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解梦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时间:2024-02-17人气:作者: 未知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文章目录:

1、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2、纽伦堡---圣母大教堂音乐钟

3、世界上最美的五大教堂 最有仪式感的地方

4、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塞维利亚大教堂门票

5、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米兰大教堂在哪里

6、猜你喜欢:

1、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

圣母百花大教堂也称佛罗伦萨大教堂。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一座宏伟的建筑,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而它闻名世界的正是那穹顶。看到那穹顶的人无一不对它竖起了大拇指。本期的城市文化让我们一起看看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吧。

花之圣母大教堂也叫: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在那些狭窄的街道里,仿佛还能听到文艺复兴时期那辉煌的马蹄声。建筑和绘画也还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

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乔凡尼·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仿佛整座圆顶已经在心里建好了。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教堂广场上他的塑像手指着心爱的圆顶。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登上教堂北侧的463级台阶到达圆屋顶,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老城区的街景。

花之圣母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1295年由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在原先的佛罗蒂诺大教堂的基址上兴建,1469年才最后完工。这里曾经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宗教中心。是一座由白色,粉红,绿色的大理石按几何图案装饰起来的美丽的大教堂。这座教堂大圆顶是继罗马万神庙之后的又一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

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

2、纽伦堡---圣母大教堂音乐钟

机械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齿轮运转来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机械钟。对于现在的中国钟楼已经不在是报时的作用了,而是在逢年过节做为祈福被敲响。反观欧美国家城市中的钟楼往往做为该城市的标志,有的甚至名扬天下,人尽皆知。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时钟塔楼,随小编在城市文化中看看都有哪些吧!

时钟位于哥特式圣母大教堂的塔尖部分,既能计时,也能展示月亮运行周期。每到中午时分,钟楼里的七个小人便围着查理四世载歌载舞,就也是“音乐钟”名字的由来。查理四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创立者,钟楼上的场景讲诉了他颁布金玺诏书(14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宪法)的故事。

纽伦堡圣母教堂建于1352年,位于纽伦堡大市场东侧,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现在是一座天主教堂。当年的国王查理四世害怕盗贼偷窃自己的珠宝,因此建立了这个教堂作为储藏室。从教堂西面可以看到它古老的门厅,复杂漂亮的雕刻为它增色不少。门厅上方是米歇尔唱诗台,其顶端的报时钟是1509年安装上去的,每天中午12点始终敲响的时候,会有木偶出来并绕行三周。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堂里拍照不可以开闪光。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它的圆顶,所谓的“石钟”是德累斯顿标志之一。

教堂是按照45×45米的正方形平面图建造的。通过对主轴的加强,使人们很容易的分辨出一个希腊十字。在四角有四个斜上的楼梯,在东侧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圣母教堂凹型塔有51米高,加冠了一个所谓的火焰花瓶。石制圆顶有一个大灯,它的十字架在教堂顶上矗立,有95米高,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它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成为基督教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之一,成为德国与世界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作曲大师巴赫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曾多次在这座教堂内演奏。

二战末期在1945年2月15日德累斯顿空袭之后,由于整个城市大量的热量,圣母教堂最终倒塌了。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由此,毁坏的不仅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经亲自弹奏过的管风琴。只有约翰·克里斯蒂安·菲格完成的祭坛逃过一劫。

1945年后教堂废墟,成为了战争与毁灭的纪念碑。80年代,圣母大教堂被视作东德自由运动的标志和非暴力抗议的场所。

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到2005年,圣母大教堂被作为信仰与希望之地,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闻名于世的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在被炸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杀戮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

在圣母大教堂超过2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战争、火灾、洪水和饥荒,每次它都是人们的避难地。为了纪念宗教改革,教堂前立着马丁·路德的纪念像。

3、世界上最美的五大教堂 最有仪式感的地方

在世界的不同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性,每个不同的城市都有所不同,而在这个世界当中,也有非常美的教堂,那么世界上最美的五大教堂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宗教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美的五大教堂

1、俄罗斯圣彼得堡”救世主滴血教堂”,公元1907年,教堂主体建造完成,外观娇艳秀丽,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俏皮可爱,给人一种置身于游乐场的感觉,其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

2、法国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在1163年决定兴建的哥特式教堂,建造历时180多年,它是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以此教堂为背景写入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

3、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是一座建于公元960年的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哥特式风格教堂。它是英国最高地位的教堂,它是王室成员及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的加冕、获颁杰勋、婚丧等仪式所在之地,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历朝历代君王都在此举行过加冕典礼,即便驾鹤西去也都会长眠此地。

4、德国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一座位于德国科隆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它也是人类建筑历史上迄今为止建造耗时最长的建筑物,花了600年时间才竣工。整座科隆大教堂经历了二战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是广为流传的奇迹。当时,这个教堂的地下通道是很多流浪汉们的寄宿之地,在二战后期有消息传出盟军决定轰炸德国西线最后的据点科隆,科隆人民都争相弃城而去。但留在这个教堂的流浪汉们在一个老者的建议下保护这座教堂,当时轰炸机已经来到教堂的迟尺之外,看到这群勇敢的流浪汉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盟军轰击机上的军人。于是,领头的轰击机改变了原本锁定好的攻击目标,上了膛的炮弹只是象征式地朝教堂周围射了过去,接着便呼啸而过,随后的几架轰炸机也跟着做出了类似的动作,“敷衍了事”地飞走了。

