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东北开门风水是吉是凶(开东北门风水吉凶布局)

时间:2024-05-31人气:作者: 佚名

东北开门风水是吉是凶(开东北门风水吉凶布局)

文郁震宏

1

大麻一镇各村有各村的特点今天且说一说大麻的东北大门永丰村

永丰永远丰收听起来像个新地名其实是个古老的地名古老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清了至少南宋时已经存在

从五代十国时期一直到清朝一千多年间永丰一直属于崇德县清朝改称石门县南津乡宋元时期南津乡下面管辖8个里除了永丰一直奇迹般地沿用至今外其他7个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因此永丰这个地名的本身已经称得上是桐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除此之外像石东姚家埭朱家兜霍雀桥等也都是清代已有的老地名走进永丰就是走进了历史

2

宋朝以前永丰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是一个谜说永丰要从宋朝说起

说宋朝先说桥永丰村曾经有一座松老桥名气与望仙桥不相上下松老桥在永丰村东南跨下塘河老底子辰光此桥在上市大麻永秀芝村一带非常有名说起松老高桥大大小小都晓得

松老桥始建于宋朝9601276究竟是北宋还是南宋书上没有说清楚传说有一位开摆渡船的老人用五十年的积蓄造了这座桥桥造成后他自己化作了一颗松树因此这座桥就被叫作松老桥也有说造桥的老人在桥边种植松树故名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您不相信我也不相信

我的感觉按照宋朝人取名字的习惯松老或许就是造桥人的名字宋朝人的名字里带个老字的极为常见比如周秀老王逸老徐商老之类例子举不胜举这就犹如现在人名字里带个建字如建强建中建国建新建设之类似乎每个村子都会有

猜测还不至于此宋朝嘉兴一带桥名里带老字的除了松老桥还有吴老桥庄老桥感觉上吴庄应该都是造桥人的姓氏因此我又怀疑松老最早或许叫宋老宋是造桥人的姓后来人用同音字代替写作了松老读音相近而且看起来又高雅许多这也未尝没有可能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非常多见比如我的名字就常被写作俞振洪范厂长也常被写作樊厂长

松老桥从建成开始便是一个要津宋元时期崇德县设立三个巡检司类似于现在的公安分局其中一个就叫安邱巡检司我估计安邱巡检司的位置大概就在松老桥一带明清两代松老桥上设有炮台烟墩烽火楼一直到抗战期间日伪军还在松老桥设置碉堡

1946年8月永秀乡乡长沈允文上市乡乡长徐学权联名上呈崇德县政府拆除了碉堡从此以后松老桥才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桥一直到它崩塌

桐乡市丨大麻镇丨西永丰桥俗称西染店桥

3

宋朝的永丰除了松老桥还要说一个名人王琮

王琮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永丰村人现在永丰村的王姓大概就是他的后代

王琮本是杭州城里人城里人不做搬来永丰做了新居民此在南宋初年大概算是时髦放到现在却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

王琮字伯玉也作宗玉中玉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登进士第做过代理礼部侍郎两浙转运副使等职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王琮被罢免两浙转运副使原因是他的前任范冲刻印资治通鉴还没完成王琮接任把资治通鉴的书板毁掉并说

资治通鉴是邪书司马光是奸臣

王琮的后半生尽管屡起屡废但他去世时的最后职务仍是龙图阁直学士习惯上也可以叫他王龙图永丰村有个龙图殿祭祀的是包公因为包公也做过和王琮一样的官龙图阁直学士然而附近一带并无包姓包公与桐乡又没有半点渊源永丰一带祭祀包公确实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颇疑心这个龙图殿起初或许祭的是王龙图后来才逐渐变成了包龙图

王琮的儿子王允功1123字元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大麻历史上一共出过两对父子进士最早的便是王琮王允功父子第二便是明朝时候崇益村的金氏这样的科举盛事乡镇一级是比较少见的

4

再说永丰村的蔡家

有关蔡家永丰一带有个传说特别有名老一代人大多晓得说来话长这里长话短说传说老底子辰光永丰蔡家里有人开了刺毛船撞了劳布政使儿子的官船劳家势力大此事非同小可蔡家急忙与新科状元德清蔡状元攀了同宗蔡状元还送了一块匾给永丰蔡家才始免祸

这个传说里的人物其实都是真实的

劳布政使就是劳永嘉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他的家就在永丰村的南面现在崇福镇民利村的劳家墙门头

德清蔡状元有两个一个是康熙九年1670状元蔡启僔一个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状元蔡升元两人是叔侄关系而蔡启僔的父亲蔡奕琛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也就是习称的阁老

传说里的蔡状元不知道是蔡启僔还是蔡升元总之这个传说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在康熙前期那么永丰蔡家如何能与德清蔡状元家攀上同宗而蔡状元又如何会认下这门宗亲呢

