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农助农 > 正文

双季稻怎么施肥,双季稻三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是什么

2022-08-05 20:06:58 佚名 【 字体:

双季稻怎么施肥,双季稻三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是什么

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是以控肥、控苗、控虫为核心的综合栽培技术,“控肥”是控制施氮总量,调整基肥和分蘖肥施氮量,在基肥充足、保证密度的基础上,推迟分叶肥施期,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控苗”是通过控肥控制无效分叶和高峰苗,提高分叶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控病虫害”是控肥控苗,优化人口结构,增强人口渗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确保水稻消费安全。

双季稻怎么施肥 双季稻三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是什么

利用良种培育壮苗

1、选择优良品种,保证种子数量。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质高产品种。每亩耗种量杂交早稻1.75-2公斤,杂交晚稻1.5-1.75公斤,常规早稻4-4.5公斤,常规晚稻3.5-4公斤。根据千粒重调整种子用量。

2、适时播种。早稻当日平均气温稳定,过12℃时平均气温稳定, 在阳光明媚的季节播种;根据安全抽穗期和苗龄,晚稻应及时播种。机插秧龄不宜超过22天,抛秧、手插秧龄不宜超过28天,晚稻秧龄应在9月20日前确定。

3、播种薄而均匀。对于湿育秧,苗木成本的比例为1:10,以准备足够的苗圃。早晚抛秧,每亩用秧盘65-70个,穴434个,每季用秧40-45个;机械插秧,苗木成本与苗木成本之比为1:80。对于一季稻,应使用9英寸的秧苗托盘。杂交稻每盘播干种子45-50g,常规稻每盘播干种子55-60g;7寸秧盘适用于双季稻,早稻90-100克,晚稻70-80克。

4、苗圃施肥。湿润育秧,每亩施用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为基肥,2叶1心期每亩施用尿素和氯化钾2—3公斤为“断奶肥”,移栽前3—4天每亩施用尿素约5公斤为“运肥”。苗期施用营养肥“宋家肥”。氮磷钾适宜比例为N:P2O5:K2O=1:0.3-0.5:0.8-1

5、苗圃水分管理。播种到1叶1心期后,沟里要有水,苗木板上不能有水。从2-3叶期开始,采用湿润与浅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三叶期后,浅水层不应淹没心叶。

基础苗合理密植

(1) 及时移植(抛掷)。早稻秧龄25~28d,晚稻秧龄20~25d。机插秧苗适宜移栽叶龄为3~4叶,早稻秧龄为20~22天,晚稻秧龄为15~18天。

(2) 合理密植,基本苗充足。种植规范20cm× 16.7cm或26.4cm× 13.2cm或65-70盘(434孔盘),每亩播种或抛秧18000-22000孔,杂交稻每孔1-2粒苗,常规稻每孔3-4粒苗;单季稻每亩育苗盘25-30个,双季稻每亩育苗盘35-38个。

确定肥料总量

(1) 确定目标产量和生产率。区域目标产量根据种植地多年水稻产量水平确定,一般在前三年区域平均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5-20%。土壤肥力产量是指不施氮肥的水稻产量。早稻或晚稻产量250-350公斤/亩;一季稻亩产350-450公斤。

(2) 测定氮的总量。根据无氮区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产量确定全氮施用量,并按纯氮计算。以土壤肥力为基础,施氮肥5kg,磷肥2~3kg,钾肥4~5kg,增产100kg水稻。

确定不同时期的施肥量和比例

(1) 氮肥的施用时期和比例。各期氮肥施用量按基肥40%~50%、分叶肥20%、穗肥20%~30%确定。具体施用量可根据叶色进行调整。分叶施肥期:早稻播种后13天左右,晚稻播种后11-14天。穗肥施用期:早稻后30-35天,晚稻后25-30天或抽穗前25-27天;如果叶色太深或群体过大,应推迟施肥时间,减少施氮量。籽粒施肥时期为抽穗期。穗粒肥可一次施用。

(2) 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时期和比例。磷肥全部用作基肥。钾肥一半用作基肥,另一半用作穗肥。

水资源管理

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早返青、早分叶。当田间秧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对田间进行日光照射,并用光照几次代替重照。当第二片叶子被抽出到旗叶顶部时,停止晒干,然后保持浅水层直到抽穗。抽穗后,保持田间干湿,保持根系和叶片,并在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防治病虫草害,及时统一用药

分叶期应加强重点病虫害防治,抽穗期应加强穗部保护。具体防治时间和药剂选择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害信息确定。苗圃地杂草防治:芽前可用异丙草胺防除杂草,茎叶可用五氟虫胺或赛氟磷防除杂草。田间除草:插秧(抛秧)前先犁地,然后浇泥水,每亩撒35%苄基丁基化合物(可湿性粉剂)150-180克,保水2-3天,出苗前除草。当稗草生长中期较多时,可与第一次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用2.5%五氟氯和10%氟丁草胺对杂草和茎叶进行喷施。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使用。

风险声明

1、确保种植密度。保证密度是应用“三控制”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播种量,种植足够的基本苗。

2、严格控制施肥期。分蘖肥在早稻播种后13天左右和晚稻播种后11-14天左右对分蘖有保护作用。在穗分化的第二阶段施用穗肥。如果土壤肥力充足,基部好,穗分化期黑叶色大、群体大的田间应推迟穗肥施用(群体颜色下降后),减少施用量。

3、防止额外施肥。采用“三控”施肥技术,水稻生育初期生长缓慢、分蘖少、叶色浅是正常现象。请按规定操作,不要担心,不要额外施肥。

4、不需要强烈的晒干。应用“三控”施肥技术,可减少水稻无效分蘖,保持分蘖期湿润浇灌,宜多次轻旱,不宜重旱。后期要防止过早断水,保证粮食丰收。

以上就是双季稻“三控”绿色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量,可以大大提高稻农的种植效率。

相关推荐

鱿鱼

鱿鱼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鱿鱼虽然称呼为鱼,但它实际上是软体动物,而且还是名贵的海产品,营养价值很高。鱿鱼百科为你提供鱿鱼的做法、爆炒鱿鱼、鱿鱼怎么做好吃等相关知识。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象拔蚌是什么东西)
象拔蚌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大象的鼻子才称为“象拔蚌”。本百科为你提供象拔蚌的做法、象拔蚌刺身、象拔蚌是什么等相关知识。

螃蟹

螃蟹
螃蟹是甲壳类动物,绝大多数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螃蟹的营养价值高,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等作用。螃蟹百科为你提供螃蟹吃什么、螃蟹怎么做好吃、螃蟹的做法等相关知识。

蜂蜜

蜂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奇亚籽的吃法)
奇亚籽其实是一个种子,它是富含omega-3脂肪酸最丰富的食物,并且含有天然抗氧化剂。奇亚籽百科为你提供奇亚籽的功效与作用、奇亚籽的正确吃法、奇亚籽什么人不能吃等相关知识。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蔓越莓片 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以蔓越莓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片剂状保健品。蔓越莓中的初花青素让细菌无法附着于人体内生长,进而降低人体受病菌感染的机率。蔓越莓片知识百科将为你介绍蔓越莓片的功效与作用,蔓越莓片经期可以吃吗,蔓越莓片怎么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视频)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属兰科石斛属,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 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灵芝的种植技术)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按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栽培技术(徐长卿的生长环境)
徐长卿为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多野生于山坡或路旁草丛中。主产于华东、贵州、广西及东北等地,近年来华东等地药农进行野生变家种试验取得成功,有小规模种植。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高产种植技术(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也叫毛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它在全年各个季节都能播种,但主要以春播或夏播。知母为常
友情链接