦西”馕。农村用做饭后剩下余火的热灰,可以用来烤馕。“库麦西”馕的品种很多,除了有肉馅的之外,还有放核桃仁、葡萄干甜馅的,味道更香。

11、“喀特拉玛”馕

“喀特拉玛”馕是一层一层的,既酥又香,类似汉族的千层饼,所以也叫千层饼。吃的时候用刀子切成一片一片的,松软可口,非常好吃。

12、“希尔曼”馕

“希尔曼”馕是形状多样的高档馕,也是品种较多、质量较好的一种馕。馕的形状可以做成树叶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其味油、酥、香、甜,十分可口。在造型上也有讲究,做工较细,有的像艺术品。

13、“乌加克”馕

“乌加克”馕是炉壁里考的白面馕。“乌加克”是维吾尔族农民用的一种土炉子,所以用这种土炉子烤出来的馕就叫“乌加克”馕。这种馕可用发面,也可用死面,其风味都不一样,大小不一,都是自己食用,不在外面出售。

14、“阿克”馕

“阿克”馕是白面馕的意思,是市场上常见的圆形薄饼,直径约25厘米,上面戳有圆形花纹,抹有洋葱末或芝麻,趁热时吃,又香又脆。维吾尔人在举行婚礼、招待客人时,大都选择这种馕。

15、“皮特儿”馕

“皮特儿”馕是死面馕的意思。这是一种快餐馕,不用发面,而是用面和上水,要和得比较软,稍饧后就可以烤,面里可以放油或肉馅,味道更好。

16、“谢克尔”馕

“谢克尔”馕是甜馕的意思。甜馕一般不在面里和糖,而是把糖涂在表面。这种馕表面亮晶晶,非常好看,吃起来略带甜味。

17、“恰皮塔”馕

“恰皮塔”馕是维吾尔族众多的馕品中最薄的馕,“恰皮塔”用发面,不放碱,但放少许盐,把擀好的馕胚在馕坑里烤成。“恰皮塔”馕出在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是当地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

3、维吾尔族的节日有哪些?

维吾尔族的一些传统节日是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而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那么几个,在节日当天,维吾尔族人民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

那么,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维吾尔族的节日有哪些?

肉孜节

和田维吾尔族人的节日与整个新疆维吾尔族节日是一致的,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巴拉艾提节。这几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密切相联,长期以来,已成为民族传统节日。因此,和田维吾尔族过节具有伊斯兰教节日的共同特点,同时显示了和田地方的鲜明特点。

肉孜节这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共同的节日。阿拉伯语称之为“尔德?菲图尔”节。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尔德?菲图尔”即大节日。回族称此节为“开斋节”或“大尔德”节。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称为“肉孜节”。“肉孜”一词系波斯语,意为斋戒之意。也有人认为肉孜系白昼、白天之意。因白天要斋戒。总之,肉孜节与斋戒是密切相关的。

肉孜节规定在回历10月1日。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即从回历9月1日开始,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按“古兰经”规定,应封斋一个月。回历9月称之为“莱麦丹月”通称“斋月”。斋戒是伊斯兰教规定的五功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说:“斋戒一半是忍耐。”按照规定,每个成年的穆斯林,不论男女,在斋月的白天,即从天破晓至日落,不吃饭,不喝水。夫妻间禁止房事,抽烟的人要戒烟。还要求人们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封斋的一个月中,每天天亮前,清真寺有人敲起“纳格尔”鼓,招呼人们吃封斋饭,此后开始斋戒。直到回历9月29或9月30日,由有声望、有学识的阿匐于傍晚时,望夜空,若能望到新月,第二天便为肉孜节,可开斋。回历属于太阴历,以月亮周而复始为一个月,没有润月,这样与公历一年相差11天,所以各个月份都可能出现肉孜节。每33年循环一次。有人说能过两个相同的肉孜节就算高寿(即66岁)如同汉族的年过花甲。

您可能也喜欢:

详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开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详解: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4、维吾尔族名人,维吾尔族历史人物

维吾尔族古代被称为回鹘人,历史人物都是在历史上做出大的贡献或者是特殊的事情而被载入史册的名人,我们今日才能了解他们的存在。你知道维吾尔族的历史人物有谁吗?