这就又要说到宋朝了

南宋时候蔡襄的七世孙蔡源从福建迁到崇德县他的儿子蔡舜卿又从崇德县迁到德清县他就是德清蔡家的始祖到了明朝蔡舜卿的六世孙蔡中依又从德清迁到崇德县桂华里他的儿子蔡斗考中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官至知州

由此可见德清蔡与崇德蔡确是同根同源否则崇德蔡家不会跑去德清认宗亲德清蔡家更不会稀里糊涂地认他们因此地方还有传说永丰蔡家本来姓杨因为得罪了劳布政使家才改姓了蔡再去认蔡状元为同宗

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让人信服试想状元都考得上的人应该不会这么好骗吧

再说细一点蔡中依从德清搬到崇德县桂华里而崇德县在古代却有两个桂华里一个在现在崇福镇五桂弄一个是南津乡所管八个里之一按照传说所反映的信息蔡中依迁居的桂华里应该就是现在永丰村蔡家渡船头这一带正是古代南津乡范围而蔡中依应该就是永丰蔡家的老祖宗否则便难以解释这个传说了

蔡家渡船头的老石堍

5

我在章安桥遇到一位蔡姓老人他说蔡家有个祖坟风水特别好就在龙图殿西面地形像官帽后来出过举人几十年前蔡家墙门堂还有上马石石稻地等遗迹

蔡姓老人说的祖上那位举人老爷按照地方志的记载当即蔡中依的儿子蔡斗而那个祖坟应该就是蔡中依的墓关于这个古墓大麻电管站的建毛先生永丰人也跟我说起过传说里面有金头金头未必可信但至少说明这不是普通人家的墓地

蔡家是永丰的望族盛极而衰本是世间常事谁家祖上没做过官谁家祖上没种过田呢渡船头蔡姓老人说到蔡家的衰落举了一个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故事

蔡家后来败落了外地有来送报贴的我们祖上付不出钱就叫他们以后不要报来了

古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科举中式以及官职升迁的喜报要由专门的人送来这种报喜的人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报录人也叫报子报录人送了喜报主家要给他们一定的钱这就是报酬

儒林外史里写到范进中举以后范家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报录人去了这笔钱数目并不算大蔡家付不起以小见大说明这个家族确实衰落了衰落的时代老人也不确定只说大概是清朝手里

蔡家因为付不起报录钱而叫报录人以后不要送报贴来说明这些科举中式或者官职升迁的喜讯都来自外地的本家结合永丰一带有关蔡状元的传说则这个本家应该就是德清蔡家当然德清蔡家与崇德县城里的蔡家也是同宗娘娘就是老太婆则渡船头蔡家与县城蔡家也就是同宗了那么这些喜报县城里的蔡家或许也会发到渡船头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蔡家虽然衰落了尚不至于到陷入困顿的境地墙门堂石稻地还在在地方上还算得是乡绅人家这里举两个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蔡寿发任永秀乡乡公所书记民国三十五年1946蔡芝祥任永秀乡农会第一股主任如果把永秀乡比作一个国家那么蔡寿发蔡芝祥的职务至少在县长以上据渡船头蔡姓老人说解放后蔡姓有被评为富农的人家

6

回头再说龙图殿旁边的蔡家祖坟官帽坟民间传说永丰蔡家的发迹主要是这个坟葬的风水好

可惜这样一个著名于地方的坟墓却不见于地方志记载地方志有记载的是朱逢吉的墓朱逢吉是地方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墓地当然也就重要从正德崇德县志一直到光绪石门县志都不忘记上一笔

大理寺丞朱逢吉墓在永丰里

永丰村地名有朱家兜朱姓又分布永丰好多个小村坊他们是不是朱逢吉的后人因为没有谱牒可据不好说崇德县的朱姓北宋末年就出了一个进士朱炎一直到近代长盛不衰是一个千年望族朱逢吉的父亲朱志道元朝时做过传贻书院山长吴江州学正是程朱理学在桐乡的重要传人

关于朱逢吉的最后官衔一般说是大理寺丞正五品也有说是大理寺少卿正四品但朱逢吉所作樵苏子传落款为永乐改元大理寺卿朱逢吉则他最终的官职应该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但明朝人雷礼的国朝列卿纪却没有记录朱逢吉究竟有没有担任大理寺卿就只能暂时存疑了

朱逢吉的墓地在永丰这是确凿的但具体在哪个位置就难说了我不觉又想起了永丰人建毛先生供职于大麻电管站说的龙图殿边的那个古墓传说里面有金头则应是官宦人家的有可能是蔡家的祖坟也有可能是朱逢吉的墓或者蔡朱的墓都在龙图殿附近

我近来听地心里叶先生嘉盛纺织董事长说好多年前他在龙图殿附近看到过一块硕大的墓碑上面刻有皇清例赠陈夫人范夫人字样则是一个清朝的墓地可惜不知墓主是谁而这块墓碑现在也不知去向很觉可惜

