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华家池校区多只小鸳鸯被流浪猫吃了

时间:2024-05-30人气:作者: 佚名

华家池校区多只小鸳鸯被流浪猫吃了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多只鸳鸯幼鸟被流浪猫吃掉,流浪猫的温饱难道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要?”一时引发网友热议。


图为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内的湖心岛

昨天,橙柿互动记者来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据了解,校园内的鸳鸯主要在华家池东北侧的湖心岛活动。

在通往湖心岛的桥上有一张告示: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在附近繁殖,请勿在此投喂流浪猫。


湖心岛的桥上有一张告示提醒勿投喂流浪猫

湖心岛草坪上,记者看到一只绿头鸭和一只斑嘴鸭,它们体形较大,正趴着休息。绕湖心岛转了两圈,并没有看到鸳鸯。


绿头鸭和斑嘴鸭

这两天,来自河北的许先生正在浙大华家池校区参加培训。他说今天下午没看到鸳鸯,因为鸳鸯频繁活动的时间一般在清晨,那会儿也是最佳观赏时间。“前两天的事情我也看到了,感觉比较可惜。鸳鸯的天敌不算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小鸳鸯很难存活。”

学生小叶说,她平常不会专门来湖心岛看鸳鸯,但是最近偶尔也看到了几只。“最近校内论坛也在讲这件事,说流浪猫把小鸳鸯给吃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水中跟随妈妈游的小鸳鸯

半个月前发现9只小鸳鸯

几天后还剩5只

傍晚,记者联系上了西湖鸳鸯护卫队志愿者陆建利。他告诉记者,5月12日早上9点左右,有市民在浙大华家池校区内发现了9只鸳鸯宝宝。但是没过几天,这窝小鸳鸯就只剩下了5只。

“看到小鸳鸯,也需要运气的。这次的发现者是徐先生,当天他在华家池边散步,走到一棵柳树边,突然从草地里跑出1只大鸳鸯和9只小鸳鸯,发出细小的叫声,然后接连跳进水里。”

陆建利说,这只鸳鸯妈妈大概是因为西湖边竞争太激烈,没有找到合适的树洞,就飞到华家池繁育小鸳鸯。

“后来几天,我们都在观察这些小鸳鸯。不过仍然做不到一直守护,小鸳鸯减少到5只之后,我们立刻调取了监控,发现消失的4只小鸳鸯,至少有3只是被流浪猫拍死的。”


小鸳鸯在湖心岛内休息

有学生在湖心岛放了投喂器

本意是好的,但选址不合适

记者又联系上浙江大学学生动物保护者协会(以下简称浙大动保)负责人黄同学。他说,学校里是有不少流浪猫,不过浙大动保从未组织过投喂流浪猫的活动。

“前段时间我们接到学生反馈,说去年有学生通过‘街猫’App申请了投喂器和猫窝,自行放置在湖心岛。但湖心岛也是我们学校鸳鸯生存的地方,这样的设置是不合理的。”

黄同学说,浙大华家池校区没有浙大动保成员,知道这件事后,他们立即赶过来,在校保卫办的指导下,把猫窝和投喂器都清理掉了。


校区内的流浪猫

“我们在校内论坛发布了一则协会通报和一则澄清公告,希望同学们不要不科学投喂,如果使用不明来历的投喂器,猫咪会自动聚集过来,而流浪猫有捕食、扑杀鸟类的天性,这对鸟类与野生动物乃至生态环境无疑是有害的。”

记者发现,5月26日,浙大动保确实在校内论坛发布了一则题为《拒绝不科学投喂,保护华家池野生动物》的公告。

“浙大动保希望华家池湖心岛区域‘街猫’投喂器的申请与放置者联系我们,希望当事人能撤走所放置的设备,或转移到确保不影响野生动物与生态的地方。也希望不管在哪个校区,同学们请不要申请投喂器进行投喂,因为这样难以控制……”

5月27日,浙大动保发布了一则澄清帖,其中提到华家池湖心岛上发现的“街猫”机器,去年就在那里,并不是鸳鸯繁殖季节恶意临时放进去的,只是在之前的清理中未被发现。不存在有人知道鸳鸯在岛上繁殖,恶意将投喂机器放入湖心岛,刻意危害鸟类的情况。

黄同学说,最初设置投喂器的同学,本意是好的,当初安置“街猫”,可以赠送绝育券。目前已经绝育39只猫,部分已经被领养,但在选址上确实欠考虑。

“这次事件后,我们会更加注意,尽量让流浪猫远离鸳鸯和其他野生动物繁育点。我们不提倡投喂,而且不经学校允许设置投喂器,可能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是要请大家注意。”


浮在水里的鸳鸯

以后如何保护校园里动物的生态平衡?

陆建利说:“我们会持续推广西湖鸳鸯护卫队的经验,在学校里多宣传,学生们也可以一起保护鸳鸯,引导他人文明观赏,保持距离,不主动投喂。”

“快期末考试了,人手也不太够。过了这段时间,我们准备张贴更多告示,还会和学校安保部门合作,思考更多对策。针对留鸟和候鸟,我们也会尽可能排除各类隐患,让小动物们安全生活。”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汤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