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搞砸中英“黄金时代”,英国一些政客太愚蠢

时间:2023-05-08人气:作者: 佚名

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搞砸中英“黄金时代”,英国一些政客太愚蠢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陈青青 白云怡】“英国一些政客把台湾问题国际化的论调非常愚蠢。”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英国和美国拥有类似的政治制度,但在对华政策上英国不应处处跟随华盛顿的脚步。他认为,英国政府在台湾等问题上紧跟美国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这样做“把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给搞砸了,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英国首相苏纳克去年10月上台后一直面临着来自保守党的一些压力——要求他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而苏纳克本人也在上任后首次外交政策演说中为中英关系重新定调,声称过去10年英中的密切经济关系是“天真的”,以前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英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罗思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直言,一些政客把中英关系“搞砸了”,这十分愚蠢。他表示:“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英国来说有着巨大利益。伦敦金融城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国际业务的,而英国有比法国和德国更方便的语言优势,中国企业在英国实现国际化要比在其他国家容易得多,两国完全可以实现双赢。但现在我们把它搞砸了,也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我们现在的对华政策)是愚蠢的,完全违背了英国人民的利益。”


苏纳克

罗思义认为,中英关系的损毁背后有美国的身影。他表示,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对华政策非常明智,正是在他的任期内,英中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但现在这一“黄金时代”却已经被美国摧毁。

罗思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正在欧洲制造混乱。我们和美国或许有同样的政治制度,但我们不应向美国屈服,处处都跟着华盛顿的脚步。正是由于欧洲现在处处附和美国的政策,才导致了高通胀、低增长以及俄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方面,欧洲应该向亚洲学习。”

罗思义以台湾问题举例说,现在一些英国官员持有一种论调,即“我们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但我们要把台湾问题国际化”,这种论调实在是非常愚蠢、虚伪,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中国人听了恐怕都会笑”。他认为:“英国政府的这种政策具有很强的挑衅性,因为他们很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

“事实上,在台湾问题上的这种立场也违背了英国和欧洲自身的利益,将会使英国和欧洲面临更大的危险。”罗思义称,在现实中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民众对台湾问题并不怎么关注。他强调说:“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因此,他认为,欧洲国家的政府可能会卷入一些危险的事情,但欧洲民众对此并不热衷。


苏纳克和拜登

作为知名的经济学家,罗思义非常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在他看来,中美关系现在非常糟糕,“而且情况会变得更糟”,因为美国正越来越不甘心和中国继续展开和平的经济竞争。罗思义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美关系将变得更加危险。

不过,罗思义预测说,“当未来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时,美国会变得比现在稍微友好一些”。与此同时,如果中国的核力量更强大一些,美国也会更不倾向于发动战争。他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与和平政策相互结合,美国会变得更为理性一些。但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成。”

“我最担心的危险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会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谈及乌克兰危机,罗思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已经在乌克兰挑起了同俄罗斯的战争。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在攻击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不道德也不公正,但这些国家往往无法在军事上回应美国。”这名英国学者还表示:“我们应该清楚,真正导致乌克兰危机升级的是北约东扩的图谋。不过,俄罗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所以,这对美国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它正在与一个大国‘开战’。这非常危险。”

延伸阅读:

媒体:英外交大臣演讲提了65次中国 严厉谴责对华鹰派

当地时间25日晚,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在伦敦历史地标金融城市长官邸发表年度例行讲话。

通常,英国外交大臣会在此次演说中阐述一系列外交政策问题,但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克莱弗利的此次演说,除了略微提及苏丹和乌克兰撤侨外,大致上都聚焦于中国,演讲稿中甚至65次提到中国。

与其说是年度外交政策演讲,不如说是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宣讲,是英国首相苏纳克就任后,英国最明确的对华态度展示。


演讲稿截图 图源:英国政府网站

“英国必须与中国接触”

就在不久前,克莱弗利接受采访时曾抛出“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的荒谬论调。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说,英国外交大臣显然应该好好补一补历史课了。