5、帕多瓦的圣安多尼主教堂(st. antuan katolik kilisesi),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教堂。原来的帕多瓦的圣安多尼主教堂由伊斯坦布尔的意大利人兴建于1725年,后来被拆,1906年到1912年在原址兴建了目前的建筑,威尼斯新哥特式风格。

4、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塞维利亚大教堂门票

塞维利亚大教堂原为伊斯兰教的旧址改建而成,现今是基督教教堂,因此,它是结合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文化,是伊斯兰教文化元素与基督教元素完美融合的产物。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艺术珍品。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本期的城市文化,带你了解塞维利亚大教堂。

塞维利亚大教堂(catedraldesevillay)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区省会城市塞维利亚市内的着名宗教名胜,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位居欧洲第三位的大教堂。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塞维利亚市分布于瓜达尔基维尔河左岸,距河口12千米,为内陆河港,港内涨潮时可通海轮。从公元711年到1248年间曾先后为哥特人及摩尔人所建王国的都城。

旅游业因名胜和交通条件而发达。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是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

711年,摩尔人(即今天的阿拉伯人)占领并伊比利半岛并在塞维利亚留下了永恒的足迹。1184年,阿拉伯人政权穆瓦希德王朝开始在今天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1198年清真寺完工。1248年,“圣者”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收回了塞维利亚,赶走了摩尔人。

光复后的塞维利亚,需要一座大教堂,于是原来的清真寺就被用作天主教堂。1381年,不耐烦使用清真寺作教堂的塞维利亚人,决定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建造“希拉尔达大教堂”,即今天的塞维利亚大教堂。随着基督教王国的到来,塞维利亚兴建了工程浩大的船坞和城堡,从此逐渐繁荣起来。

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大教堂曾一度荒废,后来成为几世纪以来基督徒最大的宗教圣地。

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

罗马教皇保罗二世曾于1982、1993年二次造访塞维利亚大教堂。

1987年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曾是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宗教建筑,13-16世纪穆瓦希德文明和安达卢西亚基督教文明的非同寻常的见证,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并称为世界三大教堂。

建造过程

希尔达塔作为原清真寺仅存的一部分,是目前整个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于1184~1196年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改建为教堂的钟楼。那时候整个西班牙的基督徒都在忙着‘改建’伊斯兰建筑,原来宣理塔上的4个象征着法蒂玛之手的圆球,被换成了青铜风向标,一个古罗马装束的妇女,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榈树叶。

教堂内阿布鲁西奥内斯庭院(橘园)和宽恕门以及阿拉伯喷泉也是古老清真寺的遗迹。1432年,教堂的中央大堂告完工,但加建拱顶的工程是1467年方启动,大教堂于1506年竣工。教堂的主礼拜厅建于16世纪,座堂周围漂亮精致的铁栅建于1771年。

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建筑时期经历了穆德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以及最后试图结束上述所有风格的简单纯净建筑期。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牙哥特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艺术精品。

教堂中的阿拉伯清真寺的遗迹完美地保留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比如塔楼立面上醒目的网状装饰和多拱的马蹄形窗户保留了鲜明的阿拉伯风格。而塔楼上用青铜制造的希拉尔达女神像则具有文艺复兴式的艺术风格。

祭坛的装饰屏画历经许多建筑期,参与绘画的有豪尔赫·费而南德斯·阿莱曼兄弟、阿雷赫·费而南德斯、洛克·巴尔杜克、佩德罗·米兰、胡安·鲍蒂斯塔·贝拉斯克斯等。因此,这座教堂是融合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双重风格的宗教艺术的产物。

游览提示

开放时间

7月-8月9:30-16:00;其他时间周一至周六11:00-17:00,周日和节假日14:30-18:00;不开放。

门票

8欧元,包括登塔。儿童,sevilla当地人及16周岁以下少年免费。60周岁以上,16周岁--25周岁半价。

【结束语】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它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保留下的那份典雅与庄严是人们所震撼的。塞维利亚大教堂靠近大西洋西岸,所以四季的气候都会比较温暖,想要去塞维利亚看看的朋友们,无论四季,想去便去,它不容错过。

5、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的米兰大教堂在哪里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被称为“米兰的象征”可见它的地位有多高。历时六个世纪才完美竣工。汇集了多个国家建筑师的精华。它的规模是世界第二大的教堂。本期的城市文化带你了解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意大利着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多魔大教堂、朵摸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历经六个世纪才完工,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建筑师先后参与主教堂设计,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十二到十五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欧洲正流行,所以奠定了这座建筑的哥特式风格基调,在内部装饰上,由于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的兴起,因此也融入了巴洛克风格。

因此,它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

教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baroque)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米兰大教堂在装饰及设计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整个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品。

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米兰大教堂可以说是把这个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这些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外部特征。教堂内外墙等处均点缀着圣人、圣女雕像,共有6000多座,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教堂顶耸立着135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精致的人物雕刻。

【结束语】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先后经历了六个世纪才竣工,它汇集了多个国家的建筑设计师是思想及多种民族的建筑风格。运用的元素很多,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它算是上是创意式哥特式教堂了,但又完美的保留了“装饰性哥特式”风格,不能不说是世界珍宝啊。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