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马援——兴平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功臣(兴平马汉英)

时间:2023-07-20人气:作者: 佚名

马援——兴平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功臣(兴平马汉英)

文章目录:

1、马援——兴平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功臣

2、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兴平北塔

3、锡伯族历史:开渠功臣图伯特

4、鞠躬尽瘁,明朝开国功臣排名

5、猜你喜欢:

1、马援——兴平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功臣

历史上有着许多的朝代,朝代的替换更代也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的朝代更换都是少不了一些开国的老臣,这些功臣都是拥有着极大的贡献,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本期兴平文化带你去了解马援。

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陕西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孙中山先生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马援生于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其先祖来有两说,一说其先祖为即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号马服君,秦灭赵后,子孙为避祸而以马为姓;一说为归化的匈奴人。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大臣。马通与兄莽何罗与江充善,因此参与巫蛊之乱,并因“元功”被封为重合侯。后之后武帝反思巫蛊之祸,痛悼爱子之亡,开始对参与制造巫蛊之乱者的惩处。江充被夷三族;凡参与逮捕卫太子和与卫太子战斗的人一率诛杀;丞相刘屈氂(武帝之侄,中山靖王子)被腰斩,妻子被枭首。

莽何罗见武帝开始清算参与制造“巫蛊之乱”清算,因此很害怕。于是他挺而走险,与其弟马通、莽安成合谋要刺杀武帝。但是在刺杀时,金日磾发现莽何罗神情有异,及时发出警告并抱住莽何罗摔至阶下。于是莽何罗兄弟宗族俱被杀。

马通虽死,马通之子马实却没有被处死。马实于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马实生马仲,是为马援之父,官至玄武司马。马仲长子马况,位至河南太守,次子马余,官至中垒校尉,三子马员,官至增山连率,皆为两千石级别官员。

2、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兴平北塔

陕西在古代曾经是有名的历史皇帝聚集地,也留下了不少的历史痕迹留在这座历史古城,许多的建筑保存保养至今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看起来仍旧有一种辉煌的感觉。本期兴平文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25公里处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原为清梵寺内建筑,塔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

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北塔为七层八棱砖塔,底部每边长4.35米,高38.6米。各层每角都有砖柱,第二、三层还有砖砌转角和斗拱,每层南北两面有门。北塔曾多次修葺,现塔身略有倾斜,塔顶已损,现在对塔顶以及塔身进行修缮中。

北塔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627)距今1385年,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为阁楼式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底边长4.35米,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

塔顶残毁。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1通。碑文楷书,由谢天爵撰文,傅应旗书丹。碑文记载清梵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敕赐改额为保宁寺及募资补修大雄宝殿和创修万寿宫等事宜。

一九八四年四月,兴平市人民政府开放清梵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北塔被确立为第二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惟灵说,这些年北塔一直未有维修,破损严重。在寺院灶房,其房顶被落下的塔砖砸了好几个洞。有关部门现正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北塔进行实地测量,采取一定的应急安全保护措施,以更好地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据清梵寺住持释惟灵介绍,清梵寺始建于东汉时期,系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道场。原寺规模宏大,香火盛极一时,解放初,清梵寺内建筑基本保持完好,整个寺院占地五亩。后因历史原因,寺院被占用,原来规模宏伟的清梵寺现仅存一座北塔屹立于此。

清梵寺现所在地仅为原寺塔院一角。多年来,唐代北塔不断遭受自然破坏的威胁,因年久失修经常掉落砖块。如今,北塔边缘砖头破损,加上鸽子、燕子等在上安居,对北塔造成了较大破坏。塔基有多处开裂,每天都有石子和小砖头从塔上掉落。也曾有砖头落下砸伤过信徒。

3、锡伯族历史:开渠功臣图伯特

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而图伯特就是一位锡伯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会让锡伯族世代相传呢?那是因为当时锡伯族垦荒种田缺少劳动力,所以图伯特开渠引水让锡伯族人不用那样辛苦,能更快的开垦荒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图伯特,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今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出生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北郊的锡伯村屯。

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四月初,清政府决定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凤城、锦州等15个城抽调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家属近4000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当时年仅10岁的图伯特也随军西行,同父辈们一起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

图伯特从18岁起应试成为披甲,因当差勤奋,努力学习,平时又注意研究历史、地理,业余时间还从事农耕,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升为锡伯营总管了。清喜庆七年(1802),图伯特采纳兵民的意见,排除同僚的非难,力主在绰合尔渠以南另行开渠并确定了在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自崖上凿渠的具体方案。

当年农历十月,正式动工开渠。各牛录分编成两个大队,共400个劳动力,采取边挖渠边屯垦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新开渠道试水的问题,又解决了渠工的口粮问题。总管图伯特日夜不离工地,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员,用香火测量地形、钉桩,标明翌日开挖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锡伯族军民在图伯特的率领下,齐心协力,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在喜庆十一年(1808),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大渠一经建成,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至今已开垦了20余万亩,使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后,喜庆皇帝十分赞赏,于1890年,令其进京朝觐,并绘图紫光阁。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样土,向喜庆皇帝一一介绍各色土壤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发展锡伯族农业生产的远景规划。

朝觐之后,图伯特遵旨返回东北故乡省亲,向乡亲们汇报了在伊犁驻屯的情况。在返回伊犁的途中,授任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清道光三年(1823)图伯特在锡伯营正黄旗(寨牛录)的家里逝世,享年69岁。

为经纪念图伯特倡导开渠的功绩,锡伯族人民在察布查尔大渠龙口和纳达齐牛录等地,请准各建立一座“图公祠”永志纪念。

您可能还喜欢:

毛南族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分龙节

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

令人叹为观止羌族多声部民歌

多元化特征的羌族民间信仰

4、鞠躬尽瘁,明朝开国功臣排名

自古以来,一国的建立总是少不了人才的诞生和一些人的牺牲。明朝,朱元璋从一代布衣到一国皇帝,这其间的艰险和历程也是跌宕起伏的,但他能称帝与他本身的雄才大略、慧眼识珠是分不开的,他要发现人才,善用文臣武将,才能更好的建国,治国。就让民族文化带你看一看明朝开国功臣以及他们的排名吧。

1、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封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先后攻占了元大都、元上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明朝建立后,徐达先后多次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徐达骁勇善战,善于治军,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明朝第一大功臣。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