克莱弗利一路补到了《三国演义》,对于这次演讲,他是有备而来。

克莱弗利在当晚的讲话中说,制定对华政策的前提,是认识到中国历史文明的深度和复杂性。

“中国是少数几个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国家之一......在经历每一段动荡期后,中国总会重新崛起。”他说,“中国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开场是这样描述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他指出,在过去20个世纪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1820年中国的GDP份额占世界三分之一,超过了美国、英国和欧洲的总和。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人凭借着进取精神,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快速的经济增长,让至少8亿人脱贫。

因此,他认为,无论是“威胁”、“伙伴”还是“对手”这样的词汇,都无法恰当形容中国,英国的对华政策无法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概括,这么做是不可能和不切实际的,更是不明智的。

克莱弗利认为,中国同美西方能够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因为从气候变化到流行病预防,从经济不稳定到核扩散,放弃与中国的对话就无法解决任何重大全球问题。

“让我宣布某种新冷战,并说我们的目标是孤立中国,很容易,也会令一些人满意,但这是错误的。”克莱弗利说,“这将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背叛,也是对现代世界的有意误解。”

克莱弗利提出三条对华政策“支柱”,即在对华交往中加强对国家安全的保护;深化与美、日、印、澳等盟友和伙伴的联系;直接与中国进行双边和多边接触,以维护和创造开放、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

他称,英国将致力于同中国建立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兴趣继续从中国的投资中受益。“我们已经拨出资源,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的英国使馆。我决心与中方达成协议,以便这项工作能够继续进行。”


克莱弗利

捧着过时剧本,念着旧台词

在学习了中国历史后,克莱弗利的讲话中仍然不乏拿人权、自由和国际义务等陈词滥调,和《联合国宪章》及中英联合声明等向中方施压,老调重弹般炒作涉疆、涉港所谓人权问题,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用心。

克莱弗利称,中方应履行对中英联合声明的义务,英有权发声并采取行动。另外,中方不应将英方在涉疆问题上的言行视为干涉内政。

台湾问题上,他声称,英国的长期立场是希望看到两岸分歧得到和平解决,反对任何一方采取单方面行动来改变现状。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今世界深度交融,多重挑战相互叠加,需要各国合作应对。集团政治、冷战思维违背历史大势,不符合包括英国在内的各方利益。中方一直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发展对英关系,但英方一味抱残守缺,捧着过时剧本,念着旧台词,最终只能离时代的进步越来越远。

关于香港问题,《中英联合声明》涉及英方的条款已经全部履行完毕,英方对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不存在所谓“权利”和“责任”。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睦,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英方对此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执意污蔑抹黑,纯属别有用心。台海现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当前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对其纵容支持。英方如果希望保持台海和平稳定,就应当严格恪守一中原则,坚定反对“台独”分裂行径。

毛宁重申,台湾、香港、新疆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中方敦促英方谨言慎行,停止无端指责中国、干涉中国内政,多做有利于中英关系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事。

“精分”的表象与混乱的实质

如果克莱弗利以为读过《三国演义》就了解了中国历史,那么他的了解显然太过肤浅。何况,仅仅这部历史小说他都没有读透。要知道,《三国演义》的最后一句话是: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何为“天数”?


中英国旗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克莱弗利的演讲中大篇幅提到中英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并通过列举实例的方式阐明与中国合作的巨大机会,这与英国当下的经济困境密切相关。

英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出口相比,服务业更依赖国家间的良好关系。如果世界被集团对抗一分为二,英国也将被撕成两半。

如果一些英国政客认为“对抗中国”会增加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那么他们显然对英国经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以及那些陷入最终停滞和衰落的国家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

克莱弗利清楚地知道,这些话“不会取悦伦敦的某些圈子”,甚至通过明确表示他不想要一场新冷战,对英国政界的对华鹰派进行了相当严厉的谴责。

《金融时报》分析称,克莱弗利之所以呼吁对华建立建设性关系,就是想借此压制对华鹰派的保守党人。

英国政府过去几年来一直停留在鹰派主导的模式中,克莱弗利正在尝试将叙事转回中间立场:既承认中英加强交流的重要性,又顽固地重申一些“政治正确”的言辞以达到平衡。

这种“精分”式的两面性言论,暴露出英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混乱性。对于克莱弗利表态中的积极部分,我们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