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百科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美大使吓唬匈牙利:跟中国关系好,代价就是主权没了

时间:2024-06-12人气:作者: 佚名

美大使吓唬匈牙利:跟中国关系好,代价就是主权没了

【文/观察者网 杨蓉】

路透社6月11日称,美国驻匈牙利大使戴维·普雷斯曼(David Pressman)当天于在匈投资美企面前“猛烈抨击”匈牙利政府与华政治、商业来往密切,抹黑称外国政府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往往“以主权为代价”。报道提到,美大使此番表态正值中匈关系提质升级后不久,匈牙利当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

普雷斯曼是在11日于匈牙利美国商会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时发表上述言论的。从美国驻匈大使馆发布的讲话全文来看,普雷斯曼在演讲中用过半篇幅指责匈牙利过于积极推进与中国“互联互通”,“背离”了所谓民主国家共同体的“价值观”,“敲打”布达佩斯靠拢欧美政治经济模式。

普雷斯曼称,“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国都是匈牙利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然而,“美国在匈投资的首要地位以及美国投资对匈经济和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如今并没有得到匈牙利政府或其控制的媒体的突出报道,”他说,“但我们确实听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消息。”

根据普雷斯曼的说法,匈牙利可选择与任何伙伴国家“互联互通”开展业务,但他同时宣称匈中贸易基于“充斥着腐败的不透明合同”。他声称,“与中国做生意是有附加条件的,而往往是以主权为代价”,论据则是中国投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西方媒体用于鼓吹“债务陷阱论”和“中国威胁论”的“典型事例”。

匈牙利媒体444.hu网站指出,普雷斯曼多次提到的“互联互通”,正是匈外长西雅尔多最常用的一个词语。今年早些时候,中匈两国承诺深化执法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匈警察据悉将开展联合巡逻,这也成为了普雷斯曼的论据。“这种互联互通是有代价的。今天觉得是‘互联互通’,明天账单到期时,可能觉得更像是胁迫。”


图为美国驻匈牙利大使戴维·普雷斯曼(匈牙利444网站)

普雷斯曼称,美国也同中国做生意,但“是透明的,基于明确的规则,并对我们盟国的安全利益给予应有的关注”;而美国企业之所以选择投资匈牙利,是因为其“致力于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走向政治开放和经济机会”,匈牙利的繁荣也来自于其对透明度的尊重、对法治的维护和对民主的重视。

“匈牙利的比较优势是向这些原则过渡,而非背离这些原则,这是它的卖点。”普雷斯曼敲打道,“我们都知道,匈牙利不可能长期一直‘既要又要’。既从民主国家的大家庭中获益,但又不受其约束;行使权利,但不总是承担责任。这是行不通的。”

他表示,自己会定期召集来自各领域的匈牙利年轻人进行讨论,他们“一致认同”匈牙利想要欧洲和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模式,不想要“俄罗斯模式”或“中国模式”。就在11日当天,普雷斯曼还提早离开了匈牙利美国商会的活动,与当地年轻人庆祝布达佩斯骄傲月的开始。


11日,普雷斯曼和丈夫同匈牙利性少数权益倡导者进餐、对谈

匈牙利既是北约成员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但长期在移民问题、司法改革等议题方面与欧盟存在诸多分歧,被认为是“刺头”。路透社提到,俄乌冲突爆发后,匈牙利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密切联系,并在批准瑞典加入北约一事上一拖再拖,也导致匈牙利与美国关系恶化。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金融时报》11日援引知情人士披露,因对乌立场存在分歧,由东欧9个北约国家组成的“布加勒斯特9国模式”(B9)讨论了今后排除匈牙利参加未来会议的可能性。报道引述一名消息人士称,相关讨论“非常严肃”,“我们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以这种形式开会”。

2015年,B9在罗马尼亚和波兰的共同倡议下成立,并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名字命名,成员国包括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些国家都曾与苏联关系密切,有些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有些曾加入华约,且均在冷战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金融时报》说,在最近的会议上,匈牙利否决了B9关于增加对乌克兰援助的联合结论,也否决了北约加强对乌军事支持或加快其加入北约的任何行动。有官员称,11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的会议上,匈牙利再次拒绝批准一份其他国家已经同意的声明草案。

在对华关系上,匈牙利也与部分考虑“去风险”的欧盟国家不同。2024年是中匈两国建交75周年,双方决定将现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经贸方面,匈牙利不断加深与中国的联系。过去十年间,中匈双边贸易额实现了约73%的增幅。目前,中国是匈牙利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2023年中匈双边贸易额达145.2亿美元。中国长期保持匈牙利在欧盟外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地位。

匈牙利投资促进局(HIP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直接投资达76亿欧元,占外国对匈直接投资总额58%。这意味着继2020年后中国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另一方面,西雅尔多3月在华盛顿表示,美国企业2023年是匈牙利第二大外国投资群体。耐人寻味的是,他同时评价说,美匈合作是“真正的成功故事,但政治合作除外”。

当地时间3月10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受匈牙利М1电视台(国家电视一台)访问时喊话美国,称虽然当前中美两国对匈牙利的投资以及与匈牙利的贸易额大致相当,但中国的投资正增加、美国正减少,美国如果想跟上中国的步伐,就必须增加对匈牙利的投资。


欧尔班接受匈М1电视台对话(欧尔班脸书账号)

欧尔班称,从经济角度来看,在即将到来的11月大选中,共和党前总统特朗普若能当选将对匈美关系意义重大,而反观若现总统拜登当选,则会让情况变得非常糟糕。他提到,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后废除了与匈牙利的双边税收协定,该协定原本是为了避免双重征税,且没有制定新的立法,这对加强匈美两国关系构成了严重障碍。

至于部分声音污蔑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上不透明,实施经济强制,让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陷阱”等,中方此前也早已多次进行驳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指出,这不过是某些势力为了干扰、破坏中国对外合作而编制出来的话语陷阱,这种论调首先违背经济常识,没有任何一个合作伙伴认为中方制造了所谓的“债务陷阱”。

“中国没有用钱引诱我们,是我们主动向中国寻求资金支持。”面对西方媒体指责“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中国搞所谓“债务陷阱”的说法,斯里兰卡前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博士此前反驳道。“我认为必须将不实宣传和现实区分开来,斯里兰卡并没有落入债务陷阱。”

科霍纳博士介绍,为建设港口,斯里兰卡最初接触了一些西方投资人和多边机构,但因为当时斯里兰卡国内动荡刚刚结束,他们对资助心存顾虑。在融资碰壁后,斯里兰卡将目光投向中国。最终,是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向斯里兰卡提供了大量投资支持。“斯里兰卡有望进一步从‘一带一路’投资中受益,或许‘一带一路’相关投资能够帮助斯摆脱当前的财政危机。”

中方一直十分重视项目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并积极主动为债务国“减负”。2020年,G20提出了“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自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债权国已经暂停了48个低收入国家共计129亿美元的外债偿付,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共计对23个国家的官方债务进行了缓债,缓债金额超过了13亿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国家全球战略智库2023年发布的《生产性金融:中国海外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报告分析认为,中国贷款是填补发展中国家融资缺口(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的重要外部资金来源,不但融资规模庞大而且具有耐心资本特征,并且在提高就业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业活动和助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还指出,在还款方面,中国贷款并未加重债务国的债务负担、反而有一定缓解作用。其基于世界银行公开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获得来自中国的主权贷款可以使债务国人均GDP增速提高0.6-1个百分点,且这一效应具有统计显著性。与此相对,美国和世界银行贷款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显著,甚至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