那么,本期小编就带你去维吾尔族文化看看维吾尔族的历史上有哪些人物。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全名为: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侯赛因·马赫穆德·喀什噶尔,11世纪维吾尔族着名语言学家、突厥语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生于今疏附县,曾在喀什噶尔求学,后在伊犁河谷、中亚七河地区进行考察,搜集史地、语言文字、风俗等材料,于1074年写成了被誉为突厥民族简明百科全书的《突厥语大词典》。

马赫穆德的主要着作还有《突厥语语法精华》,但已失传。《突厥语大辞典》是我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全书共8卷,收词7500余条。全面介绍了当时突厥语族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典章制度、经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那一时期社会历史、民族发展的宝贵资料。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维吾尔族喀喇汗王朝时期着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诗人。11世纪初叶出生于虎恩斡尔朵(即巴拉沙衮),后迁居喀什噶尔(今喀什)。公元1069年到公元1070年创作了《福乐智慧》一书,献给喀什噶尔的苏来曼可汗,因此荣获汗王侍从官的称号。

米尔扎·穆罕默德·海达尔·古列干·本·米尔扎·穆罕默德·胡赛音,笔名阿亚兹,历史学家,文学家,生活于1499-1551年。著作有:《拉失德史》1541-1542年用波斯文完成。《世事记》(1532-1533年完成)。

毛拉·比拉里·本·毛拉·玉素福,笔名纳兹米,文学家。生活于约1823/1824——1899/1890年,祖籍伊宁。著作有:《诗集》(1851年完成)。《奉的圣成》(1876年完成)。《长帽子玉素甫汗》(1881年完成)。《纳祖古穆》(1882年完成)。

5、维吾尔族图腾的象征意义

大家都知道汉族的图腾是龙,哈萨克族的图腾是白天鹅,而蒙古族的图腾是狼,那么知道维吾尔族的图腾是什么么?不要以为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就没有图腾,其实维吾尔族还是拥有自己的图腾的,本期的维吾尔族文化就大家解析!

维吾尔族图腾崇拜苍狼。

维吾尔族在历史上信仰过原始宗教、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后来又改信奉了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初出现了对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太阳、月亮、星星、大树、天、山、海、火。现在还保留了不少原始宗教的遗风。如鄯善维吾尔族不准朝着太阳、月亮吐唾沫,大小便,不准在崇为“圣树”的树下做秽行之事。视盐为圣物,结婚婚礼,新娘坐车要越过一个火堆,或由新娘围着火堆绕行三圈等习俗。这些都是原始宗教的遗迹。

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是以狼为图腾的,但对其成因却很少有人探讨。或认为突厥“大柢犬狼之族,繁于北方,故浑沌草昧者引以为徵,是固不足深求,亦无可置信”——干脆不予重视;或简单从狼与游牧民族生活的关系方面加以解释——这亦未免有此牵强,因为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游牧民族并非全是以狼为图腾的。如黠戛斯人曾以雪豹和牛为图腾,哈萨克人的先祖则曾以白天鹅为图腾。维吾尔族以狼为图腾。

维吾尔族的诸宗教文化尤其是伊斯兰文化的冲击下,仍未能改变其衰落的命运。这种衰落是由诸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虽则如此,其用作团结民众、激励斗志及崇尚勇猛的文化精华却作为文化遗产被保留在历史传说和人民的记忆乃至日常生活习俗之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狼图腾不可能也并未因维吾尔诸宗教文化的衰落、消亡而消失,相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经过数百年的社会遗传,以至于最终形成了如《周书》等所录之神话。同样的神话亦保留在匈奴方面的传说之中。据载,匈奴单于曾生有二女,姿容甚美,单于欲“将以与天”,乃筑一高台,将二女置其上,“请天自迎之”,四年后,有一老狼昼夜守在台下嚎叫,并在台下掘一洞穴。其小女从台上下来后,“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称为高车。故而谓高车“其先匈奴之甥也”所谓“侍卫之士谓之附离”正蕴含了猎骄靡曾为狼所哺养、护卫之深刻内涵;而“置附邻可汗”,显然是对可汗的美称,比喻其勇猛如狼。至于“牙门树金狼头纛”,回鹘“可汗恃其强,陈兵引子仪拜狼头纛而后见”等记载则是对其狼图腾崇拜的真实写照。狼并非为所有操突厥语部落的图腾。在一个被称作贝格列的默戛斯叶尼塞如尼文碑上刻有如下两句话:“我打死七只狼,我没有打雪豹和鹿。”

您也许还喜欢:

受欢迎的蒙古族男歌手有哪些

那些著名的蒙古族名人

一起来看看蒙古族不吃什么肉呢?

蒙古族信奉什么教,你知道吗?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