龙图殿据老人讲老底子的时候有八九亩地规模不小但在地方志上却没有记载一个字光绪石门县志记载水月庵在一都七图一都七图也正是龙图殿所在的地方石门县志里的水月庵是不是龙图殿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而桐乡县地名志记载永丰村有永丰庙地方传说始建于唐朝现在的永丰庙与龙图殿合在一起一个单位两块牌子

永丰是个古地名永丰庙也是个古庙民间所谓土地庙因此用一个庙就可以代表整个地方民国时候成立的永秀乡永就指永丰庙秀指秀庄庙在黎明村华家桥东有地名秀庄庙前简称庙前可见永丰庙的影响我估计龙图殿在古代时候大概只是永丰庙里的一个殿

龙图殿附近又有一个福生庵龙图殿大家都知道福生庵只有年纪大的才晓得1948年秋永丰国民学校成立校址就设在福生庵里

龙图殿东有会头河东会西石东等小村坊石东是个老地名光绪石门县志已有记载会头民国时候写作罱鱼会头桐乡县地名志写做捻鱼会头都是依音填字本字应该怎么写不可考

永丰桥俗称染店桥

7

龙图殿北有条河叫什么河我问了人都说不清楚后来看了村里树的路牌上面写着姚家埭港过西上南通塘河过东落北通大红桥港大红桥港当地人叫洞桥港洞就是大红的合音这倒是一个很好的语音学材料

河上有两座老桥分别为东西永丰桥俗称东西染店桥光绪石门县志上写的也是染店桥光绪志记永丰一带的桥还有永丰庙桥霍雀桥可见这个俗称的来历是很早的老底子辰光这里大概开有染店吧

东西染店桥往西至姚家埭一带有卫家里汤家里地心里等小村坊民国时期这一带出过永秀乡副乡长叶品甫沈云生等地方名流卫春山担任过永秀乡农会第二股主任抗战期间永秀乡四大金刚之一的叶文浩也是地心里人比宋荣春更出名宋荣春是德清人他在永丰胡家庄摆过团部当时也非常有影响胡家庄三面环水又是孤吊吊的一个村坊易守难攻适合摆团部也适合隐居

姚家埭港一线民国时期如汤宝军汤文扬陈斐章叶有甫沈永清等也都是著名的乡绅说到永丰的汤姓我不觉想起了汤望久他是石门县人是不是永丰人不敢确定汤望久工书法精医理写了一本书叫无人爱稿这个书名真够酷的

除了东西染店桥永丰还有郑家埭桥姚家埭桥章安桥等现在都已经是新桥了郑家埭的郑姓民国时候有郑时济郑文学等人都是地方绅士名字也取得风雅一看就是书香门第

章安桥老底子写作章恒桥又写作张安桥章恨桥等到底以那个为正不知道章安桥以沈姓为主又有王姓夏姓等民国时期永秀乡乡长沈允文第三保保长沈雄樵都是章安桥人沈允文书法极好担任乡长的时间也长是个值得挖掘研究的人物

永丰人建毛先生供职于大麻电管站告诉我说章安桥没有姓章姓张的人家这样看来章安也好章恒也罢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又是一个谜

永丰村以沈姓为最多见章安桥染店桥朱家兜会头等地都有所谓沈半天浙北地区都一样

舒姓卫姓则是桐乡西部比较少见的姓氏卫姓定居崇德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的卫淇他本是松江人到崇德做县令后来索性做了崇德人当时的崇德县范围很广包括后来的桐乡县在内卫淇具体定居在哪里不清楚书上只记载他的墓在语儿乡大概在今崇福镇东部地区

他的后代中出过一位非常著名的理学家叫卫富益卫富益在南宋灭亡以后隐居不出在屠甸镇办了个白社书院因此传统习惯把卫富益算作屠甸人其实屠甸只是他的一个隐居处他的家到底在崇德县的哪里是一个谜

清代乾隆年间还有一位石门县人卫德华是一个慈善家乾隆时候的石门县不包括桐乡则卫德华是永丰人的可能性就比卫淇卫富益更大了

崇德县的舒姓我只在光绪石门县志里的咸丰庚申辛酉殉难表中见过之前的地方志上似乎没有出现过这个姓氏

咸丰庚申辛酉殉难表是记录公元1860年至1861年太平天国占领期间石门县殉难者的名单其中就有舒锦高舒玉秀舒玉芳舒启民舒子发舒子茂舒锡庆舒永德舒景贤等等这些舒氏殉难者很有可能是永丰人或者说总有几位是永丰人吧

最后很有必要加一句永丰虽小却有一项世界遗产那就是京杭大运河这就是永丰的派头

END

标签: 永丰  崇德  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